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3》让于佩尔担任导师,是选择新鲜感还是“看笑话”

娱乐漫步者 2025-02-18 14:01:53

2025年的《演员请就位3》未曾掀起太大的水花,然而它却成为了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其参赛嘉宾和节目设计上带来的无尽争议。这一季的关键词“抽象”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节目组似乎将“搞笑”与“尴尬”做为其核心价值,成功激起了观众的吐槽欲。

从开播初期开始,节目就充满了争议。首先,嘉宾阵容中的杨子和刘梓晨成了热议话题。杨子,在节目中选择扮演纣王这一角色,并没有为他带来太多好评,反而是让人忍不住质疑:为何一个搞直播的艺人会成为综艺的主角?

刘梓晨更是引发广泛讨论,因其早期的“蛇精男”形象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对于许多人而言,刘梓晨与“演员”这一身份似乎并不匹配,然而节目组却把这样一位网红推向了观众面前,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这究竟是为了选出有演技的演员,还是单纯为了噱头?

在观众的疑问和争议声中,《演员请就位3》显然并不打算回避这些问题。节目中不仅仅有争议艺人的加入,还有一些反常的操作——例如姚笛因“合同问题”被删除镜头。姚笛的被删引发了网友的不满,许多人认为节目组的这一决定让她成为了“双标”的牺牲品。相比之下,男艺人的问题似乎并未得到相同的待遇。

除了争议嘉宾和突发事件,节目组的“抽象”气质从头到尾没有减弱。在以往的综艺节目中,演员的演技通常是观众最关心的部分。然而在《演员请就位3》中,节目组却似乎更加专注于“搞笑”和“尴尬”的表现,这种风格让很多观众感到不适应。

尤其是节目中的表演环节,演员们为了争取导师的青睐,在“表演之城”中进行即兴表演。有些演员的演绎风格让人感到不知所措,表现出来的演技要么过于夸张,要么显得格外尴尬,甚至引起了导师们的不满。

此外,节目组还加入了一些带有“抽象”气息的创新环节,例如给演员安排特定的“赛道”,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角色定位。尽管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演员们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但也暴露出了节目过度注重标签化的弊端。一个演员如果只能被固定在某个标签下,又如何展示出更广泛的演技潜力呢?

最令人感到“抽象”的,莫过于张嘉元的表现了。作为爱豆出身的他,在节目中表现出了浓重的“综艺感”,但演技却让人捧心。作为节目的压轴“戏眼”,他为观众展现了对演技的不尊重,甚至将一个本可以认真对待的角色表演演绎成了一场不合时宜的“搞笑秀”。尽管他事后道歉,但在观众心中,他的这一表演恐怕注定成为笑柄。

通过这一季的《演员请就位3》,我们可以看到娱乐圈如今的多重面貌。节目组的做法让人质疑是否对“演员”这一职业本身有足够的尊重。演员的演技似乎成了节目中的“附加品”,更重要的是话题性和“尬戏”的表现。而这种“为了话题而做话题”的做法,恐怕不仅仅是对演员的亵渎,更是对观众智商的挑战。

然而,这一切似乎也是节目组精心设计的一部分。从某种角度来看,节目组似乎并不完全关心演员的演技,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看似荒诞的表现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它们用一种近乎“抽象”的方式演绎着娱乐圈的“无厘头”,让观众一边吐槽,一边也在不知不觉中继续关注节目。不可否认的是,《演员请就位3》用它的争议和“抽象”创造了话题,也让我们对娱乐综艺的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总结来说,《演员请就位3》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综艺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娱乐圈的荒诞与混乱,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节目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无论是演员的“抽象”演技,还是节目组对话题的极度依赖,都让这档节目成为了一场“让人又爱又恨”的视觉盛宴。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