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骑手6年存100万,儿子成绩不好,陈光进:送外卖的也有大学生

无情的悦读 2024-12-07 21:12:43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寸土寸金的杭州,有个外卖小哥居然6年存下了100万!

陈光进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80后,靠着每天超过12小时的"卷命"运动,在同行中总能排在第一名。

可就在大家都为他点赞的时候,他对儿子学习成绩差的态度却让人直呼"反转"——"送外卖的也有大学生啊!"

这让人不禁好奇,在教育与奋斗的天平上,他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2015年对于陈光进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那时候外卖行业在杭州刚刚兴起,街头巷尾的配送骑手还不多见。

"要不试试看?"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陈光进心里琢磨着。

从一个"菜鸟"骑手到如今的"单王",陈光进用了整整六年时间。

凌晨的杭州街头,霓虹依旧闪烁陈光进却发现了商机。

"午夜12点后的单子,每单多赚2块钱呢!"他眼前一亮。

而这个时间段大多数骑手早已收工休息,竞争少得可怜。

于是当城市渐渐入睡时,陈光进却开启了他的"深夜食堂"模式。

"困了就在电动车上眯一会儿,休息十分钟就够了。"他笑着说。

这份拼劲儿让他在美团平台上总能名列前茅,就连老员工都自叹不如。

每天至少要赚够500块才肯收工,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算下来一个月下来至少能进账15000元,这收入在当时可不是盖的。

妻子陈小娟在超市当收银员,每月工资4000元。

这笔钱成了一家人的"生活费",而陈光进的收入则全部存进了银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间他的存款已经突破了100万大关。

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陈光进的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按理说这存款在杭州都够付个首付了,可陈光进却始终不为所动。

"贷款太吓人了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他摇摇头说。

妻子看他风里来雨里去的,提议开个小店面。

可这个提议却被他一口回绝:"送外卖多实在啊,每天收入都明明白白的。"

杭州的冬天又湿又冷,但陈光进却觉得,比起老家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这种生活简直不要太舒服。

"我现在一天赚的,比在老家种一个月地都多!"他感慨道。

街边熟悉的小店,他总爱在收工前去喝碗热汤。

"今天又是多少单啊?"店主笑着问。

"差几十块钱凑个整数就收工!"他总是这么回答。

一天12个小时风雨无阻,就是这样的执着让他在外卖江湖里混出了名堂。

就在陈光进送外卖的故事刷爆网络时,另一个名叫张俊成的人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1995年19岁的张俊成站在北大门口,穿着一身保安制服,望着来来往往的莘莘学子。

"能在北大当保安,我已经很知足了。"他常常这样想。

直到有一天几位外国游客想要参观校园,却因为语言不通被他拦在了门外。

看着游客失望而归的背影,张俊成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从那天起他的保安岗亭里多了一本英语书。

课间操时他会偷偷跟着学生们练习发音。

路过的北大教授看他好学,时常驻足指导两句。

渐渐地他与北大的教授们混熟了,东语系的章教授还常对他说:"人生需要精心规划啊!"

在教授们的鼓励下,张俊成报名参加了北大的辅导课程。

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次都提前10分钟和同事交接班,然后飞奔去教室。

"坐在最前排就感觉老师是在单独给我补课。"他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秋天他以超出录取分数线2分的成绩考上了北大法律系专科。

这个消息在校园里传开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个普普通通的保安,居然成了北大的学生!

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山西老家,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教育之路。

从教师到教育管理者,再到职业学校的校长,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故事竟在北大保安队伍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短短26年间在他的影响下,北大保安队伍中已经有超过500人考上了大学。

有些人甚至继续深造,成功考上了研究生。

看到这些结果张俊成总是说:"教育是一种灵魂唤醒另一种灵魂的过程。"

如今的他已经是山西省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

从保安到校长这一路走来,张俊成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他常常对学生们说:"站在北大的校门口,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

当张俊成的故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时,陈光进的观点却显得格格不入。

"读书?有什么用?送外卖的也有大学生啊!"面对儿子的成绩单,他丝毫不以为意。

妻子陈小娟却愁眉不展,总觉得丈夫这想法太过偏激。

"咱们现在有条件了,怎么着也得让孩子上个大学吧?"她小声劝说。

可陈光进却固执己见:"你看我,初中毕业照样月入过万,比那些大学生还赚得多呢!"

这样的观点让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看不下去了。

"你总不能让孩子也去送一辈子外卖吧?"老乡们纷纷劝说。

面对质疑陈光进反倒更坚定了:"只要肯吃苦,干什么不是干?"

看着丈夫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陈小娟心里泛起一阵心疼。

"要不咱们开个小店吧,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她提议道。

没想到这提议又被陈光进一口回绝:"做生意哪有送外卖来钱快?"

"现在账户里有一百万了,总该换个轻松点的工作了吧?"妻子继续劝说。

可在陈光进看来,这笔钱还远远不够在杭州安家。

"房子还没着落呢,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他摇摇头说。

每天看着丈夫顶着烈日寒风往返奔波,陈小娟心里既欣慰又心酸。

欣慰的是丈夫如此拼搏,心酸的是他对未来的规划似乎过于简单。

"你看人家张俊成,当年也是从最基层干起,现在孩子教育有出息了,自己也当上校长了。"她试图说服丈夫。

可陈光进只是笑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就喜欢这样干。"

这种固执让人既无奈又心疼。

在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不停地奔波、不停地赚钱,才能获得安全感。

陈光进与张俊成,两个同样出身普通的80后,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一个靠体力劳动在城市站稳脚跟,另一个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这个时代,到底什么才是奋斗的最优解?

说实话很难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

陈光进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他的努力值得尊重。

六年存下百万的成就,在当下社会已经远超许多人。

可是当我们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光靠体力劳动真的能走得更远吗?

放眼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更多的体力工作。

而张俊成选择的路,虽然当初走得辛苦,却为自己开启了更多可能。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改变了自己,还影响了一大批人。

这不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吗?它能让改变产生连锁反应。

其实在当代社会,体力劳动和知识储备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高学历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确实是一把能开启更多门的钥匙。

对于陈光进来说,也许现在的选择让他觉得踏实。

但对他的孩子而言,接受更好的教育,难道不是获得更多人生可能性的机会吗?

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固步自封。

所以啊在追梦的路上,与其纠结体力劳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

不如想想:我们能为下一代创造怎样更好的选择?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30
无情的悦读

无情的悦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