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艾滋病这个词,可以说是让人闻风丧胆了,也让很多人对艾滋病有些误解和偏见,这种疾病就像潜行的影子,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对医疗技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前段时间也是世界艾滋病日,根据相关报道,2023年全球有63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短短一年时间,新增感染人数约130万,全球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达约近4000万。
那么艾滋病如今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我们又该如何远离艾滋病的风险?
无声的健康杀手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一种名叫HIV的病毒导致的长期疾病,HIV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就像是我们的健康守卫,负责侦查并清除外来敌人。
一旦这些“卫士”被摧毁,人体的免疫防线就会崩溃,如同一个失去了城墙保护的城市,任由各种疾病入侵,感染HIV后人体最初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或者只出现类似感冒、流感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然而病毒在体内悄无声息地增生,慢慢地削弱了人体的免疫系统,随着免疫功能的下降,感染者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生病,即使是普通的感冒、肺炎等疾病,也可能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这就是艾滋病的可怕之处,它并非直接致死,而是通过削弱人体的抵抗力,使感染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最终导致死亡,而且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从感染到发病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年时间。
这段时期,病人自己可能没觉得有什么不适,但照样能把病毒传给别人,这种“隐形炸弹”般的特性,使得艾滋病的防控更加困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约有3990万人感染艾滋病,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千分之五,202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多达130万,这些数据提醒我们,艾滋病依然存在较大风险,防控任务依然艰巨。
各大媒体对于艾滋病相关事宜也是层出不穷,一个19岁女孩,在短短3个月内感染324人,一位34岁的男性如何让艾滋病感染扩散到30名以上的男士,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不仅揭示了艾滋病传播的迅速性和隐蔽性,更引发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和误解,这也让我们不禁要问:艾滋病究竟是如何疯狂传播的?
如何高效避免得艾滋病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从妈妈传给宝宝、通过血液接触和性行为,掌握这些传播方式,对于预防艾滋病来说十分关键,艾滋病病毒能通过妈妈肚子、生孩子的时候或奶水传给小宝宝,如果妈妈感染了艾滋,宝宝在怀胎、生孩子或者喂奶的时候可能也会被传染。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有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阻断母婴传播,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剖腹产等,艾滋病病毒能通过血液传播,比如共用注射器或者接受输血这种方式。
在中国血液和医疗器材都受到严格管控和消毒处理,所以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是比较低的,然而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或私人诊所,仍然存在血液传播的风险,所以找专业医院看病,尽量别乱打针或输血,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血液传染病。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很容易导致感染,经常和不同的人发生关系、不停换伴侣这样的行为,会让得病的风险变大,央视新闻特别提醒,有两类人群需要格外关注艾滋病的预防。
20-29岁青年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性活跃,对艾滋病的认知可能存在不足,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所以,给年轻人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相当重要。
50-59岁中年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相对较少,容易忽视自身的风险,有些人可能觉得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然而事实上,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艾滋病,咱们得给中年朋友多普及下艾滋病知识,让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这同样挺关键的。
不必要过度恐艾
关于艾滋病,很多人因缺乏认识,社会上流传了不少误解和传言,有人觉得,和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一起吃饭,甚至是共用卫生间,都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染,这些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误解。
艾滋病是不会通过呼吸、饮水、饮食或是被蚊子咬等常见方式传染的,与艾滋病感染者日常交往不会导致病毒传播,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艾滋病,避免过度恐慌和妖魔化,艾滋病是可以用科学方法预防并有效控制的。
掌握艾滋病传播方式,做好防护,就能有效避免被传染,艾滋病病人不仅得忍受身体上的不适,还得应对来自各处的冷眼和误解,这种偏见和歧视会让病人心理负担很重,也可能让他们不愿意寻求医疗和社会帮助,这样反而可能让病更难治。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艾滋病患者,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境,他们不是病毒传播者,实际上是受病毒侵害的人,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温暖和帮助,不是冷眼和排斥,我们应该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就像对待其他普通人一样。
这些人能正常上学、上班和过日子,不会对别人造成麻烦,给予他们平等的对待和尊重,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
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艾滋病的治疗将取得更大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最终攻克这一难题。
信源:
央视新闻12-01《这些关于艾滋病的知识你知道吗?这两类人群一定要注意》
健康中国12-01《认识艾滋,终结艾滋|世界艾滋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