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悲秋综合症”吗?

猫之鹅 2023-10-16 19:56:41

古人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

一到了秋天,树叶枯黄,草木凋零,万物一片萧瑟。望着寒山秋色,雁鸣长空,不知不觉使人内心暗生悲凉。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呢?我自己从小就会有这样的亲身感受,每到秋天万物凋零,看着夕阳西下,就会觉得隐隐含悲。此刻的人就会情感低落、疲劳、失眠、食欲改变以及对生活兴趣的减少。似乎内心更加忧郁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换上“悲秋综合症”的缘故导致的。悲秋综合症,又称秋季抑郁症,是一种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在秋季出现。此时主要的表现为持续的情感低落和抑郁感增强,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性格烦躁易怒,碰到任何事任何人都想着回避。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悲秋综合症”呢?首先我觉得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常常引起人们怀旧,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这种怀旧感可能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时间在不断流逝,再也回不去从前的时光。

再有就是秋天的日照时间较短,天空更加阴沉,树叶逐渐凋落,大自然的颜色和光线发生变化。这种景色可能引发一种情感反应,人看到满地黄色的落叶,也不免悲从中来,此时忧郁情绪明显增强。

另外秋天是夏天向冬天的过渡季节,这个季节变化本身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天气的多变和寒冷的气温可能使人感到疲倦和烦躁。

其实我感觉这个悲秋综合症状跟个人有关,我觉得能对文字产生兴趣,并且文字能引领着这个人的悲喜哀乐情绪不断变化,这种人更容易触景生情,对文字、对身边的场景变化、还有对颜色的感观程度更加敏感,这类人在秋天也更容易产生“悲秋”的情绪,使自己更加抑郁。

原来我们现在得的悲秋综合症在古代早就古人得过了,且得此症的很多都是古代有名的大诗人。比如诗豪刘禹锡、谪仙子李白、杜甫等诗人。有时间你可以去细细的品味一番古人的诗句,看看能不能跟你产生共鸣。

还有我发现悲秋综合症更容易发生在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像是荒凉古堡,大漠孤烟落日等这些景色描述发生的区域,应该是位于西北地区。

而长江以南由于气候原因,秋天并不是那么明显,尤其像是广东这些地方,好像根本没有秋天之说,一年四季植物都是绿油油的,也不见树叶变黄凋落这些秋天的特点。所以在这些地方所谓的“悲秋综合症”并不容易发生。

看来引发这个症状的直接原因就是天气,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喜欢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呢,还是喜欢四季如春的气候呢?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