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定都背后乾坤:洛阳号称“天下之中”,为何北京后来居上?

江湖那些事 2025-01-19 15:15:52

在古代中国,各个政权刚建立时,必定会思考一个问题:都城定在何处?这可是关乎政权能否长久安稳的重要事情,因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看重。

那都城会定在何处呢?定都城时要考虑啥因素呢?要是不同的因素相互矛盾了,那又该咋抉择呢?

【洛阳定作都城的多重好处】

首先,都城的位置以处在统治区域的地理中心为最佳,这样能便于都城和其他地区相互联系。从这一点来看,洛阳的条件极为优越,在古时被称作“天下之中”。

洛阳当作都城存在一个极大的优势,是其他各个时期的都城都没有的:它处在核心统治区域的正当中。在五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全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而洛阳恰好就在这个区域的中间,被称作天下之中,这一极好的地理位置产生了许多益处:

其一,洛阳跟核心区域各个最远端的距离近乎相等,这对行政管理有益处,利于中央掌控各地;其二,洛阳属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能借助发达的水陆交通通往各个方向。特别是在隋炀帝那会儿,建造了以洛阳为核心、连通南北的大运河。

第三,不管是起初的黄河下游地区,还是之后的江淮地区、江南地区,这些主要产粮地距离洛阳都要比其他都城更近一些,这样运粮更为便捷,成本也更低。第四,从文化层面来讲,洛阳达成了古人觉得“天子应当处在天下的中心,来治理天下”的这种思想理念。

所以呢,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那会儿以及武周等好多王朝都把都城定在这儿。就算有些王朝把首都定在了西安,那也常常会拿洛阳当陪都。洛阳这陪都跟其他那些只是起个象征作用的陪都不一样,它在实际当中可是发挥着很重要的政治作用呢。

西周初年时,西周的都城是在西安,然而周公在洛阳建造了成周,将其当作镇抚东方的重要基地。唐朝的都城在西安,而把洛阳设为了东都。

在关中遭遇大灾的年份,因为粮食短缺,像唐高宗、唐玄宗这类皇帝会领着文武官员以及大批军队前往洛阳解决吃饭问题,这差不多就是把中央朝廷暂时迁过去了,此时洛阳实际上就发挥着首都的功能。而武则天推翻唐朝并建立武周政权后,更是直接把洛阳定为都城。

【洛阳定都的缺陷】

不过把洛阳当作都城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军事、地理以及经济方面存在短板。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洛阳的地势算不上险要。要是查看一下洛阳周边的地形图,就能知道它处在伊洛盆地,虽说周围也有一些山脉河流环绕,存在一定的山川险阻,然而山脉并不陡峭,山脉之间存在诸多通道,这就使得防守变得艰难。

从经济角度看,洛阳所处的伊洛平原规模不大,跟广阔的平原相比,其资源较少,难以支撑首都众多的人口。而且,伊洛平原面积小这一问题,还导致了它在军事地理方面的另一个弊端,那就是缺少防御的深度以及作战的活动空间。

当年张良劝刘邦定都长安而非洛阳,把洛阳的两个缺陷讲得很明白:那时有人跟刘邦讲,洛阳有山河之险可作屏障。然而张良表示:“洛阳虽说有这样的地势优势,但其地域狭小,仅有数百里,土地贫瘠,且四面都容易受到攻击,并非适合施展武力的地方。”

要是讲洛阳在经济方面的不足,凭借其便捷的交通状况,从别的地方运粮过来,还能予以弥补。然而洛阳在军事地理上的短板几乎没法处理,只要四方出现叛乱,洛阳就极易被攻克,政权也会跟着垮掉。

不难发现,在五代以前,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区域,确定都城时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正因这样,那时的各个统一王朝,乃至一个王朝的不同阶段,以及占据了整个北方的地区性政权,在选择定都之地时,常常会在西安和洛阳之间犹豫不决、来回变动。

【北京成为新都城的背景考量】

要是说西安和洛阳因为各自具备长处,致使五代以前的大一统王朝在挑选都城时,只能在这两个地方来回变动,那在这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确定都城时,大体上就只有一个选项了——北京。

以前北京地处偏远,自身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太好,这样的情况使得它没法成为大规模政权的都城,统一政权的都城就更谈不上了,最多也就是个军事要地。

当中原王朝的边患从西北移至东北,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其中有的更是首次创建了大一统王朝,如此一来,北京成为都城的条件便慢慢完备了。

1153 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从此北京开启了作为都城的历史。接下来的元、明、清这三个大一统王朝,也都把都城定在了这里。

北京地处农牧地带交界之处,处在中原、东北、蒙古三大地区的交汇点,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后,要是想稳稳地掌控中原地区,那就不能再把都城定在本民族的起源地和根据地了。

然而,要是想能够适时地得到根据地政治军事力量的支撑,或者在迫不得已得放弃中原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顺利地撤回根据地,那都城就不能和自己的根据地距离过远。

对金朝、元朝、清朝这三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创建的王朝而言,把都城定在北京是最为恰当的决定,但最终只有元朝达成了这一目标。

明朝北伐成功占领北京后,他们顺利撤回了草原。对他们三人来讲,入主中原的同时,还把自己原本的地盘带了过来,这样一来,国家的疆域向北大幅拓展,原本较为偏远的北京,其位置也就没那么偏了,相对而言比较适中,有利于对全国各地进行掌控。

明朝是唯一将都城定在北京的汉人王朝,正因如此,明朝的考量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王朝存在差异。

明朝起初把都城定在南京,等到明成祖朱棣当政时,才将都城迁到北京。这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他还没登上皇位的时候,是燕王,北京是他兴起的地方,他在北京有着颇为坚实的政治根基。

二是按照传统看法,他的地位是从建文帝那儿篡夺来的,所以他得躲开南京这个麻烦地方;三是明朝的主要外敌为蒙古,把都城定在北京,能够让兵力集中起来,这样做出反应也快,对抗敌人更有利。

并且从军事地理方面来讲,北京的西、北、东北三个方向都被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环绕着,在防守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对元、明、清三个朝代而言,上述这些政治军事方面的因素,是他们将北京当作都城的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

说起北京在经济方面的不足,那就是当地经济欠发达,生产的粮食以及其他各类物资,没办法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求。对此,他们通过一些别的办法来补足,像是开凿并维护连通南北的大运河,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京,甚至元朝的时候,海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为了守护这条关键的生命线,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说一下,汉人王朝把都城定在北京,虽说对抗敌人有好处,可因为离边境较近,其实也有风险。当王朝国力强大的时候,肯定防守有效,而且还能主动进攻。但要是王朝国力变弱了,那就只能等着被打了。

明朝中后期,蒙古和满洲的骑兵屡次冲破长城,将北京包围。另外,还有个原因,明初的时候,边境线是在长城以北的,在那中间设置了卫所,用于保卫京城的安全。之后,北部的防线往南移动了,最终明朝和蒙古就以长城当作边界了。

要是北京成了边境,那可不是靠近边境,而是它自己就变成了边境。这样一来,它就少了一道防线,得直接面对敌人的攻击,也就更不安全了。从这就能明白,一开始建都时的优势,也许会因为国内外情况的改变而变成劣势。

0 阅读:130
江湖那些事

江湖那些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