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这6个因素,预防肝硬化,出现5个症状,及时筛查!

快乐的小大夫 2024-11-23 10:52:45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承担着解毒、代谢、储存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然而,当肝脏长期受到损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肝硬化时,它就成为了健康的“沉默杀手”。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肝脏由数百万个健康的肝细胞组成,它们紧密排列,负责执行肝脏的各种生理功能。但在肝硬化的过程中,健康的肝组织被瘢痕组织所替代,形成结节状的病变,这不仅影响了肝脏的血流,还严重损害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肝硬化的成因

肝硬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与以下几种因素密切相关:

1.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 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另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这些病毒可以持续存在于体内,不断攻击肝脏,引起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也是肝硬化的一个潜在原因。

4. 自身免疫性肝病:当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肝细胞时,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而可能导致肝硬化。

5. 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症、威尔森氏症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肝硬化。

6. 其他因素:包括药物或毒物暴露、循环障碍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硬化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疲劳感和食欲不振,这使得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1. 全身症状:肝硬化患者常表现为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患者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下肢浮肿、口角发炎、皮肤粗糙及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

2. 消化道症状:由于胃肠阻塞性充血,胃肠的分泌吸收功能紊乱,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晚期患者可能因肝细胞受损或因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血管而出现黄疸。

3. 出血倾向:肝硬化患者常因肝脏制造凝血因子障碍及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引起鼻出血、牙龈出血、紫癜等出血现象。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4. 内分泌代谢紊乱症状:肝硬化可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体内激素代谢。男性患者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症状。由于体内雌激素过多,肝硬化患者还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

5. 腹水和脾大:肝硬化可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体液循环,使液体在腹腔内积聚,导致腹水。如果导致门脉高压,可引起脾大,可在腹部左上方触及。

肝硬化的诊断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1. 既往病史:如果患者既往有慢性肝炎病史,应警惕肝硬化的可能。

2. 临床表现: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能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疲倦、乏力、肝区不适或胀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查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肝硬化。脾大、腹水等也是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内容。早期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是血小板降低,随脾大、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及白细胞会降低。

4. 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腹水、脾大等情况,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

5. 肝组织穿刺活检:在必要时,可以通过肝组织穿刺活检观察肝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确诊肝硬化。

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和肝移植治疗等。

1. 饮食治疗: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减少食盐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 改善生活方式:肝硬化患者应停止饮酒,避免过度肥胖,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等。适当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加强营养,不熬夜,不忧思,不多愁善感。

3.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替诺福韦片等,以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片等保肝药物。抗炎保肝药和抗氧化类药物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4. 并发症治疗:肝硬化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等,需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腹水可以通过利尿、排放腹腔积液等方法进行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可以通过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止血。

5.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无法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需尽早进行肝移植治疗。

肝硬化的预防

预防肝硬化要从预防病毒性肝炎做起,具体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个人卫生、节制饮酒、合理营养和定期检查等。

1.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肝硬化发生的风险。

2.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与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不使用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血液制品等。

3. 保持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品,避免接触污染的物品。

4. 节制饮酒:饮酒过量会导致肝脏损伤,增加肝硬化发生的风险,因此应节制饮酒或避免饮酒。

5. 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预防肝硬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避免暴饮暴食。

6. 定期检查: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肝脏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病变,及时进行治疗,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0 阅读:0

快乐的小大夫

简介:传播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分享医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