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宠的孩子,不会想着讨父母喜欢。被父母不待见的孩子,才总想讨父母喜欢,希望父母多看自己一眼,夸自己一句。然而,事与愿违,不被待见的孩子,无论做了多少,父母都看不见。
就像《人世间》里的周秉昆,如果没有他的支撑,没有秉昆入狱后,郑娟的支撑,老太太早死了。
周秉昆为了父亲和哥哥吵架,被哥哥打了。可是回到家,父亲不仅不领情,反而怪罪秉昆。
周秉昆就想得到父亲的赞美,就想得到父亲一句夸奖。可是上火车前,不仅没有夸秉昆,反而把秉昆的自尊心踩到尘埃底下。
父亲死亡前夜,哥哥和姐姐都躺在热被窝里,只有秉昆给父亲按摩。
父亲夸奖了秉义,夸奖了周蓉,说他们给老周家争气了,争光了。秉昆忍不住,最后一次想得到父亲的夸奖,他问父亲:“在你心里,我们三个哪个最好?”
父亲回答:当他们都不在家,家里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我会说你是最好的。这对于周秉昆来说,已然是夸奖了,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可是话题一转,父亲又说,如果家里只剩下秉义、周蓉的时候,他也会这么说。父亲终于没有给周秉昆想要的答案。一辈子的努力都得不到父亲一句,哪怕是假的赞扬!
周秉义和周蓉的偶像都高高在上,他们后来都有些许瞧不起父亲,觉得自己的出身丢脸了。周父也自责没给儿女更好的家。
周父在老大老二面前都自觉矮一截,唯独在老儿子面前,依旧高高在上。
周秉昆努力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青睐。随着父亲的去世,周秉昆最终也没得到父亲一句夸奖的话。此时真的心疼秉昆,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怎么做都不对;被喜欢的孩子怎么做,父母都喜欢。
就像《知否》里的盛紘,墨兰、如兰和明兰偷看吴大娘子和伯爵府的公子、小公爷。墨兰推到了如兰和明兰,三人一同暴露在众人面前。可是丢脸后,盛紘只惩罚两个小的,并不听她们的解释,一味偏袒墨兰。在盛家,墨兰怎么做都是对的,如兰和明兰怎么做都是错的。
当然了,周父没有盛紘偏心这么重,但是秉昆的父亲周志刚还不如《红楼梦》里的贾政。
贾政至少对两个儿子贾宝玉和贾环是一视同仁的。而且贾政知道这两个儿子的优缺点。贾环在举业上,胜过宝玉;宝玉在诗词上胜过贾环。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里,贾政后来不再逼宝玉读书。他觉得宝玉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不算辱没了祖宗。
《人世间》里的周秉昆的确不如哥哥和姐姐,但是他也算做得很好了。他是杂志社的后勤副处长,饭店的总经理,很早就被叫作昆总。他还买了一个大房子。如果不是运气不好,周秉昆早就离开光字片了。自己花了1800元钱买的房子被收回去了,钱也打了水漂儿。他们一家又回到了光字片。
周父应该看到秉昆的努力和善良。他要照顾妈,要给姐姐带孩子。周父真应该表扬周秉昆一句。
可是周父只看到大儿子当官了,光耀门楣;女儿漂亮是大教授,让她脸上有光彩了,唯独没看到小儿子周秉昆的孝顺,奉献和能力。周父欠周秉昆一句表扬。
做父母的应该一碗水端平,对待每个孩子都应该一样,不能厚此薄彼。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不能要求他们有同样的成功,只要他们做好自己就是成功。
就周父和周母相比,还是喜欢周母。周母总是笑着夸奖小儿子,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那份夸奖也是真心实意的。
周志刚,盛紘和贾政,这三个父亲相比,更喜欢贾政一点儿。至少他偏心不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