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3岁的路遥创作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在文学期刊《收获》1982年第三期上,声震文坛。
这部作品深深地影响了80年代众多年轻人的命运发展,使他们努力拼搏,最终成为了社会中坚。
比如马云,第一次读到《人生》这部小说时,才18岁,高考落榜,数学只考了1分,这令他备受打击。和表弟一起去酒店应聘服务生,人家也不要他。于是他只好蹬着三轮车去给杂志社送书。
正是在送书的过程中,他读到了《人生》,被深深吸引。书中高加林那不屈服于命运的拼搏精神,令他大受启发,从此振作起来,经过不断努力和刻苦复习,终于于1984年考入了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还有贾樟柯,虽然初读《人生》时,他还在中学念书,但路遥笔下深刻的文字,却引发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对于他日后成为电影导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止是马云和贾樟柯,众多80年代的年轻人,都从《人生》这本书中获得了奋进的力量,从而成为“奋斗的一代”。
1983年春天,路遥的《人生》,和李存葆所著的《高山下的花环》,以及蒋子龙所著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作品一同被评为优秀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相继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搬上荧幕,《人生》也不例外。
当时看中《人生》这部作品的电影厂非常多,并且一位大的电影厂的导演“先下手为强”,拿到了改编权。但这位大导演,却想将影片的外景地搬到九寨沟去拍,这显然违背了路遥的初衷,因此坚决不同意。
西影厂的导演吴天明当时刚刚拍完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听说这个消息后,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了竞争的行列。他认为《人生》讲述的是陕北的故事,自然应该在陕北拍摄。而他和路遥一样,也都是陕北人。我想,正因为他们都有想要体现故乡真实面貌的情怀,所以使他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最终电影《人生》交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由路遥亲自担任编剧,吴天明担任导演,周里京、吴玉芳分别饰演男女主角高加林和刘巧珍,高保成、贾六、李小力等著名演员也加盟其中,为影片增添了太多光彩。
结果电影《人生》上映后,同样引起巨大轰动。吴天明通过凝练而深刻的视听语言,使路遥《人生》中的精髓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影片不仅呈现出了真实而自然流动的美,将陕北高原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充满忧患意识,对80年代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进行了深度展示。
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观者如云,并由此引发了诸多关于社会话题的讨论。在次年举办的第八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该片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女主角刘巧珍的扮演者吴玉芳获得最佳女演员奖。1987年,该片还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哪怕到现在,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仍是8.5分的高分(前几天还是8.4分,这短短两天时间,就又涨了,是被新版电视剧衬托得更优秀吧)。
然而和《高山下的花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作品所不同的是,当时路遥的《人生》只拍了电影,却并没拍成电视剧。尽管有太多剧迷,都期待能在电视银屏上,看到它的出现。
直到30多年之后,这个遗憾才得以弥补。
2014年,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30集电视剧《人生》在央视8套播出。
2023年3月20日,又一部“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的37集电视剧《人生之路》,在中央一套和271与观众见面。
但《人生之路》播出后,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吐槽,认为它的“魔改”,是将“沉重的《人生》,改成了春风得意的《狂飙》”,所以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14版电视剧《人生》播出后,倒更受大家欢迎一些。
只是很多观众,都对这部剧,并不熟悉而已。
不如今天,就让雅清来给大家说说这部播出于2014年的电视剧《人生》,看看它与新版相比,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同时又存在着怎样的遗憾?
