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养猪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一、哺乳仔猪阶段(出生 - 断奶,通常1 - 4周龄断奶 ,也有21 - 28天断奶等情况)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吃足母乳:保证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等,可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成活率。
及时补料:一般7 - 10天左右开始诱食,使用专门的乳猪教槽料,以弥补母乳后期营养不足。
补料方法和次数:可将饲料涂在母猪乳头上诱导或放置在专门的补料槽中,每天多次少量添加,每天4 - 6次为宜2。
饮水:提供充足清洁饮水,必要时可添加电解质等。
管理方面:
温度: 出生后1 - 3天适宜温度为30 - 32℃,之后每周可降低2 - 3℃,维持在22 - 25℃左右。
卫生:及时清理粪便等污染物,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防压:母猪可能会压死仔猪,可设置防护栏等。
固定奶头:让仔猪尽早固定奶头吃奶,使同窝仔猪生长均匀。
疾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如猪瘟等基础疫苗的超前免疫等);定期对猪舍消毒;对仔猪进行必要的药物保健预防腹泻等。
二、断奶仔猪阶段(断奶 - 约15千克体重)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饲料过渡:断奶后饲料要逐步过渡,如断奶后一周内继续喂一定量的乳猪料,之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
营养均衡:饲料要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控制采食量:防止过度采食或采食不足,根据体重和采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
管理方面:
分群:按体重大小、强弱合理分群,减少打斗。
环境:温度比哺乳仔猪阶段略低但仍要适宜(20 - 25℃左右),注意通风良好同时避免贼风。
观察:密切观察采食、饮水、粪便、精神状态等,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疾病防控: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如猪蓝耳、猪圆环等);饲料中可添加抗生素等进行保健预防疾病。
三、育肥前期(15 - 30千克体重 )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饲料调整:逐渐过渡到育肥期饲料,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自由采食或定时定量采食:根据猪场管理模式选择,自由采食有利于快速增重但可能造成饲料浪费和猪群整齐度稍差;定时定量采食有利于控制成本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管理方面:
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每头猪一般占地0.7 - 1.2平方米左右。
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温度(18 - 22℃ )、湿度等环境条件。
驱虫:进行必要的驱虫(如驱体内线虫、疥螨等)。
调教:训练猪群定点采食、定点排便等良好习惯。
四、育肥后期(30千克 - 出栏 )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营养供给:根据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育肥后期营养充足但不过剩。
控制成本:合理选择饲料原料等降低饲养成本。
管理方面:
适时出栏:根据品种、市场行情、饲料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佳出栏体重和时间。
卫生防疫:出栏前后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清理等。
减少应激:如避免运输、混群等造成的应激反应。
五、种猪阶段(包括后备种猪、种公猪、母猪)
1. 后备种猪(选留 - 配种前)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营养调控: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提供合理营养,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性成熟。
限饲:避免过度肥胖影响繁殖性能。
管理方面:
选育:定期评估,选择符合品种特征、健康、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的个体留种。
运动: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疫苗免疫:做好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等疫苗的接种。
2. 种公猪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饲料优质:以精料为主,保证蛋白质(如鱼粉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控制采食量:防止过肥影响精液品质。
管理方面:
运动:每天进行1 - 2小时的运动。
配种频率:适度控制,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精液品质下降。
环境温度:避免高温环境(18 - 22℃较适宜)影响精子生成。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以便及时调整饲养管理。
3. 母猪(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
(1)空怀期(断奶 - 配种)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短期优饲:对体况较差母猪可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发情排卵。
管理方面:
发情鉴定:做好发情观察,及时配种。
疾病治疗:对有生殖系统炎症等疾病母猪及时治疗。
(2)妊娠期(配种 - 分娩)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前期(妊娠前80 - 90天):适当限饲,可多喂些青粗饲料。
后期(妊娠最后一个月左右):增加精料等营养,满足胎儿快速生长需求。
管理方面:
防应激:避免惊吓、拥挤、高温等应激因素。
运动:适当运动但妊娠后期要减少。
做好孕期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避开早期易流产阶段)。
(3)哺乳期(分娩 - 断奶)
注意事项:
饲养方面:
饲料:以高能高蛋白饲料为主,保证充足饮水。
逐步加料:产后逐渐增加饲喂量。
管理方面:
卫生:保持产房清洁、干燥、安静。
辅助仔猪:帮助弱小仔猪吃到母乳等。
断奶时机:根据母猪膘情和仔猪生长情况等适时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