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秀水”——美女峰和九会村的传说……

仁者乐山观天下 2019-03-13 10:31:29

“灵山秀水”——美女峰和九会村的传说……

九会村

九会在沂源县城西北6公里处,元代至顺年间立村,近现代曾是乡、人民公社驻地。因村及周边一年有数次山会、庙会,得名九会。全村有471户、1157口人,拥有山岭河谷耕地2900多亩;村民以农业、林果为主,兼营工副业、养殖业。九会处在淄博市最高山峰鲁山之阳、江北最大溶洞群系列带上,北凤山居其后,螳螂河经其前,翠峰秀崮,山重水复,是“山东屋脊生态高地”上以自然风光闻名的村庄。椅子鞍山东麓,为沂源猿人化石出土地。

九会一名的来历,据村内上了年纪的老辈人口传心授的讲起来,大约是在明朝晚期,这个村落里连续开设了九次山会,周边村民蜂拥而至、人山人海、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故更名为——“九会村”。

九会高跷

九会村高跷,是沂源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项目,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九会高跷表演队,由领队、导演指挥,有威风锣鼓助阵;一般腊月排练,春节后初六开始演出,一直活跃在周边乡村、县城,持续到正月十六日结束。九会高跷队巅峰时期曾达到70副高跷。活动时,男女队员身着传统戏装,扮演成孙悟空、猪八戒、王母娘娘、八洞神仙及《水浒传》中的人物等。由开路棍打头儿走在前,徒步舞狮子的、挑箍噜子担的、跑旱船的、扭秧歌的居中间,最后是手持长烟袋的丑婆和手摇破蒲扇的丑汉高跷队员压阵。表演队在西到芦芽、北到大坡、东到南麻的20里范围内的村庄走街串巷地表演。沿途商号大都在门前设桌,摆放茶水点心,放鞭炮,表示欢迎。高跷队都会逗留表演,为各商家送福、送吉祥。每到一村,在早有群众等候的选好的场地里,点燃柴草,烧起熊熊篝火;随后锣鼓敲得天响,鞭炮炸得地动。高跷队员个个精神抖擞,撩开“八”字步,来往闪跃于烟火堆旁,既表演单脚跳、鹞子翻身、大劈叉、爬罗汉桌等高难度武动作,也即兴表演“八仙过海”“蟠桃会”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人物夸张的文动作。舞狮子的,腾、挪、纵、跳;扭秧歌的,扭、摆、崴、跩;划旱船的,走、跑、进、退;丑婆丑汉,勾、抛、指、点,把山里人特有的精气神全演绎在动静相济的身手之上。随着锣鼓“咚咚呛呛”地敲击得山响,诙谐、粗犷、酣畅的表演也把围观群众的兴奋点调动到极致,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场面沸腾般的热闹。九会高跷队,有传统的表演节目、独特的表演形式,带着浓厚的乡村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1996年,九会村被市文化局表彰为特色文化村。

九会老围子

九会围墙,建于20世纪20年代匪盗猖獗之时。围墙由青石砌成,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00米,高4米。南墙因建在螳螂河北岸堤上,所以无南大门,只有东、西、北三门。狭长山峪内,从博山经仙松岭到沂水,通衢官道必经九会,所以九会围墙有村东、村西两处大门,跨官道之上。大门为二层楼式建筑,壮观气派。一层门建筑,两扇木制大门高3米,宽2.3米,厚0.2米,且有铁箍铁钉固其上,简洁美观,结实异常。二层是阁楼式建筑,主要为围勇站岗瞭望之用。围勇全部由村内男青壮年组成,枪由各家凑来,无枪户联合凑钱买枪。全围共有土枪20余杆、筒炮6门。筒炮需二人抬动,装火药、铁蛋,30米之外能穿透7人,威力无比。土匪3次袭九会,均未果,主要得力于人心齐、枪炮多、围墙固,足见九会村民风剽悍。

1930年春,土匪第三次夜袭九会,领头的是蒙山刘黑七的外甥于三黑。他带领匪徒,半月时间,先取芝芳,后攻芦芽,均顺利得手。在茨峪杀羊酒足饭饱后,乘兴攻打九会,志在必得。来匪想骗开北门,打入围内,佯言巡逻围勇:“南门已开,敞开北门者保性命!”围上当值的正是高大魁梧的董学军,一听就知道土匪放诈:围无南门,哪有打开南门之说?随即号令:“开枪!”此时,一组土匪已接踵踏梯临近垛口。情急之下,董学军用枪顶住梯上横木,用力将梯带匪掀翻在地;随后,围勇对准射击,死伤一部。于三黑见抗者勇,火力猛不可挡,死伤者众,随即收兵,抢回死尸,狼狈逃窜,再不敢犯九会。拒匪得胜,村民庆贺,大家亲切地送董学军爱称“董司令”。故事一直传颂至今。只是年轻人只知道“董司令”,不知道他叫董学军了。

