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又演了一个苦命女人。
她和冯小刚合作的新剧《向阳花》定档了,预告片和幕后花絮也逐渐曝光。
她饰演的是从监狱里出来的单亲妈妈,又是一个比较命苦的女人。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浴火之路》里的母亲为寻找被拐卖的孩子与人搏命,到《第十二条》中的聋哑妈妈,再到如今《向阳·花》中出狱后挣扎求生的单亲妈妈,她的角色仿佛被困在“悲惨世界”里无限循环。
观众一边为她的哭戏流泪,一边质疑:“赵丽颖是不是只会演苦难?
这种重复到底是艺术追求,还是消费苦难?”
去年的《浴火之路》中,赵丽颖饰演的李红樱因为孩子被拐卖,从一个温柔的母亲化身复仇战士。
她剪短头发、眼神凌厉,与肖央、刘烨组成“寻子联盟”,上演飞车追凶、雨夜搏斗的戏码。
影片用童声合唱的《宝贝回家》MV赚足眼泪。
首映礼上明星们高呼“愿天下无拐”,但因过度渲染悲情、忽视真实受害者的声音,这部电影被批评为“消费苦难”。
更讽刺的是,在路演中,真实被拐受害者杨妞花现身讲述自己被拐26年的惨痛经历后,赵丽颖仅回应“你的故事我也有被爽到”,部分网友因此痛批她缺乏共情能力。
这次冯小刚合作的《向阳花》,赵丽颖饰演的高月香又是一个苦命女人。
为了给聋哑女儿筹钱买耳蜗,她误入歧途,出狱后面对社会偏见,她甩人贩子耳光、摆地摊硬刚城管,喊出“豁出去,活下来”的口号。
尽管冯小刚强调这是“女性觉醒之作”,但角色内核仍是“受难——反抗”的老套路:天生聋哑、丈夫失踪、入狱遭霸凌……苦难buff叠满,被嘲“悲惨要素大礼包”。
很多网友调侃加上这部作品,赵丽颖都要成立“苦难宇宙”了。
是不是因为苦难的角色更加吸引观众,更容易得奖,所以成为了内娱的财富密码呢?
她在《第二十条》里面演被逼到自杀的聋哑母亲郝秀萍,靠一场无声哭戏横扫金鸡奖;《风吹半夏》中她饰演在男性商战中挣扎的女老板,斩获飞天奖视后。
这类角色往往具备三大“冲奖要素”。
资本深谙“苦难即奖项敲门砖”,于是批量生产“悲惨女主”。
赵丽颖们被迫在“哭戏内卷”中重复自我,是不是就是为了冲击奖项呢?
但赵丽颖被吐槽复制苦难角色,组建“苦难宇宙”,其实不是赵丽颖的问题,本质是内娱工业化生产的悲剧。
资本将社会议题拆解成“悲惨要素”,演员成为流水线上的“哭戏工具”,观众则沦为情感消费的韭菜。
要打破这种畸形生态,需要三重觉醒。
首先,资本应该停止将苦难作为赚钱工具,而是更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演员们应该拓宽自己的戏路,尝试不同类型的剧本,展现更多元化的演技。
最后,观众也需要提高审美水平,不再盲目追捧那些过度渲染悲情的作品。
或许某天,赵丽颖能接到这样的剧本:她演的角色不需要聋哑、入狱或丧子,依然能让观众看见女性的力量。
毕竟,真正的女性觉醒,不该只以苦难为门票。
赵丽颖的演艺生涯一直备受关注。
她从出道以来,不断挑战各种角色,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近年来她似乎陷入了一种模式化表演的困境。
每一个新角色几乎都是围绕着苦难展开,这不仅让观众感到疲惫,也让她自己陷入了重复自我的怪圈。
在《浴火之路》中,赵丽颖饰演的李红樱为了寻找被拐卖的孩子,经历了无数艰辛。
她的眼神变得凌厉,行动果断,甚至不惜与犯罪分子正面交锋。
这种转变虽然展现了她出色的演技,但也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她总是选择这样沉重的角色?
电影《宝贝回家》的MV确实赚足了眼泪,但在首映礼上,明星们高呼“愿天下无拐”的口号,却显得有些空洞。
尤其是当真实被拐受害者杨妞花现身讲述自己26年的痛苦经历时,赵丽颖简单的回应引发了争议。
很多人认为,她的反应缺乏对受害者的深刻理解和支持。
《向阳花》再次让赵丽颖扮演了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
高月香为了给聋哑女儿筹钱,不得不走上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
出狱后的她,不仅要面对社会的偏见,还要对抗那些试图阻止她前行的力量。
她的坚强和勇敢值得称赞,但这样的故事是否真的有必要一再重复?
不少影评人指出,赵丽颖之所以频繁出演这些苦难角色,可能是因为这些角色更容易获得奖项的认可。
《第二十条》中的郝秀萍凭借无声的哭戏赢得了金鸡奖,《风吹半夏》中的女老板形象也为她带来了飞天奖。
这些成就固然可喜,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演员是否只能通过演绎苦难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事实上,赵丽颖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这种现象困扰的演员。
整个娱乐圈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资本为了追逐利益,将社会热点问题简单化处理,变成了一个个可以批量生产的“悲惨女主”。
这种做法不仅消耗了演员的职业生涯,也让观众逐渐失去了对这类题材的兴趣。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资本方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
他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而不是仅仅把苦难当作吸引眼球的手段。
,演员们也应该主动寻求突破,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展示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观众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标准,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支持那些真正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对于赵丽颖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
她完全有能力跳出这个“苦难宇宙”,去探索更多元化的表演空间。
也许有一天,她能够接拍一部不依赖于苦难元素的电影,依然能够让观众看到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毕竟,真正的女性觉醒,不应该只以苦难为代价。
赵丽颖的故事不仅仅是她个人的经历,更是整个娱乐圈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行业里,太多人为了名利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创作者和演员意识到这一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多元的影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