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严打期间,陈东平被枪决,陈再道:自己做的事,就让他来担责吧

摆摊烤肠 2025-03-17 16:18:43

聊聊历史上的女人——第57回这次咱们来聊聊历史上的那些女性。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这次的主角,依然是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女性们。她们的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则温婉动人。但不管怎样,她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就像往常一样,咱们不讲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挖掘一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精彩的女性事迹。她们有的出身平凡,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上了不凡的道路;有的则是贵族出身,但她们的选择和行动,同样让人惊叹不已。总之,这些女性们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坚韧。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尊重历史上的女性,也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力量和启示。好了,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进入这一期的内容,一起探寻那些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女性们。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越闹越大,虽然那几个坏蛋都已经被抓起来了,但大伙儿还是希望国家能再出个大招,狠狠打击一下黑恶势力。大家伙儿心里头,不由得就想起了1983年的那次严打。那次行动真是立竿见影,老百姓特别满意的一点是,连那些高官家的孩子犯了法也没逃过,真是做到了“不管你是谁,犯了法就得挨罚”。

在那次严厉打击犯罪的行动中,被抓起来并且被判了重刑的高干后代里,除了朱德总司令的小孙子朱国华,还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就是开国上将陈再道的头一个孩子陈东平。那陈东平到底干了啥坏事,会被判死刑呢?

(一)艰难时光在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里,生活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不易,让人喘不过气来。人们脸上少了笑容,多了几分沉重与无奈。为了生存,大家不得不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那段时光,资源匮乏,物资紧缺,每一顿饭都来得那么不容易。尽管如此,大家还是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邻里之间,没有了往日的闲聊与欢笑,取而代之的是相互间的帮助与鼓励。苦难像一座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但大家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走出这片阴霾,迎来光明的未来。就这样,人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不屈的精神,一步步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多年后的一天,当陈东平站在行刑队前,他会忽然想起四十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他老爹陈再道司令不顾严寒,出去给他捡炭块的情景……

那是在抗战时期最苦的日子。1943年,延安那个冬天冷得要命,三岁的陈东平裹着件烂棉袄,跟别的小孩似的,在保育院里头不怕冷,天天扯着嗓子唱那些很有“劲儿”的革命童谣。他鼻子底下老挂着两条“鼻涕虫”,时间一长,就觉得刺挠,就用舌头舔舔,还带点咸味儿,挺有意思。要是那“鼻涕虫”要往下掉,他就赶紧吸溜一下,可不能浪费了,多心疼啊!

但有时,我们在院子里玩闹时,那毛毛虫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它会被冻得硬邦邦的。这时阿姨就会走过来,把那两个硬东西给摘掉,真是让人疼得直咧嘴,小东平心里老大不愿意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在托儿所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还是挺开心的。

但这一天,小东平没法去幼儿园了。他得了百日咳,老是咳个不停,咳得特别厉害,特别是到了晚上,咳得一阵接一阵,整晚都睡不好。爸妈只好把他接回家。本来呢,爸妈都挺忙的,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平时都是一周才回家一次的。

瞅见儿子那瘦得皮包骨的小身子,小脸因为咳得厉害都憋成了紫红色,妈妈张双群心疼得眼泪哗哗往下掉。这可是陈再道的宝贝儿子啊,是那位上过无数次战场、威风凛凛的司令大人的亲生长子……

陈再道因为一直在带兵打仗,所以结婚挺晚的。他从17岁那年投身革命起,就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了战场上。他带兵打仗特别勇猛,连毛泽东同志都夸过他;陈毅元帅也对他赞不绝口,说:“再道的勇猛,全军无人能及。”

这么多年,陈再道一直都在和枪炮为伍,战场上不知消灭了多少对手,但他几乎没过女性。早年在他17岁时,家里长辈给安排了一门亲事,可他和那位姑娘只一起生活了短短7天,就因为打仗离开了,之后再也没见过。那位妻子后来也不幸被人贩子拐走了。时间一晃,到了1938年,这时的陈再道已经是29岁的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了,还是在好友陈赓的催促下,他才动了找伴侣的念头。

在卜盛参谋长的热心介绍下,陈再道结识了在妇女救助会做事的张双群,她当时只有18岁。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挺合适,就决定走到了一起,成为夫妻。

