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观今·艺坛巨擘|功勋人物龚心甫

时代楷模 2025-04-14 16:22:59

艺术是跨越时空的纽带,是文明交融的星火。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笔触与色彩,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血脉,传递着世界的共同情感。今日,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全球书画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龚心甫老师,以笔墨为舟、以光影为桥,向世界展现艺术的力量与温度。

在全球化浪潮中,艺术家的创作早已超越地域的藩篱,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东方水墨的深邃意境,还是西方油彩的浓烈表达;无论是传统技法的传承创新,还是当代艺术的先锋探索,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对时代的注解,对美的永恒追求。我们深信,那些在艺术领域深耕多年、以卓越成就赢得国际声誉的功勋艺术家,正是点亮人类精神殿堂的璀璨之光。

我们将聚焦艺术家的创作哲思、文化使命与人生体悟,向全球观众呈现其艺术生涯的丰硕成果。活动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礼赞,更期待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激发跨文化的共鸣,传递艺术超越语言、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更多人见证艺术如何以无声之力,推动文明的互鉴与共生。

龚心甫,字甫之,号云石、心溥,1939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列宾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世纪60年代得傅抱石先生亲授,早年曾在多所美术院校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天津东方美术学院,并曾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研修班结业。艺术作品入编《1978-1998中国美术选集》, 1998年作品入选“韩国世界美术大展”等。

2024年五星出东方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龚心甫金鱼作品被俄罗斯最高学府列宾美术学院收藏,并被聘请为学院的客座教授,这是龚心甫继2023年河南博物院收藏龚心甫作品之后他的作品再次被世界最高艺术学府收藏。

金鱼作品,形神兼备,古朴淡雅,天然纯真,章法考究,清逸简洁,目前画一条金鱼简练到十一笔至十五笔就能画完成,作品贯穿古今,别开生面,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树立了另一个典范。

曾有多幅艺术佳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作品以凝练灵动的笔墨,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内涵,凸现了他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对事物本质深刻的理解,个性鲜明,神采飞扬,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意蕴深远隽永。无论是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示出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实现了艺术境界与表达手法、历史人文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无一不是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露,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在创作实践与丰富新理论方面,兼容并蓄,大胆创新,精心创作多幅具有较高艺术研究价值的上佳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艺术收藏界引起广泛关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宝贵的艺术实践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提供难得的借鉴依据,对我国相关艺术领域的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出版有《云石斋画谱》上下卷,《中国山水画技法研究》 《龚心甫作品集 -金鱼画法研究》 《龚心甫捐赠河南博物院精品画作专集》 《中国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龚心甫作品集》 ,中国画艺术经典丛书《金鱼画法解析》 《荷花画法解析》 《芙蓉画法解析》 《梅花画法解析》 《兰花画法解析》 《竹子画法解析》 《菊花画法解析》图书及《中国经典艺术作品展播 - 龚心甫》DVD光盘等。

根据雅昌拍卖网查詢,龚心甫拍卖记录显示,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备受瞩目,例如龚心甫2015年创作的作品《相伴图》在2022年的拍卖中估价为66万元人民币,成交价92万元人民币。2014年创作的作品《亭亭玉立图》拍卖中估价为4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470万元人民币。2022年创作的作品《雅韵如碧清图》拍卖中估价为3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480万人民币。2018年创作的作品《黄山颂图》拍卖中估价为58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590万人民币。2021年创作的作品《宝葫芦图》拍卖中估价为38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460万人民币。2019年创作的作品《峰峦叠翠清泉流图》拍卖中估价为1000—12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2000万人民币。还有许多拍卖信息,可在雅昌拍卖网查詢。这些信息表明,龚心甫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龚心甫现已高龄。龚心甫自60岁至80多岁近二十多年里他拒绝,拒聘所有展览及各类授聘之事,国内外展事活动及国外艺术院校,授聘他客座教授,名誉教授,他一概不介入拒绝参与。在二十多年时间里,他攸然默默無闻,研究中国画学体系、画学精髓,画学继承、变革,延续发展的历程,亦创作了许多优美作品,著书立言、撰著十几本国画教学书籍,撰著了,《云石斋画谱》、《中国山水画技法研究》等书籍。这确实是有远見的明智选择,故此,奠定了他雄厚的画学理论和艺术功底。

《云石斋画谱》出版以后,他感到兰竹画法说明有些欠缺.尤其是竹子画法。为了弥補这问題,龚老在近几年一直孜孜不倦的探讨、研修竹子的画法。 近期撰著的《中国兰竹画法法研究》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點,在“近三百年墨竹延续概述”一文中谈到三点:第一,画竹,书法楷书功底要深厚,第二,要淡泊情怀,默默耕耘自已的亊业,第三,诗书画印为一体,显现中国画的美学价值,他说:这是前人画竹智慧的结晶。龚老阐述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何耶?指導了要突破画墨竹的方向,使中国画墨竹在继承变革延伸中不断发展。

先辈指出:“书法功力的深浅,最终影响画家的成就”。古人常言:看画先看书法,书法不过关,画就不用看了。龚老曾说过:“从中国绘画史来看,凡是传世的格韵超绝,览者神之的艺术瑰宝佳作,画幅的款识书法,绝大部分均是‘行楷书法’,因为要写好行楷书法,难度极高,必须楷书功底要过关,否則是很难写好的,因此,难度就很高了,当然艺术欣賞价值亦高,查阅中国绘画史,即可一目了然”。在龚心甫的著作中,关于中国画创新问题,他说:“中国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创出来的,首先要有淡泊明志,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甚至要甘于寂寞一辈子的思想。创立新风格的出现是“渐变”,而非“突变”,只有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磨礪,才有可能得到点點滴滴的收獲。深入自然、深入生活,仔細观察研究物态的细部结构,兼收各种艺术营养,才有可能找到新的表现手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