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葬礼孙子不用出钱,反强制外嫁孙女随6200,本人回应网友热议

正又直说事 2025-03-19 13:22:15

亲人离世,家属举办葬礼,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小吴却在礼金这件事上和自己的亲戚出现了分歧。

3月18日凌晨,小吴发布了视频,称自己的爷爷去世,过几天就要举办丧事,老家的亲戚张罗着准备办酒席。

然而,就在小吴见完爷爷最后一面,回到上海的时候,却被告知要在爷爷的葬礼上交6200元的礼金。

对此,小吴表示很不理解,因为参加葬礼略表心意很正常,但是被强制要求大面额的礼金,让显得很不寻常。

于是,小吴询问6200元的礼金都是什么用途,结果却被告知,其中有5000元是办酒席的钱,另外1200元是“买面钱”!

这让小吴更加疑惑,质疑道办酒席之类的花费,不应该是儿子那一辈出钱么?

然而,亲戚却说不是这样的,(办葬礼)需要女儿、孙女这些嫁出去的家属出钱。

小吴毕竟年轻,虽然已经嫁人,但是可能对婚丧嫁娶的习俗了解的并不太多,于是便追问:那我的哥哥、弟弟(爷爷的孙子辈亲属)需不需要给礼金?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因为哥哥、弟弟没结婚,所以不用出礼金,而小吴结婚了就得交礼金。

起初,小吴认为交不交礼金的标准,在于是否结婚,然而在问出“哥哥、弟弟结婚之后,用不用交礼金” 的问题后,得到的答复却是:依旧不用,只有小吴这个孙女必须包。

小吴追问原因,亲戚解释道,这是因为小吴已经嫁出去了,是个外人,而哥哥、弟弟即便结婚了也是自家人,所以不用包礼金。

听了亲戚的解释,小吴心里不禁感慨,这到底是什么歪理?

为什么自己家里的人不用包礼金,而她这个“外人”却需要包?

小吴之所以质疑,并不是觉得6200元太多,在她心里,如果这笔钱是给爷爷做生活开销,她非常愿意。

但是给爷爷办葬礼,孙子不出钱,反倒让外嫁的孙女出钱,这就让她感觉很奇怪,而且十分不合理!

然而,小吴的质疑得到的回复却是,当地的习俗就是这样的,大家都得这样做。

这样的回答显然并没有让小吴满意,于是发出了灵魂拷问:

爷爷置办的房子,遗留下来的财产,最终都是由儿子、孙子继承,为什么操办爷爷的葬礼,却让女儿、孙女出钱?

除了质疑外,小吴心里更多的是难受,让她难受的,不是因为要出这几千块钱,而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习俗,以及众人都认为这就是礼数。

而小吴作为当事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应该这么做!

小吴认为,即便这个习俗被很多人认可,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习俗就是对的。

因此,小吴在听到亲戚的通知和解释后,当即就做出了决定:拒绝在爷爷葬礼上包6200元的礼金。

之后,有人对小吴说:你必须得出(礼金),没有什么理由,但是小吴的回应依旧是拒绝!

小吴表示,自己拒绝任何形式上的绑架,不管是道德上,还是习俗上!

除此之外,小吴拒绝交大额礼金,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小吴看来,给爷爷操办丧事,应该是爷爷的直系子女操办,而小吴这类的晚辈在参加葬礼时略表心意,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同样是晚辈,孙子不用出礼金,孙女反而要出大额礼金,这种习俗显然有些不合理。

最让小吴下定决心,拒绝礼金的原因,还是在于她不喜欢有人用习俗压着她去做某件事,丝毫不给她任何选择的余地,也不允许拒绝!

因此,当小吴被告知要交6200元礼金时,直接选择“摆烂”,不想在参与这件事。

小吴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会被亲戚指责,会被邻里笑话,但是她并不害怕,因为她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做不愿意做的事!

小吴愿意在爷爷的葬礼上出钱,但是却不愿意“被要求”出钱!出多少钱是她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别人定好价格,让她来出。

除此之外,真正让小吴有底气面对众人“指责”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本人问心无愧!

当初,小吴听到爷爷病重的消息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的停下工作,来到医院里探望爷爷,陪爷爷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段路。

如今爷爷走了,在小吴看来,爷爷的葬礼就是一个“人为操办的事”,因此她对于葬礼上不合理的事,也可以合理的拒绝!

小吴的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毕竟中国人注重礼节、习俗,而婚丧嫁娶又是人生大事,就算自己没有亲手操办过,但至少也都参与过。

有人指责小吴人情淡漠,太看重金钱,也有网友力挺小吴,表示对于这种不合理的习俗确实应该抵制!

因为,在葬礼上随礼是习俗,表达的是未亡人对已故者的悼念和追思,但数额具体多少,都是看个人经济情况和自己的心意。

有些地方的习俗,出嫁的孙女在随礼时,一般只会比邻居高一些,大多都不会超过父母辈亲属,但是具体数额也没有强制的说法!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在老人葬礼上办酒席的钱,应该由老人的子女出,再怎么样也轮不到孙女出,至于外嫁的孙女属于亲戚,在葬礼上随多少礼都是自愿的,不应该被强制!

但是,也有人认为小吴是在小题大做,对于这种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当地的老人问问,如果大家都是这样,那小吴也照着办就行,不用因为这点事,就和亲戚撕破脸!

但是,之前小吴也说过,即便习俗如此,也不代表是合理的!

当然,众多网友除了在“孙女该不该随礼”的问题上议论不休,对于随礼的金额也有不用的看法!

有人解释说,因为小吴已经出嫁了,因此她随的礼金,其实是以婆婆家的名义,表达对亡故老人的悼念。

也就是说,不管是小吴,还是小吴的婆家,只要有一方出礼金就行,不过对礼金的具体数额有要求,确实有些过分。

但是,也有人表示小吴出的钱才哪到哪呀,都是小钱,葬礼开销真正的大头,还是墓地、火化之类的丧葬费用,这些钱基本上都是老人的子侄出的。

通过网友的分享,可以看出,各地关于丧葬的习俗略有不同,每个人的葬礼金的看法也不一样,但大数人对于“强制礼金数额”的做法,并不认可。

血缘曾经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即便是到了现代,亲情依旧是我们最难以割舍的情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习俗却逐渐变了味道!

常言道: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头万吨灰!

正如小吴所言,她在爷爷生命的最后时刻,放下一切来陪伴,已经做到了问心无愧,爷爷走后的葬礼只是人为操办,即便办的再风光,也不如在爷爷还未离世的时候,好好照料。

或许,真正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对于亡人的哀思,也不应该用礼金来标价。

大家认为小吴的做法是否正确?各位看官当时的丧葬习俗又是这样的呢?

本文信息来源:

【1】吴阿饼,2025年3月18日发布。

【2】江北融媒,2025年3月18日发布。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mingming

mingming

3
2025-03-20 12:37

我父亲走了,我们三兄弟一起出,二个妹妹都一分未出。村里人看不惯会碎碎念,可我们三兄弟无所谓,毕竟人家是嫁出去了。至于叫孙辈出钱,离谱了。文中有受益的不出,叫没受益的孙辈出,习俗不习俗,太离谱了。应该随人意才对,人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