陈再道到了30岁才成家,两年后,他们的儿子陈东平出生了。对这个来得稍晚些的儿子,也是他们的头一个孩子,陈再道和老婆张双群别提多疼了。这挺让人能想通的。

另一方面,陈再道对儿子的过分疼爱,其实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种“弥补”。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在湖北麻城乘马岗出生,家里头穷得很,三岁那年,老爸就因为痨病走了;到了他11岁,老妈也撒手人寰。所以说,陈再道从小就没咋感受到爱,特别是老爸的爱。现在他自己有了娃,那肯定不能让儿子也缺了这份爱。

但由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限制,尽管陈再道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也难以有太多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毕竟,他需要率军征战,而妻子也要忙于工作。其实,他们夫妻俩对陈东平的照顾真的不算多。

1943年的时候,陈再道和他媳妇去了延安党校进修。那时候,他们的大儿子陈东平才三岁多,小儿子陈南平更是刚满三个月。因为不想耽误手头的工作和学习,两人商量后,狠下心把小儿子托付给了河北的一位老乡照看,而大儿子陈东平呢,就被他们带到了延安一起生活。

在延安那会儿,陈再道两口子忙得很,没空管儿子陈东平,所以就常把他放在保育院。记得那年冬天,陈东平得了场厉害的百日咳,这才被妈带回家照顾。那时候,小家伙瘦得皮包骨,大夫说得多补补,增强免疫力,好跟那百日咳病毒斗。可你猜怎么着?就算陈再道是司令,手头也紧得很,压根儿没钱买营养品。

最后,他一咬牙,下定决心把珍爱的那支钢笔给卖了。陈再道听说城西有个收破烂的地方,就自己揣着钢笔过去了。但找了好久,都没见着收钢笔的摊子。好在碰上个熟人,帮忙把钢笔给出手了。不过那时候,延安啥东西都缺,就连奶粉都难得搞到手。他最后也只能用那钱给儿子买了点红糖。

那天冷得要命,陈再道瞅着儿子小脸冻得跟紫葡萄似的,小手也肿得跟胡萝卜一样,心里头那个难受啊。他跟媳妇一合计,俩人硬是挤出点儿时间,拎上柳筐,顶着大风大雪,跑到外面去捡那些没烧透的碳渣子。捡回来就生火,好让家里头暖和点。

陈东平小时候,亲眼瞧见老爸蹲在人家倒掉的炭灰堆那儿,扒拉着找垃圾、废品,就为挑些没烧透的炭块。一想到这些让人难过的旧事,他心里头就泛酸,鼻子也跟着不是滋味。

后来,因为打仗的事情太急,陈再道赶紧回到了战场上,那次之后他就没再带着儿子陈东平,而是把陈东平留在了农民家里养着,这一留就是好几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了,他们父子俩才又重新见了面。

(二)富贵闲人说的就是那种生在富贵人家,不愁吃穿的年轻人。他们每天的生活似乎就是玩乐享受,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像普通人那样辛苦劳作。这些年轻人,穿着华丽,出手阔绰,走到哪儿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或是在高档的场所里品酒谈天,或是在热闹的市井中游戏人生。对于学业、事业,他们似乎并不太在意,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乐趣和刺激。在他们看来,人生就是要好好享受,何必那么累呢?当然,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引来了不少争议。有人说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只知道消耗资源而不创造价值;也有人说他们活出了自我,追求的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但不管怎样,这些富贵闲人的生活方式,确实让人羡慕又让人感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资本去这样生活的。

不过,环境一变,人的性格和行为也会跟着变。新中国成立以后,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可吃过不少苦的陈东平,却变得像个公子哥儿一样。

陈再道和张双群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对每个孩子都挺上心,不过对老大陈东平尤为疼爱。由于他工作实在太忙,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跟打仗那会儿一样,根本顾不上管孩子。加上张双群对儿子过分宠爱,陈东平慢慢养成了不少坏习惯。

陈东平这家伙,从小就爱跟人掐架,捣乱闯祸。上了高中,他更是无法无天了。学习?他根本不当回事,成绩烂得一塌糊涂,逃课对他来说也是家常便饭,还老看些乱七八糟的书。他身边总围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块儿喝酒、抽烟、打牌、搓顿好的,啥都干。

陈再道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他一气之下,把陈东平狠狠教训了一顿,还罚他站着面壁反省。

不过变坏简单变好难。一个人的坏习惯不是光靠反省就能纠正的。后来陈再道见状不妙,感觉自己已经管不住这个儿子了,于是就想了个主意。

陈再道一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他深知当兵能够锻造一个人的坚毅品质,所以想让儿子也体验这种成长。于是,他决定先送儿子陈东平去军校锻炼。那时候,他的老朋友陈赓大将正好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校长,他就把儿子托付给了陈赓,让陈东平在哈军工接受历练。

