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动作已经表明,会对特朗普奉陪到底。
在中美新一轮关税战开打前,中国发布新规定,基于《反外国制裁法》,进一步完善反制措施,细化了反制程序,这些都让外界预感到,中国已经对外部环境,尤其是中美关系的“风雨欲来”做好了准备。
【中国完善反外国制裁法,是给特朗普的最新信号?】
我们也知道,滥用单边制裁最频繁的,恰恰是美国和欧盟,而且往往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动机,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地缘态势更加复杂化,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中国4年前制定并颁布《反外国制裁法》,就是为了在法律框架下充分维护国家利益。
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多次动用《反外国制裁法》,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将不少美国军工企业列入了反制清单。
在最新制定的规定中,再次明确了中国发起反制的前提条件,若有外国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要么依据其国内法律,要么找借口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采取歧视性措施,或者是干涉内政,企图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中国就可以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制。
这些都能在美国那里对号入座。之前就讲过,美国无论谁来当总统,对所谓的“中美战略竞争”有强烈的执念,美国政府这些年针对中美关系的举措,充满强烈的冷战色彩,单边胁迫性质十分突出,而且过度扩张了国内法律的效力,试图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长臂管辖。
【新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反外国制裁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举措】
特朗普上来之后,只会变本加厉。
美国个别政客,同样醉心于炒作涉华议题,如今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当年还是参议员的时候,就多次上蹿下跳,对中国卖弄强硬,最后成为被中国制裁的对象。
另外补充一句,特朗普这段时间,明面上对单边制裁持保留意见,还要求内阁成员对制裁进行反思,理由是过度滥用制裁工具,已经威胁到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乍一看,特朗普在制裁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理性,很不符合他一贯的言行作风,只是这种理性是迫不得已的。
【特朗普上个任期就没少发起制裁,如今换了个法子】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特朗普的前几任总统,由于过于依赖靠制裁工具达到目的,反倒透支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以至于到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要是一味依赖制裁,反而会拖累他“美国优先”的大计。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特朗普找的替代措施就是关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会在对外制裁上有所收敛,无论是关税威胁还是单边制裁,都是长臂管辖的方式。关税也不见得能对冲制裁给美国信用造成的损失,无非就是透支力度小一些。
特朗普反思归反思,该动用制裁的时候,他依旧不会含糊。制裁与关税,已经成为美国推行外交战略的辅助动力,这种情况注定难以持久。可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形成思维惯性的美国很难有所长进。
并不是说只有遭到外国的单边制裁,我们才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进行反击,新规定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满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遭到危害”等前提,就具备了进行反制的正当理由。
【像鲁比奥这种鹰派,特朗普内阁里多的是】
另外,新规主要进一步细化了《反外国制裁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措施,加强各部门协调分工,从而巩固并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威慑性。
特朗普上台后,无论是外交政策还是经贸政策,都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中美间掀起新一轮关税战的同时,其内阁还在针对中国制定各种损人不利己的限制性政策,这些都能当作新规定的“试剑石”。
有不少外媒认为,中国是在为新一轮经贸争端做准备,不过中美之前在关税问题上几经交锋,目前还没到要动用《反外国制裁法》不可的地步,主要还是依据海关法、关税法以及对外贸易法进行反制。
现如今,中美也在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进行交流,只是分歧一目了然。美国政府既然能在以芬太尼问题为由打响关税战,那就不排除用其他方式施压的可能性。
【中美关税战,还没到动用反外国制裁法的地步】
欧盟那边为了迎合美国,以及内部在涉华议题上的政治正确,也有浑水摸鱼的可能。因此中国要为任何意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可以说,中方颁布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新规定,是给美国的一个明确信号,无论是加征关税,或者是在其他问题上发出制裁威胁,搅乱中美乃至于全球供应链,中国都做好了奉陪到底的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借这个机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打个样。与美国打交道,从来不是一味妥协就能了事的,而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得休休处且休休
特没谱,听着:中国人民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用户17xxx85
现在双方都是拉开架势,互不相让,为谈判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