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部老同志联名反对李鹏当部长,陈云怒:干部年轻化阻力很大啊

诗意染红尘 2025-02-17 10:41:50

1981年7月2日,中共中央在怀仁堂,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这次会议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要加快推进中青年干部的选拔。

会议上,陈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专门强调说,从现在开始,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了。并再次重申,干部队伍应该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并将这一选拔制度固化下来,倡导在知识分子中提拔中青年干部。

他在会议上专门举了一个例子。讲到说,前段时间,中央找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同志谈话,准备将他调任国务院顾问,希望他能尽快物色一个电力部长接班人选,扛起电力工业的重任。

刘澜涛推荐了副部长李鹏同志。可是,这个提议却在电力部遭遇了很大阻力,一些老同志想不通,认为李鹏同志还太年轻了,还应该在岗位上再历练一下,现在当部长不合适。甚至还联名写信给中央,表达反对意见。

还有些老同志开玩笑地说,现在一些年轻同志上来了,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对这些年轻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职务存在疑虑。

陈云强调说,应该说老同志关心国家建设这无可厚非,也体现老党员、老同志的这种对党负责的精神。但是,时代在发展,老同志终究要离开自己的岗位,交棒给年轻的同志,那为何不尽早培养,让他们快点担起重任呢?

因此,陈云强调说,一定要理解中央的意图,理解小平同志讲的,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当作第一位的任务来解决。

陈云讲完这些后,又讲到李鹏。说李鹏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知识结构非常扎实,虽然他还年轻,但他搞电力已经30多年了,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可这次选拔部长,第一次没加上,第二次才在刘澜涛同志的力荐下上了名单,中央才批准的。也就是说,现在推动干部年轻化,阻力还是非常大的。陈云说得非常严肃,甚至还发了脾气。

因此,他觉得像李鹏这样的同志,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不应该存在争议,其他省市在年轻干部的任用上也要大胆一些。

陈云和其他中央领导的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的思想也渐渐解放开来,推动干部年轻化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而事实证明,53岁的李鹏同志上任部长后,便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并在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那么,李鹏到底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呢?

大家都知道,他是革命烈士李硕勋的后代,李硕勋牺牲的时候,李鹏只有3岁。后来,他跟着母亲辗转多地,艰难地生活。13岁这一年,李鹏被送到了延安学习。

这期间,李鹏品学兼优,甚至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一次,他到中央食堂吃饭,别人给毛主席介绍说,这是李硕勋的孩子李鹏。毛主席关切地问他学习怎么样,喜不喜欢读书……

当得知,李鹏正在看《三国演义》,并特别喜欢曹操,说他能团结人的时候,毛主席拍手叫好,跟旁边的同志说:“这个娃娃了不起,要重点培养,将来一定是个人才啊!”

解放战争期间,李鹏被送到了苏联,系统地学习电力工业,7年后学成回国。这期间,李鹏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一名骨干专家。回国后,他坚决要求留在基层一线,一直在东北工作了11年。

1966年,他由阜新发电厂厂长调任北京供电局党委代理书记,并在特殊的环境里坚持原则,努力工作,一干就是13年。尔后,他在任上,调任了电力工业部的副部长,1981年担任了部长。

可以说,他是从基层干起,一步一步地成长为我国电力工业的杰出领导人、核电事业的重要开创者的。后来,李鹏的成就非常大,先后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

0 阅读:0
诗意染红尘

诗意染红尘

诗意染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