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引发的“芦花争议”

墨羽不摸鱼 2024-09-06 18:23:14

前言

新学期伊始,一场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再度刷屏。这一次,争议的焦点并非是教材中的某篇,而是一首小诗。原本平淡无奇的诗句因为一次微小的改动,竟然引发了家长和网友的热议,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争议源起

事情的起因是来自家长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微信中的内容是一首小诗,配文中的家长还特意圈出了其中的一句话,并留言称:“这是新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是怎么回事?”

这首小诗出现在新版的《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而家长所指的“怎么回事”,正是因为这首小诗中的一句话发生了微小的改动。

在旧版的教材中,这句诗的内容是:“飞入水中都不见。”而在新版的教材中,这句诗的内容变成了:“飞入芦花都不见。”

或许是因为这一微小的改动,才会引起家长的疑惑和不解,于是,家长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中,并且还特意@了学校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够解答这个疑问。

二、诗词争议

在家长的微信朋友圈中,这首小诗的内容被公之于众,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网友加入了讨论的行列中。

有的家长表示,对于这样的修改,确实感到非常的疑惑,因为芦花并不可能出现在冬天的雪景中,而这首小诗所描绘的场景,明显就是冬天的雪景,将“水中”改成“芦花”,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而有的家长则表示,这样的修改或许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自然的更多的关注,也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修改并没有错,反而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然有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也有一些家长对这样的修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作为教材中的诗词,应该是要符合客观事实的,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季节性错误,反而会给孩子们带来错误的引导,这样的修改并不可取。

三、诗词背后的故事

不仅仅是这首小诗,就连这首小诗的作者,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这首小诗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五灯会元》中,而在这本书中,所记载的诗句并不是“飞入水中都不见”,也不是“飞入芦花都不见”,而是“飞入梅花都不见”。

而在郑板桥的《鹤冲天·落花》中,也有着类似的诗句:“飞入梅花都不见。”

在蒋一葵的《梅花引》中,同样也是这样的诗句。

可以看出,原本的诗句中,并没有出现“水中”或者“芦花”,而是“梅花”,而这样的诗句,也更加符合自然的规律。

因为在冬天的季节中,梅花已经是盛开的时候,而梅花的花瓣,也的确可以让人产生“飞入梅花都不见”的错觉。

四、教材编写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一次微小的改动,其实可以引发非常多的猜想。

就是教材编写的问题。

教材作为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精心甄选和严格审核的,但是,现在看来,或许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或许是因为教材编写人员的疏忽,才会出现了这样的季节性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也的确会给学生们带来错误的引导。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过程中,或许可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审核机制,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核,才能够确保教材中所使用的诗词,都是准确无误的。

五、学生的文学素养

还涉及到学生的文学素养问题。

无论是“水中”还是“芦花”,这两个词语所表达的意境,其实都是非常深刻的。

如果是“水中”,或许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清澈见底的感觉,而如果是“芦花”,或许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在学生阅读这首小诗的时候,或许可以对这两个词语进行一些文学的比较和品味,从中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

在进行这样的比较和品味的时候,也需要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诗词,也能够从中,感受到诗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那种微妙的联系。

结语

这样的争议,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通过这样的争议,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对这首小诗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文学素养。

也希望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编写人员,还是老师,都能够对学生有更多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参考资料

陈雪. 一首小诗引发的“芦花争议”. 人民日报, 2022-09-01(01).

教育导刊, 2022(09):23-24.

墨羽不摸鱼与大家一起看世界~【免责声明】视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侵权必删!

1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4-09-10 00:10

    这是一年级的课文,小孩子才开始识字越简单的字越好,水中两个字简单容易识别,芦花梅花复杂 孩子不认识。这是教从1~10的数字的一首诗。鬼扯什么意境!

  • ufjg 2
    2024-09-10 08:36

    狗屁诗句也拿来做教材 真是不想中国好

墨羽不摸鱼

简介:不摸鱼想努力但在摆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