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试爆前,开国将军叮嘱:一定取走毛主席像,否则就是大错误

云隐山居幽 2025-01-18 11:59:32

【中国的“曼哈顿计划”悄然启动】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那年8月29日,北京奥运会刚刚落幕,91岁的张蕴钰在病榻上安详离世。他的遗愿很简单骨灰要送回老家。可谁能想到,核基地的同志们却提出要把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基地的烈士陵园。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50年前的1958年,这位曾在上甘岭战役中声名鹊起的将军,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建设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基地。这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事。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连自行车都造不好,更别提原子弹了。

张蕴钰接下这个任务,堪称中国版的“奥本海默”。他带领5万名甘愿隐姓埋名的战士,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场仗,比他们以前打过的任何一仗都要艰难。

【大漠创业这里比战场还艰苦】

1959年5月,张蕴钰率队进驻罗布泊。这里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而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夏天热得像火炉,冬天冷得像冰窖。还有那讨厌的毒蚊子,咬得人浑身是包。更别提时不时来袭的沙尘暴了,那场面,简直就像世界末日。

食物?那更是惨不忍睹。米里夹着沙子,菜不是干了就是烂了。营养不良导致很多人得了夜盲症,嘴巴和舌头都烂了。你说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可张蕴钰硬是咬牙挺了下来。他常说“就凭周总理的一句话,我哪里都不回去。一年不行我干两年,两年不行我干三年,非要干成我们自己的原子弹试验场不可!”就这么着,他们在这鬼地方苦干了整整4年多。

【地点之争敦煌VS罗布泊】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为啥非得选这么个苦地方?其实最开始,苏联专家建议在敦煌搞。但张蕴钰一看就觉得不对劲。

敦煌周围文物古迹那么多,一炸不就把千年文明给炸没了吗?再说了,敦煌缺水,连喝口水都成问题。最要命的是,敦煌地下水会流到甘肃和陕西,要是搞地下核试验,那还得了?

于是,张蕴钰带着团队一路向西,最后在罗布泊找到了理想地点。这里方圆300公里没人烟,水源充足,还有高山挡着。简直就是核试验的“风水宝地”啊!

【紧张时刻第一颗原子弹】

这话听着有点好笑,但你想想,要是真把毛主席的像炸没了,那还不得出大事?

周总理这么问不是不相信,而是要确保万无一失。直到专家们提交了详细报告,周总理才在当晚的一个演出活动上正式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张蕴钰将军为中国核事业奉献了一生,却并没有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称号。他的儿子回忆,童年时父亲总是不在家,只能在诗句中思念。

有人说,像张蕴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们默默无闻,甘愿隐姓埋名,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吗?

0 阅读:14
云隐山居幽

云隐山居幽

云隐山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