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能够作为参考,来判断中美若军事冲突可能的战争形式吗?
笔者认为,俄乌战争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但是其战术水平不高,难以和中美之间可能的高烈度军事冲突形式相比。
1俄乌战争整体水平不高
打了将近一年的俄乌战争中,双方的战术战法有先进之处,但是整体上的水平并不高。
最亮眼的自然是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在战场上,双方的无人机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战果。
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双方使用的无人机,都是其他国家提供的。
乌克兰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是美国提供的弹簧刀无人机。而俄罗斯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则是伊朗提供的(不过俄罗斯和伊朗并未公开承认这一点)。
双方使用的侦察无人机,都是来着中国的大疆无人机。
无人机的使用是这场战争中比较先进的一点,但是除了这一点之外,俄军和乌军整体的战术水平都很低,甚至不如90年代的美军或者80年代的苏军。
别的不说,80年代的苏军全面具备机动作战的能力,苏军的运输机部队可以空投机械化部队,陆军则可以一昼夜进攻上百公里。
90年代的美军则具备“空地一体化”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北约联军每天平均出动2000架次战机,美军地面部队连续4天,每天进攻100公里。
这些早在30年前美苏就具备的战术水平,结果现在的俄罗斯一个都用不出来,更别说乌克兰。
开战之初俄军想效仿苏军的大纵深进攻,结果后勤脱节,各个部队缺乏配合掩护,很快就不得不撤退。
俄军的空中打击问题也非常严重,打了10个多月,乌军仍然有成建制的空军部队,有完好的机场。
结果现在俄军和乌军,拿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拿着高科技的无人机,却在打类似一战模式的堑壕战。
这样的战术水平,很难给中美什么有用的参考,更别说和中美之间可能的高烈度军事冲突相提并论。
2解放军战术水平高于俄军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既然俄军的战术水平这么低,那么师从俄罗斯的解放军战术水平,难道就很高吗?
这里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解放军以前学习的是苏联,而不是俄罗斯。
我们只是引进了不少俄制武器装备,但是在战术战法上,苏联解体以后我们并没有学习俄罗斯,而是转而学习美国。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战术战法,给我们解放军留下非常大的震撼。
在那之后,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方向,在武器装备、战术战法上都开始向美国学习,尤其是美国经典的“空地一体化”战术。
所以,用俄军战术水平不行,就来说明解放军战术水平不行,这样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在2015年军改以后,我们解放军开始迈向信息化作战,技战术水平已经明显高于俄军,开始接近美军甚至部分超过美军。
像信息化作战中非常重要的电子战,中国空军的电子战机已经能够和美国空军交手,并且取得平手。
俄军的电子战水平虽然在叙利亚有过“实战经验”,但是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的电子战部队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水平明显不足。
在最近几年的中俄联合军演中,解放军信息化合成部队每一次都给俄军耳目一新的战术战法。
而且解放军装备的无人机数量极多,仅仅从编制上,光是解放军陆军就有3000架以上的无人机,这还是只是公开的编制数量,未公开和不占编的无人机只会更多。
就算是美军,在无人机的使用上也没有解放军来得普及。
无人机的使用让解放军的战术战法更加多样化,很多俄军去年才学会的战术,在解放军这里已经使用多年,而且不少还已经被更先进的战术给替代。
所以,解放军的战术水平,是要比俄军高不少的。
3中美高烈度海空大战怎么打?
如果中美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了高烈度的军事冲突,可能会在哪里爆发?
笔者估计,不少朋友的答案是在海上。显然,中美未来若是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那么海上和空中(以及太空),将会是主要的战场。
那么,高烈度的海空大战怎么打?
美国人研究这个问题比较早,按照美军的一些分析报告,高烈度海空大战将会有一段漫长的试探期,和一场短促但是猛烈的打击行动。
在双方舰队接触之前,双方的主力舰队将会不断使用战术机动、电子干扰、电子欺骗等手段,来隐藏自己,避免暴露行踪。
就像是2016年南海对峙时候的美国航母舰队,就使用了战术机动和电子干扰的办法隐藏行踪。
随后,双方会用卫星、侦察机、无人机和无人潜艇等一切侦察手段,来想办法获取对方的行踪。
一旦锁定对方的位置,整支舰队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强的火力发动攻击。
因为对方这个时候还在隐蔽自己,你不知道这个攻击机会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所以能够打出去多少导弹,就打出去多少导弹。
这样,只要有一方在信息战中失利,率先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么在第一轮打击中就可能被重创甚至歼灭。
按照美国一些推演的结果显示,如果中美海军在海上交手,绝大部分推演结果显示,战争将在12-14小时内结束,数艘航母在半天内被击沉。
4信息战是中美高烈度战争的核心
所以从上面这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信息战是中美高烈度战争的核心。
事实上,虽然“发现即摧毁”的军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直到今天,能够真正做到“发现即摧毁”的国家,仍然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
其他国家军队的信息化能力,不足以实现“发现即摧毁”的高效率和强大打击能力。
就比如说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他们最为倚重的侦察无人机,是价格只有几万甚至几千美元的大疆无人机,属于民用产品。
然而中美的侦察无人机主力产品,无侦10无人机和RQ4无人机,都是一架无人机价格相当于几架战斗机的高端产品。
比如说RQ4无人机,一架就要3-4亿美元。
这样的无人机有超强的侦察能力,航程上万公里,同一时间能够对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光学、红外侦察。
一架这样的高性能无人机,侦察能力是多少架大疆无人机都比不上的,因为大疆无人机飞得不够远,侦察设备性能不高,这是数量无法弥补的问题。
中美两军还有各种次一级和更次一级的侦察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则是以数量为核心,作为补充使用,侦察能力仍然比大疆无人机高得多。
像大疆这样的无人机,在中美两军中连编制都拿不到,属于步兵的“不占编武器”,按照需求要拿多少架就拿多少架。
这样远超俄乌两军的信息化能力,带来的就是远高于俄乌两军的作战水平,作战模式自然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
所以我们说,俄乌战争的模式,不能直接拿来套中美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或者战争。
因为战术水平的差距,就决定了俄乌战争和中美战争,将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星辰大海
该打就打!真理有时靠武力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