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惠州“十大工程”这样干!

飞槐惠城 2025-02-21 17:37:23

2月19日,

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为进一步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实现全年目标,

今年市政府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重点抓好“十大工程”。

“十大工程”涉及

建设、发展、民生、治理等方方面面,

不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

围绕“十大工程”,

相关部门有何计划和举措?

身在惠州的你未来将拥有哪些“红利”?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网络,打造能级更高支撑更强的活力惠州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十大工程”中涉及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的内容不少,可以说为全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清晰的脉络。

报告提出,抓好“丰”字交通主框架工程,加快建设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环岛高速,动工建设惠坪高速,实现“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

部门解读: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加快“三横一竖”“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以第一“横”对接广州(知识城),形成辐射河源、梅州的沿江交通轴线;以第二“横”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松山湖),形成辐射揭阳、潮州的中部交通轴线;以第三“横”对接深圳、香港(莲塘口岸),形成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及汕尾、汕头的东西交通轴线;以一“竖”连通中心城区与沿海,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轴线。实现“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建设愿景,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当好开路先锋。

2025年推动1号公路(惠霞高速)除东江特大桥外主体工程完工、惠肇高速年底前完成关键工程,环岛高速建成巽寮互通至赤砂互通段,推进惠坪高速加快动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

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方面,报告提出,抓好千万级干线机场工程,全力推进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加快机场高速前期工作。

惠州机场。

部门解读: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是在现有跑道南侧345米处新建一条3200×50米近距平行跑道,新建航站楼、停机位及配套设施,扩建后可满足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年保障能力。接下来,将加快推进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加快启动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产业。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出行,更好打造宜居城市,报告提出,抓好绿网慢行系统工程,以绿网建设为牵引,带动生态环境整治提升。通过连接和提升绿道、碧道、骑行道、古驿道、森林防火通道等慢行通道,形成总长约1100公里的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绿色生态游憩网络。

打造最美旅游公路,加速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面”

旅游公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连接景区、景点或其他优质旅游资源,能更好满足人们旅游出行需求。“十大工程”聚焦我市丰富优质旅游资源,对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和滨海旅游公路建设作出部署,以打造品质优良、景观优美、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

报告提出,抓好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工程,建成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16个主题驿站,导入高端宿集、公共服务等功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宛若水墨画。

部门解读: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全省“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任务,惠州市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区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标准谋划了218公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规划设计了沿线16个极具特色的主题驿站,形成“路在景中延,人在画中游”的最美公路风景线,致力打造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位于博罗县、龙门县境内,总里程约218公里,涉及项目共11宗(博罗段4宗:省道S254线和县道X293、X206、X223线,总里程约63公里;龙门段7宗:国道G355线,省道S254线和县道X229、X222、X206、X219、X218线,总里程约155公里),目前已全面动工,其中省道S254线博罗横河主街至麻榨段、县道X293线罗浮大道等先行段已建成通车。沿途以苏东坡16件赏心乐事为主线设置16个驿站。

报告还提出,抓好滨海旅游公路工程,推动国道G228惠州段129公里滨海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释放惠州“山、海、城”景观资源潜力,带动沿海文旅融合发展。

部门解读:国道G228新改线西接深圳大鹏新区,东联深汕合作区,路线途经惠东、大亚湾,全程约129公里,是“两湾联动”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纽带,沿线有红树林、双月湾、海龟湾、范和古村、巽寮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澳头渔村等多个特色旅游资源。下来将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理念,高标准谋划以国道G228为主线的环“两湾”滨海旅游公路,串联大湾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带动稔平半岛发展,并推动有条件路段动工建设,将国道G228打造成一条最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公路,充分释放惠州“山、海、城”景观资源潜力,形成惠州旅游公路新名片。

打造整洁优美的景区环境,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惠州西湖、南昆山、罗浮山等是我市重要的风景名胜,报告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环境质量,在“十大工程”中作出具体部署。

报告提出,抓好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整合建筑艺术计划资源,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推进西湖荟客厅、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东街文旅业态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