陈东平初到军校那会儿,表现还算过得去。可没过几天,他那老习惯就又冒出来了,开始背着人瞎折腾。他学习不用心,训练也不卖力,隔三差五就溜号不去上课。因为他背景有点特别,老师和教练大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好在有陈赓管着,他还不敢太放肆。不过,最后他还是惹出了乱子。

(三)被指涉嫌出卖国家

那时候,陈赓大将军身体不太好,很多事情都管不过来,所以哈军工的大部分事务就落到了副院长刘居英的肩上。等到陈赓大将军离世后,陈东平干脆一走了之。他给学校递交了申请,编造了个理由,说自己病得很重,得回家休养半年,学校也就同意了。

陈再道一听到东平得了重病的消息,心里头那个急啊,立马就答应了让儿子先别上学了。但等东平一踏进家门,陈再道瞅了两眼,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小子活蹦乱跳的,哪有半点生病的样子?火一上来,陈再道直接就把儿子给关了起来,让他对着墙好好反省去!

陈再道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但这招根本没用。最后,陈东平在屋里根本不是反省自己,反而变本加厉地堕落。像看些乱七八糟的书,还偷偷用收音机听“敌对电台”啥的。

那会儿,陈东平特别喜欢听来自台湾的电台节目。那时候,台湾那个小岛还是蒋家说了算,跟咱们大陆关系紧张得很。像他们那边的“台湾之声”、“海峡之声”这些节目,老是说咱们大陆的坏话,还一个劲儿吹嘘台湾人日子过得多滋润。陈东平呢,平时也不怎么看进步的书,不学习,正事不干,分辨是非的能力自然就弱了。他听那些节目,觉得挺新奇挺刺激的,听多了,居然就信了。这样一来,他脑袋里就开始冒出些危险念头,比如琢磨着要逃到台湾去啥的。

后来,陈东平被老爸关了一阵子,就假装“低头”认错了,跟老爸说自己知道错了,打算重新做人。陈再道一听,心就软了,于是就把儿子给放了出来。

但这简直就是纵虎归山。陈东平一出狱就继续他的“自在”日子,很快身边又聚拢了一群小弟。他们凑一块儿听台湾广播,到处传播些稀奇古怪的说法。

陈东平就像个没人管的疯小子,脑子完全不受控制了。他后来越闹越大,居然靠着台湾广播电台的消息,跟台湾的特务机构搭上了线!

重点在于,陈东平竟然大大咧咧地把自己的背景给抖搂出去了。人家一听,他是开国将帅陈再道的公子,还在哈军工这种高级学府深造呢,立马乐得合不拢嘴,特别上心。心里琢磨着,这小子肯定能摸到些国家核心机密,搞点关键信息回来。于是,他们就琢磨着用高官厚禄做糖衣炮弹,撺掇陈东平去立功,打算事后把他弄到台湾,让他过上那种顶级的奢华日子。

不过陈东平这人游手好闲,对时事压根儿不上心,他能晓得啥国家机密呢?所以对方就点拨他,让他想办法从他老爹陈再道那儿弄点来。

这天晚上,陈东平偷偷带着一个小跟班溜进他老爸的办公室。他让那小跟班在门口守着,自己则拿着手电筒,在老爸办公桌的抽屉里一顿乱翻,想找点资料。不过翻了好久,也没看到啥让他心动的东西。想想也是,陈再道哪会那么傻,把重要文件直接放抽屉里啊?于是陈东平又转战旁边的大柜子。可他一拉柜门,全锁着呢。

这时候,守在门口望风的那个人呛了几下,陈东平见状,赶紧把灯关掉,撒腿就跑。

东西没搞出来,岛那边的特工还是盯着陈东平不放,因为他身份不一般,挺有价值的。所以他们就给了陈东平美国驻泰国特工组织的联系方式。打算慢慢来,钓条大鱼。

陈东平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这家伙脑子转得快,立马给自己整了个假名儿,搞得跟真特工似的,动手干上了。可没成想,没多久他就栽跟头了。

1962年12月份的一天,湖北省公安厅的人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这封信原来是跟泰国那边的国民党特务偷偷联系的。一查之下,发现这信是从哈军工发出来的。哈军工啊,那可是给国家培养军事高手的地方,结果里面竟然出了想背叛国家的人,这事儿可大了!公安机关哪敢马虎,立马就认真地查了起来。他们用了好多办法,比如看字迹啥的,左查右查,最后确定这信就是陈东平写的。

