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徕卡宣布进军激光电视市场的新闻刷爆了科技圈。大体内容是徕卡与海信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海信多年来在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以及徕卡在高质量光学镜头领域的研发专长,共同加速超短焦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应用和普及。
徕卡跨界与国内企业联名推新品,相信对于大伙而言早已不是新闻,但是这一次徕卡与海信同框竟能如此为人所津津乐道,笔者认为至少有三大看点。
其一,不同于以往的“单向赋能”的营销套路,这一次徕卡首次公开表示进军激光电视领域,并与合作伙伴达成双向技术合作。可见这是一场比拼产品力非品牌资产的相互成就。早鸟资讯从徕卡官方了解到,其已将“进入激光电视设备细分市场”提升到“合乎发展逻辑的新业务”的高度。
其二,不同于以往技术“单向输出”,这一次徕卡进军激光电视,与海信双向奔赴,技术互补,激发“乘数效应”;
其三,拒绝简单在机身上贴个可乐标的“联名款陷阱”,而是徕卡官宣下场造激光电视。据悉,双方的技术成果,首款搭载徕卡光学镜头的激光电视Leica Cine 1将于下月在德国IFA展上对外展示。
全球光学技术“大佬”为何看好激光电视?
“新手”徕卡“回归”
50多年前,徕卡便开始进入投影市场,最早研发模拟投影机,在本世纪初,德州仪器将DLP应用于数字投影不久,徕卡即推出过多款基于DLP方案的1080P分辨率投影产品,对于DLP方案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不过,囿于时代发展和产业链的局限性,徕卡在投影显示上究竟是浅尝辄止,但徕卡对于投影显示发展始终保持密切关注。
如今,全球的激光电视市场风起云涌,当前不仅有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巨鳄虎视眈眈,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更有索尼、三星、LG、惠普等国际大品牌相继加入战局。根据奥维云网统计,2015年至2020年,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3.8%。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调研,按收入计,2021年全球激光电视收入大约1296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10330百万美元,2022至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4.5%。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这一次徕卡不想再错过。
“当前,激光电视市场增长强劲,徕卡涉足该领域以探索更多的潜在机会并作为企业战略增长战略的一部分。”徕卡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哈施直言。这次徕卡“回归”,布局激光电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全球激光显示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化。
与此同时,徕卡在这场新征途中走得颇为谨慎,“物色”了一位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海信,一路同行。
自2007年“孤勇者”海信率先迈向当时的“无人区”激光显示技术领域以来,经过多年的埋头研发,海信先后攻克了高处理能力光学引擎、高分辨率镜头、微米级物料控制精度、镜头装调精度等技术难题,海信4K激光电视图像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厚技术积累。根据Omdia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出货量最大的是海信,占比43%,处于领先地位,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海信官方也计划在全球布局近百家高端品牌旗舰店,充分利用与消费者沟通的每一个触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市场竞争上,双方强强联合都让全球激光电视都将更加有“看头”。
双向奔赴,技术与品牌相互赋能
2016年4月,徕卡参与镜头调教的首款产品华为P9系列诞生。仅用8个月,P9全球出货量突破了1000万部,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也凸显出摄影这一技术优势,这次合作也为华为带来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徕卡携手华为“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摄影”,如今,急速增长的激光电视市场,吸引着德国徕卡与海信双向奔赴。
徕卡独特的图像调校水平与海信激光电视丰富的色彩还原相结合,双方对光学性能和图像质量都有着最高的要求。这是一场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资源大整合,徕卡与海信打响了头部优质产业联盟“第一枪”,强强联手给全世界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海信的全球高端化梦想随着越来越多生态合作伙伴的加入,海信抢夺全球高端化市场的梦想也在加快照进现实。凭借激光电视,海信将单价近万美元的中国自主品牌电子消费品销售给海外消费者,而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中国品牌可以完成。数据显示,今年1-7月,海信激光电视海外市场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显示出海信激光电视在全球高端市场持续释放出的潜力。牵手徕卡这位重量级合作伙伴,也给海信加速拓展全球高端彩电市场增添了砝码。回到2021年的欧洲杯上,赞助商海信将三年前世界杯的广告语“中国领先”换成了“世界第一”。可以看得出来,这不仅仅是海信为自己代言,更是道出了激光电视赛道上中国企业想要一同冲出国门扣响激光显示时代的决心。徕卡入局激光电视,用自身百年的光学影像技术沉淀为行业背书,赢得更多欧洲乃至全球用户的认可,在海外,拥有较大居住空间且热衷于沉浸式观影体验的发达国家用户,将持续拉动激光电视的市场增量,让激光电视成为家庭视听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海信与徕卡打好的“样板”,也将吸引更多跨界者加入激光电视战局。而回到开篇,海信与徕卡打磨的首款新品将于下月发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