环卫工免费粥屋,陌生老人却贪心蹭5份饭,义工上门后得知真相

洛风阐社会 2025-03-20 03:19:36

善良不应该被践踏,为环卫工准备的免费粥屋,却有一个陌生老人每天来“蹭饭”。

看着老人满头白发,义工阿姨想着她也吃不了多少,就忍了。

可架不住老人不仅自己吃,还要打包一家五口的早餐。

这让义工有些生气了,她既不是环卫工人,看样子也不像是孤寡老人,每天自己过来吃就算了,还给一家人打包简直太过分了。

这让义工觉得,老人就是明显的贪小便宜,一点也不尊重别人的爱心。

义工随后便拒绝了老人,老人显然是没有料到自己会被拒绝,一时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谁料,负责人看到这一幕,直接上前来给老人迅速打包好了五份饭,让她带回了家。

义工对此很是不解,担心负责人是被人骗了,也十分好奇老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家“日行一善粥屋”到如今已经在西安开了有7个年头了,每天“生意”都十分火爆,但是年年收益却都是在亏损。

因为这七年以来,这家粥屋一直都在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早餐。

每天天还没亮,粥屋的门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而队伍中的人大多都身穿黄马褂,显然都是环卫工人的打扮。

一碗看似没几个钱的粥,却是那些寒冷的日子里,环卫工人们不可多得的温暖。

周围的人受到这样的善意感召,纷纷赶着来店里当志愿者。

小鱼妈妈就是其中一位,她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于是便带着儿子一起来店里体验一天。

身为志愿者的日子十分辛苦,因为环卫工人们每天五六点就要开始上班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最晚四点半就要开始忙活着做他们的早饭。

谁知道,儿子体验完后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还说自己只要周末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继续当志愿者。

一切准备就绪后,粥屋就要开始营业了。

儿子负责打菜,小鱼妈妈就负责为他们盛粥。

可轮到一个穿着十分干净的老妇人时,小鱼妈妈却感觉有些疑惑,因为看老人的穿着,并不是环卫工人。

但小鱼妈妈还是给老人装好了一人份的早饭,可谁知,老人紧接着张口就是要5个人的早餐。

小鱼妈妈觉得老人是来贪小便宜的,不假思索地就说:“一人只能领一份。”

而此时周围的人也开始向老人投来了异样的眼光,纷纷表示不认识她,她不是环卫工。

一时间,老人成为了舆论的中心,但老人却好似没有听见,依旧站在那里纹丝不动。

负责人看到队伍迟迟没有变化,赶忙前来查看情况,在看清眼前人的面孔之时,她赶紧给老人装好了5份饭菜,并叮嘱她路上慢点走。

这下子轮到小鱼妈妈茫然了,这不是光明正大的占便宜嘛,给了一次还会有第二次,虽然不算什么,但她也不愿意看着这份爱心被人拿去“糟践”。

粥屋营业结束后,小鱼妈妈和儿子带着疑惑,找到了负责人询问缘由,可谁知负责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小鱼妈妈又羞愧又心疼。

原来,老人并不是贪小便宜的人。

虽然她不符合粥屋提供免费早饭的人群条件,但她的家庭情况却比这些群体更差。

老人的老伴和大儿子都已经去世,如今有一个儿媳妇还需要常年化疗,唯一的女儿也患有精神障碍的疾病,经常去路边的垃圾桶去寻找食物来吃。

除此之外,大孙子在上初中,小孙子在上一年级,每天还需要老人接送上下学,这一大家子都要靠老人自己来照顾。

小鱼妈妈越听心里越难受,而刚才她对老人的态度也让她有了很深的愧疚之心。

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小鱼妈妈决定买点东西去看望一下老人,此时儿子也站出来说要把自己的零花钱贡献出来,陪着妈妈一起去看望老奶奶。

来到超市,小鱼妈妈买了一些米面油等日常用品,还买了牛奶和红枣一类的补品。

怕老人平时舍不得吃肉,她又买了一些五花肉和几斤排骨。

小鱼妈妈说,东西不多,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自己想为老人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根据粥屋负责人提供的地址几人来到了老人的家,一进小巷就看到了房子周围堆满了垃圾,环境很差。

而老人一家居住的地方也是个破旧的老小区,但好在是个一楼,不用老人天天爬上爬下。

进屋以后,小鱼妈妈发现老人家中的家具也已经十分老旧。

但屋内的环境却十分干净整洁,足以可见,老人平时是个十分勤快的人。

寒暄了没多久,一个经常在粥屋吃饭的环卫工人大姐就来了。

看到小鱼妈妈也在,几人就交谈了起来。

交谈过程中,小鱼妈妈得知,老人是大姐介绍过去的,负责人在了解完老人的情况之后,允许了老人每天去粥屋领5份饭。

而大姐又将老人家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

老人的大儿子生了很严重的病,在ICU里住了四十多天,老人早些年攒下来的50多万也全都花在了儿子的住院费上,但这却没能将儿子救回来。

这样的打击让老伴没能承受住,第二年也随着儿子去了。

而儿媳妇此时也生了重病们需要化疗,根本没有办法上班挣钱,两个年幼的孙子也完全交由老人来照顾。

一大家子如今的生存仅靠老人一个月一千多块钱的低保来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遭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心痛。

小鱼妈妈听了这些,早已湿了眼眶,走上前去抱了抱老人。

想说的安慰的话很多,张口那一瞬间却又差点哽咽,到最后只能说一句,一切都会过去的。

从老人家中回来以后,小鱼妈妈感慨万千,又找到了负责人表示自己要长期在粥屋干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而她和负责人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负责人之前是做小饭桌的,从07年开始到去年5月份结束,已经坚持了16个年头。

还是偶然间她发现了日行一善粥屋,便想着过来试试志愿者,但没想到这份工作一干就是7年,而她也从志愿者慢慢成为了这里的负责人。

每天看着来往的环卫工人,吃上热乎饭的满足样子,他们心里也十分有成就感。

据统计,这7年以来,粥屋已经累计送出爱心粥50多万份,馒头超过70万个,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也有16000多名。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粥屋营业结束后,吃完饭的环卫工人不会立马就走,而是自发地帮助粥屋将桌子收拾干净,随后也会将桌椅收进屋内。

而这样的粥屋,在不少城市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许多志愿者都在用实际心动温暖着一座座城市。

就像小鱼妈妈在视频中说的那样:“世间有疾苦,也总有温暖的人,照亮前路。”

0 阅读:1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