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在城里上班,家有红白事让我垫钱,5年后,我理解他苦心一片

沮三友 2024-06-29 12:58:55

​好友程林的母亲去世,在我们村里操办。

大家都以为象他这样孤门独户的人家,也不过办个十桌八桌撑撑门面。

然而,令好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计划了50​多桌的菜,还没有够用,100多户人家的山村,去了半数人家。

还有一些大学的同学和同行的教师。临近中午,菜买和买办又拉来了10多桌的菜,好歹才应付过去了回头席。

好多人都很诧异,在城里上班的他,村里哪里有那么多的人缘?

不少人知道他和我关系甚好,问我因由。

我告诉他们,来往来往,没有来,哪有往,咱们村有什么事,程林基本上没落过户,只不过他人没有来罢了。

大家听了都面面相觑,没有语声。

程林今年58岁,他现在跟着儿子居住在县城里。

其实说是跟儿子,应该说是自己单住,在儿子那儿吃饭。

程林和我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初中毕业以后,我由于天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初中毕业以后,我就回乡务农。

他则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城高中,三年过去,他考上了省城里的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我们县城里的高中担任教师。

程林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乐善好施,谁家有什么困难,或发愁之事,只要找到他们,不论从人力,物力上他们都热情相助,倾尽余力。

他们更注重人情来往,村里有大小红白喜事,只要知道的,都是热情帮助,或者随礼助力。

程林的媳妇是同校的教师,他们的婚事是在农村老家办的,一个月后,他们又搬到了县城里的家。

程林结婚在农村老家拉下了不少来往,他们搬进县城后,也想把父母接过去同住,让两位老人颐养天年。

可是父母说什么也不去。

他们说:“第一,自己都在农村住惯了,家里还有承包地要种,结下的人情礼节要还。第二,自己生活,说话,吃饭都不随便。第三,自己都是农村的大老粗,说话有时口不遮拦,办事有时草率鲁莽,怕给儿子一家人丢脸。

前几年,程林发现自己70多的父母眼花耳聋,行动不便,连大门也不愿出,村里好多事他们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也是后来听人家说的。

他知道我在家务农,就委托替他办理村里的人情事事,小来小去的花钱他让我随便掌握。如谁家有白事的散纸。大的事他要亲自掌握,恐怕人家有事,自己随礼少,伤人心。

父母对儿子的做法也表示赞同。他们叮嘱儿子,无论到哪上班做事,永远不要忘了,农村老家是自己的根。

以后的日子里,我对村里的大小红白喜事,格外上心。经常同程林电话联系,征求程林意见。哪些礼可以随,哪些事不用跟。

每年的年底春节前夕,他都约我一块聚聚,除了还我给他垫付的钱,还对我极力表示感谢!

5年后,他母亲去世的场面,让我明白了他的一片苦心。

办完母亲的丧事,他向我告别,我说他办事眼光看得远,他情真意切地说:“我不想回到庄上没有人理。”

0 阅读:0

沮三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