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长为23小时56分钟4秒,而不是24小时。这个看似微小的差别,其实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测量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这剩下的4分钟又去了哪里呢?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过程。地球的轴线不是竖直的,而是倾斜的,因此,当地球绕着轴线转动时,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时间和角度不同,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也就是一天的长度,是以地球相对于恒星背景的自转时间为基准的。而这个时间是23小时56分钟4秒。
这个长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地球形成的早期。当地球还是一个凝聚体时,其自转速度较慢,随着地球逐渐冷却和凝固,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在数十亿年的漫长时间里,地球的自转速度趋于稳定,成为了现在的23小时56分钟4秒。
那么,为什么我们感觉一天是24小时呢?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是以太阳的出现和消失作为一天的界限。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每天太阳相对于地球移动的角度大约为360度/365.24天,也就是每天平均移动约1度。这就导致我们感觉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23小时56分钟4秒。
那么,这剩下的4分钟又去了哪里呢?实际上,这4分钟是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导致的。地球不是一个完全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这个扁平度不到1%,但足以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时,地球上的岛屿、山脉、海洋等物质会对地球自转的力矩产生微小的影响,从而导致自转速度的微小变化。而地球公转也会对地球自转产生影响,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地球在不同位置的公转速度不同,也会对地球自转产生微小的影响。
除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人类也有自己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测量的不精确性,这些都是导致这4分钟“消失”的原因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时间是如何测量的。我们通常使用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测量单位——日,和基于地球公转的时间测量单位——年。但是,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形状、大气环流、地球内部构造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地球自转的速度出现微小的变化,例如每个世纪减少几毫秒。
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测量也有误差。在历史上,不同文明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观念和测量方法。直到现代,国际原子时的出现才使得时间测量变得更为精确。但是,即使是最精确的原子钟也无法完全避免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测量设备本身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引起的。
可能真的是地震频繁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