另外,它与电影版《人生》相比,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一、14版《人生》的场景很真实,年代感很强,人物形象性格鲜明2014年,距离路遥创作小说《人生》,已经过去了32年,距离电影《人生》上映,已经过去了30年。然而电视剧《人生》,在展现原著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方面,却很真实。
这版《人生》其实拍摄于2009年。外景地选择在了陕北农村,前后拍摄了四个月。
小说《人生》的故事,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那时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物质条件都比较匮乏。
尤其是陕北高原的许多地方,农民还住在破旧的窑洞里,为温饱发愁。
而在14版的电视剧《人生》中,就将这一的情况,真实地呈现到了大家的面前。
比如高加林当民办教师教小学的地方,就是一座被废弃的窑洞,年久失修,残缺的门窗,斑驳的墙面,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就算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比如高家村的“大能人”高明楼,所住的窑洞,也不过比别人家稍宽敞整洁一点。但光线依然昏暗。那满墙的相框、奖状、年画,以及窑内的柜子和柜子上的暖瓶、茶杯等,也都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
人物的服装,也很真实。
巧珍出场,总是穿一件及腰的碎花上衣。那是那个年代农村姑娘常有的装扮,因为这样的衣服更加省布,自然也就能省下不少买布的钱。
还是高加林所穿的红色跨栏背心,一看就是奖品,不合身,但却穿过了许多年头。而下面的裤子,已经脏到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裤腿上,还打了显眼的补丁。脚上的胶鞋,就更不用说了,脚趾头都已经破了个洞,仍舍不得换,更舍不得扔。
单是从人物的服装,我们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不仅穷,而且缺水,人们对物质生活,根本无法讲究。
演员的妆容,也更大程度地做到了贴近现实。男主角高加林身上的“黑”,是高原的太阳晒出来的,而不是用化妆品“涂”出来的,所以看上去真实又健康。
而女主角刘巧珍,化妆师也没有刻意给她化上黢黑的妆容,而是保持了一个农村姑娘该有的天然美丽的自然肤色。
当然,造型师也更没有让巧珍烫发,因为那显然不符合实情。那时候,在巧珍他们村里,露天所放的电影,还是《地道战》、《地雷战》之类,她哪里知道王馥荔呢?更不会去追赶像电影明星那样的时髦啊。
一部戏,只有在细节方面表现真实,才能体现出对原著的尊重。
这部剧也对路遥的小说进行了扩编,增加了一些人物比如外来的烧锅客张小用和小寡妇香枝等,丰富了一些情节。对高加林、高明楼等角色的行为逻辑,也进行了说明。但基本上没有进行魔改,在很多方面,都还原了原著。
比如对高明楼这个角色的呈现,就很成功。他是高家村的当家人,与高加林是本家,论辈分是高加林的叔叔。然而他为了给自己高中刚毕业的儿子高三星谋划一个好工作,不惜和公社文教专干马占胜串通一气,让高三星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
而当高加林回村务农之后,想带领乡亲们学习安徽小岗村搞“大包干”,然而却遭到了高明楼的阻挠。因为高明楼已经习惯于在旧体制下轻而易举地获得既得利益,所以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他畏畏缩缩,矛盾不已。
可以说高加林数次徘徊于城乡之间,都是高明楼和马占胜等人在幕后操控的结果。然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14版的《人生》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答案。
所以14版的《人生》,在人物塑造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巧珍这个角色,我觉得较之电影版,更加接近路遥在原著小说中,所描绘的形象,同时对她悲剧命运的形成,也进行了生动的体现,和深层次的分析。
时隔9年之后,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分是7.7分。这个分数虽不算特别高,但也可划归优秀作品的行列了。不知目前正在热播的《人生之路》,能否达到这个分数呢?
二、众多演员的表演都很出彩,缪婷茹所扮演的刘巧珍,最接近路遥笔下“好女子”的形象?1984年上映的电影版《人生》,和目前正在播出的《人生之路》,都称得上是群星荟萃。
相比之下,14版《人生》中的演员,却大多并不出名,至少没有一个,是红到一线程度的流量明星。
这大概也是这版《人生》被更多观众所忽视和忘记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没有明星效应嘛。
但他们却同样呈现了非常精彩的演绎。
比如扮演男主角高加林的王雨,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演员,在外形上,和在电影版《人生》中扮演高加林的周里京一样俊美帅气。
只是周里京的气质更加硬朗,而王雨则稍显文气。
不过王雨的扮相,比周里京更加阳光一些,出演高加林一角时,他25岁,从年龄上,也比30岁的周里京,更加贴近剧中人物。
王雨在这版《人生》中的表演自然朴实,倔强的眼神,和有力的动作,也将高加林身上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表现了出来。在得知自己民办教师的位置被高三星顶替后,高加林暴跳如雷。王雨所呈现的爆发力,也令人惊叹不已。
而且王雨的声音也很好听,台词表达准确清晰,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从这一点上看,他比新版中高加林的扮演者,要胜出不少。
这版《人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演员,是扮演刘巧珍的缪婷茹。
很多网友都觉得,她才是最接近路遥笔下“刘巧珍”形象的女演员。
首先她长得非常漂亮。但这种漂亮,又不是当下流行的病态“白幼美”,而是一个农村姑娘该有的淳朴、健康的美丽。
