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璀璨多姿,熠熠生辉,前人经典作品令无数后人叹为观止,欲罢不能。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诗词爱好者和创作者,他们以写诗词为乐,有些诗词创作者喜欢写诗,有些诗词创作者爱好写词,这些都能陶冶情操,值得推广和赞扬。
曾有不止一位诗词爱好者问我,他们原先都只是写诗,现在要学着写词,先从那个词牌写比较合适?
本文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我们知道,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词牌众多,有两千多个,其中常见的词牌也有一百多个,例如菩萨蛮、蝶恋花、西江月、清平乐、采桑子、定风波、满江红、沁园春、江城子等等,每个词牌都有流传千古的佳作传世。
如果你是一位初学写词者,我建议你先从“一剪梅”这个词牌写起,因为这个词牌最容易上手,最容易写出相对优秀的作品。
为什么呢?
原因一是“一剪梅”这个词牌结构简单,一咏三叹,铿锵有力。“一剪梅”词牌可以理解成共4句,每句都是“七、四、四”结构,每句3个韵脚,4句的字数一样、结构一样、词意连贯,一气呵成。
因为“一剪梅”词牌四句结构一样,词意连贯,便于初学者遣词造句,避免了重复拖沓,词不达意等问题。
看看“一剪梅”的代表作之一,宋朝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婉转流畅,意境优美,四句写了四个连贯的场景,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生活,作者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次句写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第三句写出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东流,尾句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衬托思念之深、之不可排遣,该词流动婉转,打动人心,自然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初学写“一剪梅”,可以参照李清照这首词来写。
原因二是“一剪梅”这个词牌平仄容易掌握。写词和写格律诗一样,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平仄规则,这些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你所写的就不是这个词牌了。
“一剪梅”词牌的平仄很简单,四句中前7个字的平仄依次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相当于三、四句的平仄和一、二句重复,非常好记。
每句的后“四、四”结构的平仄更简单了,全是“仄仄平平”结构,非常容易记忆。
当然,“一剪梅”词牌的平仄也基本遵循格律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这极大地降低了平仄的难度。
原因三是学写“一剪梅”词牌有两首标准好词可作为模板,进行参照。我们学着写词,参照前人的经典作品是很好的方法,很多初学写词者都是这样做的。
学写一剪梅词牌,有两首经典作品可以参照,一首就是前面提到的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还有一首就是这首南宋蒋捷的《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我很喜欢,节奏感强,脍炙人口,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产生深深的共鸣。
初学词者可以参照这首词来写“一剪梅”,照葫芦画瓢,难度自然减小不少。
总之,如果初学写词,建议先写“一剪梅”这个词牌,即使写得不惊世骇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我初学写词就是先写的这首《一剪梅 卧松看云》:
朝看霞飞暮雨眠,阴又晴天,雨又晴天。
捧书酌酒卧松前,醒在青山,醉在青山。
一碗清粥半日闲,苦也心甘,累也心甘。
人生大道走中间,行亦安然,睡亦安然。
你觉得我这首原创词写得怎么样呢?你同意“一剪梅”是最容易上手的词牌吗?欢迎分享高见。
一剪梅 唯 蒋捷 唐寅 为首 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