惠州水东街夜景。

部门解读:“江湖一体”高标准推进古城文旅融合提升。接下来将整合建筑艺术计划资源,邀请顶尖古城更新、招商运营等领域专家组建古城更新顾问团,深入挖掘阐释惠州“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及文化特色,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启动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府城片区保护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水东街区域、水门桥到东新桥滨江段、中山公园周边及步行街等区域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恢复历史风貌、完善城市功能、修复生态环境,在更高站位上凸显“城通西湖湖通江”独特山水格局。同时,盘活老建筑、闲置物业,引进品牌酒店、网红民宿、文化创意、国潮艺术等新业态,构建消费新场景,打造街区品牌链,建设提升非遗街区、老城记忆馆、展览馆等文博群落,以点带面,激发业态活力,营建更有特色的文化场景、更舒适宜人的游览环境、更开放的城市界面,打造为千年城脉传承、文脉兴盛、商脉繁荣的活力古城及近悦远来的城市会客厅,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魅力,彰显“千年府城,岭南名郡”的精神底蕴。

报告还提出,抓好南昆山、罗浮山整体提升工程,充分挖掘两座山的价值和优势,加强艺术设计,加快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提升知名度、影响力,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

此外,针对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等,报告提出,抓好防洪排涝工程,完成淡水河先行段项目建设任务,动工建设淡水河一期、增江龙门段、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淡水河二、三期前期工作及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工作。

部门解读:防洪排涝工程主要包括淡水河防洪排涝整治工程、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东岸涌一期)整治工程、增江龙门段治理工程、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工程。

其中,淡水河防洪排涝整治工程将惠阳境内尚未治理的53公里河道纳入整治范围,共分四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2025年上半年动工建设,二、三期工程计划推进工程立项、初设审批等前期工作,四期工程正在开展方案研究。工程完成后,可将淡水河惠阳段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

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东岸涌一期)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在东岸涌下游新建分洪河道3.387公里,并在东江出口新建防洪泄水闸1座等,该工程已完成立项,计划年内动工建设。工程建成后,有利于大幅提高潼湖流域排水能力和效率,提升东岸涌、谢岗涌现有水利工程防洪或排涝标准。

增江龙门段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防13.80km、护岸15.42km、水闸7座、排涝站5座等。目前正在开展立项工作,计划年内动工建设。工程建成后,龙华、沙迳、麻榨等圩镇人口密集区防洪标准可提高至20年一遇,沿岸村庄人口密集区防洪标准可提高至10年一遇。

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周边水系整治工程以“河畅、岸固、路通、水美”为目标,2025年重点实施博罗县澜石河、河肚水和龙门县鳌溪河整治工程,共整治河道长27.156km。工程建成后,最美旅游公路“下浪村溪畔驿站”“绿屏石滩”“大榕树驿站”节点防洪标准可提高至10年一遇,并实现水路共美。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力惠州制造跑出“加速度”

报告提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程,推动各县(区)分别规划建设1个以上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增加值力争实现1200亿元。

部门解读: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发布了《惠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依据各县区的特点,规划了七个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惠城区围绕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打造“服务惠州、面向湾区”的集聚区;惠阳区围绕发展大宗商品贸易、仓储物流等打造空港产业聚集区,以及临深片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惠东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打造软件信息、数据服务等为主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大亚湾开发区打造以港口物流、化工贸易储运、石化综合服务为特色的集聚区;仲恺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双向赋能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博罗县、龙门县围绕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打造生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惠州聚焦智能网联、新型储能、超高清显示、鸿蒙生态等领域,形成10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一批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是我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目标任务。我市将着力做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加快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满意的政务服务

报告提出,抓好“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依托12345热线平台,从“接通电话”向“解决问题”转变,统筹各地各部门资源,搭建统一调度平台,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部门解读:该工程以12345热线平台为主要依托,对各级各类线上诉求受理渠道进行全面纳管、动态监测和有效监督,实现多端受理、全量汇聚、统一分拨、统一回复、统一评价。

在“多口归一”的基础上,我市将通过编制民生诉求事项清单,明确诉求事项办理层级、责任单位等,推进民生诉求事项标准化、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同时建设民生诉求调度平台,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分拨、全流程闭环管理、百分百诉求响应,畅通连接政府与市民的桥梁。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赋能,加强社情民意提前预警、分析研判,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通过“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将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治理能力,确保民生诉求快速高效办理,真办结、真解决,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度、精准度,也有助于树立治理高效、群众信赖的整体政府形象。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龚妍、陈春惠、游璇钰、刘建威)、惠州发布,图片:惠州东江图片社,转载请注明。

0 阅读:205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45

用户12xxx45

2
2025-02-22 13:33

贫困的龙门县终于有纳入的项目

飞槐惠城

飞槐惠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