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名士录

三峰山 2025-02-11 12:25:38

何为名士?有文学功底,在军事、政治方面有贡献,并且才能卓越、影响深远。以此为标准,明朝还是有很多名士的。

刘伯温

刘基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青田(今温州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开国元勋。

22岁考中进士,曾在元朝做官,文学修养没的说。因受排挤辞官归隐,50岁的时候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协助朱元璋运筹帷幄,驱逐年患,勘定南北枭雄,建立大明,符合名士的所有标准。去世之后,刘基的地位还在不断提升,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被后世的认可程度。

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长洲(今苏州)人。明初政治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早年出家,是个僧人,精通儒、道、佛诸学,文学修养功底很深。47岁,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朱棣的属下,逐渐成为重要谋士,不断鼓动朱棣起兵“谋反”,在外因内因的合力之下,终于开启“靖难之役”,最终助朱棣夺取皇位。他还是朱高炽、朱瞻基的老师,并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的编订,在永乐一朝,相当有实力。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杭州钱塘县(今杭州)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23岁的于谦考中进士。朱瞻基继位后受到赏识,32岁的时候就成了副部级的官员,兵部右侍郎。于谦的高光时刻就是“北京保卫战”。土木之变,皇帝朱祁镇成了俘虏,并损失大量明军部队。历史给了于谦力挽狂澜的机会,他也不负众望。赢得保卫战的胜利,没有使明朝分崩离析。

公元1457年,“战神”归来,朱祁镇复辟了。对于“战神”来说,于谦是有“原罪”的,最终含冤致死。明朝后世皇帝修正错误,为于谦平反。《明史》称赞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王阳明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号阳明,余姚(今宁波余姚)。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27岁考中进士,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是状元。为官时候的高光时刻就是平定宁王造反,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整个明朝,被封爵的文臣一共三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心学”的大成者,更是被称为最后一个“圣人”。

影视剧照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号太岳,生于江陵县(今湖北荆州),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

少年天才,15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官场沉浮20多年后,公元1572年,47岁的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老皇帝刚去世,新皇帝刚继位才10岁,所有军政大权全部在他手中,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改革了。财政、军事、吏治均进行了改革,收效很大,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不过,张居正死后不久,就被万历皇帝抄家,消尽官职,原因就是太功高盖主了。

以上皆为举例,大明朝的这些名士在当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智慧、能力影响了明朝的发展规律和方向。

2 阅读:30
三峰山

三峰山

自驾游,跑步,足球,历史,军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