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甄嬛传》,当然是不爱看甘露寺那一段的。那时候喜欢爽剧,永远不能承认,人生原来有如此多无可奈何。
如今,多少领略了一点世事沧桑,发现甘露寺这一段,着实拍得很好——人生的辛酸错落,还有世事两茫茫都停留在这里了。如果没有甘露寺那段时光,甄嬛的命运会显得太不真实也太浅薄了。我现在常常会看哭的一幕是——夜色里,甄嬛和果郡王告别。因为细细打量之后,发现一切的确如甄嬛所言,她和果郡王之间,到头来不过是浮生一场大梦。
其实也是一场幻梦,只是因为他还没有醒过来,所以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在梦里。甄嬛回宫前的那个晚上,果郡王来找她,两个人在曾经许下山盟海誓的溪流边,谈了很多。果郡王说,他宁可甄嬛选择的是温实初,因为至少温实初是真心的。甄嬛的回答是:她不会选择温实初,因为只有皇上才能给她想要的一切,包括父亲的性命、甄氏一族的活路还有她想要的荣华富贵。
甄嬛自始至终就不是一个恋爱脑。但是,果郡王不信,他认为甄嬛这是在故意贬低自己,好让他彻底死心。所以他对甄嬛说了一句话:荣华富贵何时能入得了你的眼!你用这样一套说辞来压低自己,那就是连我对你的情意也一起压低了。我允礼真心爱护的女子,岂是这样的人?
因为他爱上的不是甄嬛,而是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女子。他对甄嬛的爱,不过是一场幻觉罢了。我后来仔细盘点了一下他和甄嬛的往来,发现他爱甄嬛基于自己的两个判断:第一, 皇上对甄嬛全无真心,不过是把她当成一个宠物而已。第二, 甄嬛不爱皇上,是身不由己陷入了后宫这个牢笼。第一个判断不必多讲,从小见惯了皇室恩怨的果郡王,很明白帝王无情这句话。他从小就是拿这个眼光审视四郎的;第二个判断,则主要是他遇到甄嬛那几次,都太巧了。
一次是余莺儿假冒甄嬛那次。果郡王很清楚,四郎看上了那晚出现在倚梅园里的女孩,可是,真正被四郎看上的甄嬛故意躲藏,没被看上的余莺儿却出来假冒。那一定会给果郡王留下一个极深的印象:余莺儿贪慕虚荣,甄嬛人淡如菊。
偏偏甄嬛又那么浪漫,那么美丽,从性格到才学,都完全符合果郡王的审美,所以他对甄嬛由怜生爱,认为自己能够救赎甄嬛的灵魂与命运。所以他爱上甄嬛没有任何负罪感,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在替四郎积德行善。怎么说呢,其实恋爱脑的是果郡王,这个角色其实是用女性思维写出来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其实甄嬛并没有那么身不由己,甄嬛和四郎之间彼此都是心甘情愿。他不承认甄嬛对四郎的爱,所以他爱上甄嬛的那个基础,就根本是错的。后来两个人又被命运捉弄了一回,就更让他有一种错觉——甄嬛的第一次进宫和甄嬛的第二次进宫,都那么无奈。
因此他也就这么一错再错,沉睡在幻觉里,继续爱那个他想象中的甄嬛了。这也是他后来被观众吐槽“没眼力价儿”的原因,他看不到甄嬛为了活着和权力,已经在疯狂躲避他。因为他不相信甄嬛会把那些东西看得比她重要,在他心里,甄嬛一直是个可以为爱情牺牲的人。我一直在想,如果果郡王从一开始就知道甄嬛聪明、有野心、有欲望,爱四郎的人,也爱四郎的权势,是一个可以为其他东西牺牲爱情的恶人,那么他还会爱上甄嬛吗?
我觉得不会。因为一个喜欢爱情苍凉手势的人,是接受不了爱情里的现实和算计的。琼瑶式的男主角永远不会爱上亦舒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