她的脸庞圆润而饱满,一头长发乌黑浓密,梳着两条粗壮的麻花辫,眉清目秀如同画上走出来的人儿一般好看。
她也许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标准,然而在80年代,她绝对是当时的老百姓最欣赏的美女类型。
而她清纯的气质、甜美的笑容,更为刘巧珍这个角色,增色不少。
难怪有太多网友说,缪婷茹长得比在电影版中扮演刘巧珍的吴玉芳更漂亮,自然也就更加符合“盖满川”这个称号。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我觉得,更值得称道的,是缪婷茹的演技。她在镜头前的表现,自然朴实,落落大方。一举一动,都很符合角色的身份,一颦一笑,也能体现刘巧珍的性格。
在电影版中,吴玉芳的表演已经被众多观众所称道。然而缪婷茹却自有不同之处。最可取的,是她不仅突出了刘巧珍的纯真和善良,同时更没有脱离一个贫瘠山村的姑娘,所应有的娇羞和矜持。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她的表演,也比新版中的李沁,更加朴实动人。
而剧中的其他一些演员,如彭杨扮演的黄亚萍、苏小刚扮演的高三星、苏廷石扮演的高明楼、李笑纳扮演的刘立本、郑矗立所扮演的张小用等,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这版《人生》与电影版《人生》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三、14版《人生》与电影版《人生》各有优劣电影版《人生》显然更加凝练,主题也更加鲜明,几乎每个画面,都富有冲击力。路遥的才气和吴天明对视听语言的熟练掌握,使他们组成了黄金搭档,共同创作了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而14版《人生》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利用充裕的篇幅,对路遥的原著小说,进行了更加全方位的展示。
但两者的区别也很大。
相比之下,14版无论是镜头语言的表达,还是音乐的运用,都难以与电影版的《人生》相提并论。
演员的表演,尽管吴天明说,在电影版《人生》中,他对演员的调度是有失误的。比如周里京虽然接受过正统的表演训练,很会演戏,然而在有些戏份的处理上,还是明显用力过猛。而吴玉芳所扮演的刘巧珍,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然而也不是每场戏都表达准确。比如送高加林去县城工作的那场戏,吴玉芳的表演,就存在缺憾。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电影版《人生》中,周里京和吴玉芳还是呈现了非常沉稳、内敛的表演,这也这版至今被奉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再看14版,两位年轻演员的表现,虽比新版要好出很多,然而也还是存在着表演不够深刻的问题。
比如原著中高加林的窘迫、内心的挣扎,都没有被演员较好地呈现出来。
而扮演刘巧珍的而缪婷茹,其实表演的层次,也可以更加丰富饱满一些。
这当然与演员的阅历以及他们的表演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雨出演《人生》时,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没多久,所参演的剧集也不多。而缪婷茹则刚从中戏毕业,《人生》是她所接拍的最早的剧集之一。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眼神清澈,所以从外形上,更加接近剧中角色。
王雨后来又出演过《燃烧的生命》、《中国地》、《新甘十九妹》、《鹤唳华亭》等剧,还在《破晓东方》中演过电影明星赵丹,演技日渐成熟,气场也更加强大。
而缪婷茹则通过出演《心术》、《来历不明》、《阿坝一家人》等影视作品,逐步形成了张弛有度的表演风格。前不久在年代剧《情满九道弯》中,我们看到了缪婷茹所扮演的傅荷姳一角,戏份不多,但对角色性格的呈现,却无比精准到位。
可见演员,也是需要历练的。
14版的《人生》这部剧,虽然与电影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然而它至少没有将观众当白痴,也没有刻意淡化历史的沉重和命运的沉重,更没有抛开原著的精髓而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所以它还是得到了7.7分这样分数,也算公平公正。
却不知各位有没有看过这部14版的电视剧《人生》呢(在央视CCTV可以看到)?看过之后与新版相比感觉如何?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吧。
文/DJ雅清编辑部:阿杰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当前的《人生之路》剧,胡乱的改编,稀烂的导演,乱七八糟的演员。
14年《人生》碾压《人生之路》!
了解路遥《人生》那个时代背景的人还健在,所以现电视剧演得怎么样,观众是不易被糊弄的
那个黄亚萍演的太差了,还成天跳舞,跳个什么玩意?这是琼瑶剧嘛?看着恶心
电影版的更真实,陕北人脸长
《人生之路》最大的败笔是编剧。编剧经历和思考太肤浅,弄得剧情用元素和符号去演绎,没有深入到生活的本质中。就像现在的鲜肉们,整整容,化化妆,说一点时代的套话,加几个浅薄、小技巧、经不住推测的桥段。亏了这批不错的演员!
翻看了电影版,14版这个还没有看过,有时间慢慢看看[点赞]
《人生之路》属胡编乱造、狗扯羊腿。84版电影《人生》和14年电视剧《人生》碾压《人生之路》。
周里京吴玉芳版的《人生》,里程碑的作品,现在的演员和制作差得远[得瑟]
我是过小说和周里京电影都看过,14年的社会环境和人事早就不一样了,根本没有共鸣感,哪怕94,04年都不想再看重拍版。
人生之路是迎合某些特定人员的口味,此人生非彼人生,只是借尸还魂的拙劣之作,路遥看了,都想跳起来骂!
路遥的小说是不错,但文字功底似乎还不够。
说的好有道理支持,人生你我他要经历的人生。
我认为路遥的这个小说比《平凡的世界》写得更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有点像歌功颂德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