1958年,围墙大拆除,用于九会公社粮站、烟站等处建设。现原始围墙仅存的一段,在段伦法家中北棚的西山墙上,长4米,高3米,瞭望、射击口依然如旧清晰。

美女峰

就是九会村北山。该峰丛山下向上观望,似一仰躺酣睡,春梦未醒之妙龄少妇,挺拔起伏的硕乳,圆润丰盈的臂弯,一双凌波微步之金莲,玉葱般芊芊玉指,以及带有封建痕迹的“发纂”,村民们都说的头头是道,不过限于俺的近视老眼昏花,左瞧右观、上下打量、反复推敲,始终也未得法!怎么引申发散性的思维,这座美女峰也就是鲁中山区的再也普通不过小丘陵,点许妙龄少妇的影子都没有……

该山虽不及鲁山海拔高,也不及离此地不远的下土门张家寨险峻,但美女峰也自有自己的风韵。美女峰南北两坡皆有一段险峻的“光崖”(当地人管悬崖峭壁的一种称谓),山间有一条羊肠小道可登顶,居村里的老人讲,美女峰山顶承平台状,蔚为壮观,等山花烂漫之时,当邀一熟悉地形的山民带路登之,一饱眼福。

春寒料峭、阳光普照的一个周末,九会村新来的扶贫工作队长Y先生,是俺的故交老友,盛邀俺前来九会村采风创作,同行的还有W先生和Y、Z、L三位曾经在土门工作过的老领导。旧友新朋、欢聚一堂,甚是热烈。

俺由于肩负重任,故独自一人携大镜头,攀爬到美女峰半山腰间,举目远眺,群山巍峨,沂河上游的支流——螳螂河,从九会村前蜿蜒流过,但限于是枯水期,流量微乎其微。蜿蜒宽阔的博沂路一贯东西,行人车辆宛如蝼蚁,沿路的九会村红瓦粉墙的村落,很是洁净美观。旱厕改造大大的改善了农村家庭的卫生条件,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新建的二层小洋楼,甚是气派壮观,丝毫不输青岛八大关的德味小洋楼。只是村内的各种电线光缆鳞次栉比、横七竖八,很煞风景。

田地里,虬枝攀缘的老柿子树,树下废弃多年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的成果——纯石板修建的灌渠依稀可辨……。前行不多时,遇到了一位正在剪花椒树的大哥,上前搭讪,居然是俺过去的同事“小高贵喜子”的姑舅表哥,还有一位大嫂子,正在整理去年荒废了一年的山地,蓬蒿及腰,密密匝匝,很是不好处理。与这些老农人攀谈起来,掰着手指头细细算账,如今干农活、种玉米、押地瓜,包括管理一般情况的果树,基本上不挣钱了。现如今,即便是靠近博沂路交通极为方便的九会村里,50岁一下干农活的村民也屈指可数了,更别说那些深山老林里小山村了,农业、农民、农村出路何在?太值得深思和未雨绸缪了……

“吃货”在九会

说到美女峰、九会村就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沂蒙大锅全羊”, 大锅全羊,关键在“全”字上。整头羊杀掉,清洗干净后放在一口大铁锅中,头、蹄、尾、鞭皆全,血、肉、骨、脏(内脏,当地称“下水”)均在,放入些量八角、茴香等猛火炖至九成熟,血和肝等宜煮烂的要后放。捞出切碎后,盛入碗中,撒以细细芫荽末,然后放入锅中慢火煨熟,或者以锅中热汤多浇几遍烫熟。食用时,盛上来的乃是淡菜,需要根据个人口味调以醋、辣椒、盐或未竟等,即可享用。鲜,咸,麻,辣,嫩,脆,爽,全由自己决定,各呈异彩,别具一格。大锅全羊汤白肉红、味道鲜香,肉质嫩美,营养丰富,是秋冬季节大补佳肴。尤其是闻名遐迩、赫赫有名的九会村唐记羊肉馆和九会粮站饭店,天生吃着纯天然无污染的青草,喝着晶莹剔透、富含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分明就是喝着妙龄少妇甘美的乳汁长大的纯羯羊,用木柴火细火慢熬,那还能不香?

Y先生设午宴款待诸公,简单几味山村佳肴,八百里加急发来的贵州茅台53°酱香型“非正宗”国酒,推杯换盏、吹天日地,吆五喝六,甚美矣……

吃货人生,酒足饭饱之后,观赏着九会村有名气的盆景根艺,那一株株饱缠铅丝的枯枝嫩芽之上,与人生阅历有着惊人的相似,“要想成就惊世之才,必受非人的磨难锤炼!”,没有之一……

归程中,俺昏昏欲睡,在本田奥德赛轻松减震的摇荡下,孟德兄的建安雄词浮现在脑海里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仁者乐山观天下   图/文

二〇一九年三月十三日

0 阅读:39
仁者乐山观天下

仁者乐山观天下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结交四海宾朋合作共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