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白居易3位大诗人,一人一首反战诗,谁的水平最高?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2-16 02:08:43

诗抒情,诗言志,诗写人生。自古至今,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文人作品中经常涉及的话题。

史上精彩的反战诗很多,尤其以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表现最为突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3首精彩的反战诗,为生活增添诗意。

第1首反战诗 唐朝李白的《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白不仅诗酒相伴,浪迹天涯,潇洒快活,而且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这首反战诗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首诗作于唐朝天宝年间,当时在杨国忠等奸臣的鼓动下,唐玄宗大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作者目睹这一严酷的事实,想到受苦最深的是底层百姓,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情感,内心的悲愤和呐喊倾泻而出,汇成了这首反战诗名篇。

此诗从征伐的频繁和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落笔写出了战争的罪恶,给老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战争的性质和后果一目了然,彰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

尤其“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更是至理名言,流传千古而经久不衰!

第2首反战诗 唐朝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诗圣杜甫的反战诗比较多,例如“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等,而这首更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首。

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政策,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令诗人痛心。此诗通过征夫与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后令人毛骨悚然,战争的残酷历历在目。

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对比强烈,错落有致,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是反战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3首反战诗 唐朝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节选后半部分)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反战诗的代表作,读后令人泪目。

此诗通过一位新丰折臂老人之自述,谴责唐玄宗对南诏国发动的不义战争,体现出白居易对老百姓深深的同情,表现了他反对穷兵黩武政策强烈的“反战”情感。

此诗故事大意是唐玄宗时奸相杨国忠为了邀功,不顾百姓死活,多次无故挑起与南诏国的不义战争,老百姓多被征兵,死伤无数,民不聊生,老百姓对战争无比厌倦与痛恨。

朝廷在新丰招兵,当时的“新丰折臂翁”还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他在征兵名单中,为了不无端送死,他于深夜偷偷地、硬生生地用大石头将自己的手臂砸断,强忍着钻心的疼痛不敢叫出声,保住了自己一命。

后来虽然每到阴天下雨他的断臂都会疼痛难忍,但他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的同伴都已送命,他虽然成为残废,但毕竟性命还在。

真是每读一次都令人泪目的一首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3位伟大的诗人一人一首经典的反战诗分享完了,这3首反战诗水平都很高,可见唐朝大诗人的艺术水准之高!

朋友们,文中这3首反战诗你认为哪首最为精彩?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0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