面对确凿的证据,陈东平不得不承认了。这让警方大吃一惊,他们觉得陈东平有背叛国家、投靠敌人的嫌疑,于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处置。结果,陈东平被学校开除了,还被判了两年刑,得去参加劳动改造。

要是陈东平真的下决心好好改变,可能他就会重新开始,不再一路沉沦。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悔过自新,也没有从错误里学到东西,给自己一次翻盘的机会。

(四)永远没法翻身有时候,事情一旦搞砸,就真的像是掉进了无底深渊,再也爬不上来。那种感觉,就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机会。不管你怎么挣扎,怎么努力,都像是打在棉花上的拳头,使不上劲,也看不到希望。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但说实话,这并不代表就完全没救了。虽然前路艰难,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只有你自己不放弃,才有可能找到那一线生机,重新站起来。所以,别被“永远没法翻身”这种念头给压垮了。记住,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哪怕前路再黑,再难走,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迎来新生。

两年“再教育”结束后,陈东平进了河南省外贸公司上班。那儿福利挺好,可他压根儿不当回事,工作马马虎虎,愈发放纵,日子越过越没样儿,胆子也跟着肥了起来。

后来,陈东平越走越偏,坏得更厉害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陈东平这类人找到了可乘之机,他变得更加胆大包天,毫无顾忌。

到了八十年代初那会儿,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啥事儿都等着重做,到处都看着挺有奔头的,但心里头也不踏实。那会儿,好多知青都回城了,城里头待业的小年轻就多了,出现了些“没事做”的人,街上也经常能看到些小混混晃悠。社会治安乱得不行,全国好几件大事儿都是那时候出的。所以,1983年,国家就开始动手整治了,搞了个“严打”。陈东平呢,就在这时候撞枪口上了。

60年代时,陈东平就曾被人怀疑叛国。到了70年代,他经过了一番“打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学无术的小子了。那时候,他爸陈再道也自身难保,受了不少苦,根本没法管教他,于是陈东平就越发地走上了歪路。

有件事让陈东平彻底栽了大跟头。有次,他和几个不良朋友一起,骗了几个妇女,对她们进行了粗暴的侵犯和侮辱。事后,陈东平不光不收敛,还炫耀起自己的身份,恐吓她们说,要是敢去报案,就别想活命。

那几位女士心灰意冷了,最后决定一块儿结束生命……

这事儿没多久就传得到处都是。陈东平把大伙都给惹毛了。

那时候,全国正在严厉打击犯罪,甭管你是谁,只要犯了法,就得受到重罚。天子犯法,也跟老百姓一样得受惩罚!那时候,朱老总家的孙子朱国华,已经给处决了,这事儿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没多久,陈东平就让老百姓给揪了出来,最后掉进了法律的陷阱里。

陈东平犯的事儿太大了,估计这条命是悬了。他老妈心软了,开始犯迷糊,琢磨着能不能找陈再道出面给想想辙。但这时候,75岁的陈再道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心里哪能不惦记儿子呢!只不过国法如山,这次将军铁了心,谁的求情都不好使。他心痛却坚决地说:

我是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可养出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孩子。他干的那些事儿,既坑了老百姓,也坑了国家,我哪还有脸去帮他说话?他自己闯的祸,让他自己去扛吧。

当得知儿子犯下大错,无法原谅时,陈再道没问半句具体咋回事,也没想着为谁谁去求情救儿子。而且,为了向国家和大伙儿表示自己的歉意,陈再道这位上将自己动手写了封检讨信交给组织,心里头对没教好儿子后悔得要命。

公安部门经过多方调查核实,最终确定了陈东平犯下的所有罪行。陈东平自己也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1984年4月份,河南洛阳的中级法院对陈东平作出了死刑判决,并在同年12月对他执行了枪决。

那时候的陈东平,44岁了,心里啥都明白了。当他往刑场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好多事儿——他爸妈是多么地疼爱他。想当年,战争那么苦,身为三军司令的父亲,居然不顾身份,在大雪天里跑去捡炭渣,就是为了不让儿子挨冻。一想到这些,他心里就跟刀割一样疼,后悔得要命,但后悔也来不及了。

但是,啥都来不及了。他等来的就只是一记代表正义的枪响。

最后,我还是想说,真心希望唐山烧烤店那打人事件能有个好结果,让社会重新恢复平静和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