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2014年3月30日面向社会开放。
01
场馆概况
中国海关博物馆为古典园林式建筑,主展区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基本陈列位于主展区一层、二层,包括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三个部分,此外还有“海关902”艇专题展厅。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位于地下一层。
博物馆现有藏品32000余件,其中实物13000多件、照片5000多张,藏品涵盖了从战国时期至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海关重要文物。
02
基本陈列
--- 千秋古关 ---
海关是国家机器与主权象征,国家的形成、国际交往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是海关产生的前提条件。西周时期出现具有军事、政治功能的关卡,“执禁以讥”。战国时期,关津已具稽查行旅、征收税赋、查禁走私职责,“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西汉时期路上、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兴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边境关津发挥重要作用。从唐至清代前期,履行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能的机构分别有市舶(使)司、榷署、督饷馆等。康熙朝统一台湾后,开海设关,“海关”之名初定。
--- 百年洋关 ---
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洋人把持中国近代海关,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旁落长达9 0余年,形成 “新关(俗称洋关)”与“常关”并存的局面。中国人民为收回海关主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 新中国海关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回“中国大门的钥匙”,掀开了海关发展新篇章。新中国海关是守护国门的忠诚卫士,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60年来,中国海关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走过了跌宕起伏的不平凡道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海关作为对外开放的桥梁,始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凝聚着海关人的心血和汗水,中央领导同志称赞海关是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队伍。
--- “海关902”艇 ---
“海关902”艇长58.5米、高13米、最大宽7.8米,总排水量400吨,抗风能力8级,最大航速29.5节,并配有卫星定位、雷达导航跟踪搜索系统及H966通讯系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当时在珠江水域上最为先进的舰艇之一。该艇于1989年7月20日在拱北海关投入使用,2009年11月19日正式退役后被征集为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
服役20年来,“海关902”艇先后查获1000多起海上走私案件,总案值达3.5亿元,是一艘战功卓著的“英雄艇”;它先后接送领导人45次,为领导同志视察特区工作、指导改革开放,作出独有的贡献,是一艘荣誉等身的“光荣艇”;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同志乘坐该艇从深圳前往珠海,在45分钟的航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的一部分,为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该艇因而铸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诗,成为见证历史的“功勋艇”。
03
馆藏珍品
--- “关”字瓦当 ---
“关”字瓦当为西汉函谷关门楼所用之瓦。函谷关初建于战国时期,为出入关中的门户,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关卡。西汉中期,函谷关被迁至河南新安。
--- 粤海关十两银锭 ---
粤海关十两银锭是清末文物,由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对外贸易连年入超,再加上被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造成了大量金银外流。此为粤海关把税收碎银熔解重铸后的银锭。
--- “津海新关”匾 ---
“津海新关”匾是津海新关办公楼的牌匾,清政府设立了津海关。为了区别于原有的工关、户关、钞关,津海关改称为“新关”或“洋关”。光绪十四年(1888年),津海关扩建办公楼竣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题写了“津海新关”,制作成办公楼的匾额。
--- 九江关青花瓷碗 ---
九江关青花瓷碗是清代文物,系清代户部税关之一。乾隆四年(1739),朝廷派内务府员外郎任景德镇督陶官,监督九江关税务和景德镇窑务。此为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碗,绘有乾隆年间九江关场景。
--- 赫德铜像紫铜版 ---
赫德铜像紫铜版是赫德病逝后,上海中外人士集资为他树立铜像。铜像基座北面镌刻一幅墨丘利(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件并兼管商业道路之神)行走于地球之上的图,代表赫德创办的海关邮政;南面为一手执圆灯女神,赤足立于岸边为行船导航,象征赫德管理的海务港务事业;正面铭刻哈佛大学校长艾里奥(C.W.Eliot)撰写的铭文,高度评价赫德的功绩;背面铸有赫德历年所受荣典表。 1943年,侵华日军拆除赫德铜像熔铸为武器。此紫铜版为印刷工具。
--- “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银元 ---
“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银元即“关平银”,为晚清、民国时期海关征税时使用的一种计帐银两,是鸦片战争后,为了统一通商各口与国外贸易往来而建立的一种纳税货币单位,并非实银。
--- 赫德使用的邮袋 ---
赫德(Robert Hart,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北爱尔兰人,1863年11月至1911年9月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时曾经用过的邮袋,袋面、袋里各印有收寄信息。收寄方翻袋后即可反向投寄对方。
--- 大龙邮票 ---
大龙邮票是1878年,海关印刷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俗称“大龙邮票”。邮票正中为代表皇权的五爪云龙,全套共3枚。“大龙邮票”曾被国际邮政局长协会列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之一。
--- 大清邮政加紧信件壹角邮票 ---
大清邮政加紧信件壹角邮票是1905年冬,大清邮政发行了一套“大清邮政加紧信件”专用邮票,即快信邮票。邮票长21厘米,宽6厘米。英国吉本斯出版公司1979年出版的《集邮图鉴》曾把它列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之一。
--- 《内班职员照片集》 ---
《内班职员照片集》形成于1874年,凡进入“洋关”任内班职员者,需交登记照片,按入关时间顺序排列汇集成册,以备管理。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国海关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