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
国庆假期已过半 返程高峰即将到来 铁路、机场方面客运状况如何 一起来看 ↓↓↓长三角铁路加大 中短途方向运力投放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10月5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45万人次,各中短途方向客流较前一日增幅明显。
为此,长三角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大沪宁、沪杭、甬台温、杭黄、宁安等多个方向的运力投放,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今日, 长三角铁路除启用高峰线列车运行图外,计划增加开行旅客列车33列。
其中,加开去往 北京、武汉、南昌、郑州 等长途热门方向的旅客列车15列,加开 沪宁、沪杭、宁杭、杭长、甬台温、杭黄、宁安 等管内中短途方向旅客列车18列,同时对152列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编组,进一步提升运能。
记者了解到,国庆长假过半,随着天气晴好, 合肥前往省内黄山、芜湖、阜阳、六安等方向的短途客流呈现高峰 ,预计今日铁路合肥直属站发送旅客16万人次,铁路部门增开旅客列车12.5对,开行旅客列车总计271对,便利旅客出行。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
01
节日期间客流出行密集,出行途中, 请配合站车工作人员做好进出站测温、健康码核验等疫情防控工作 ,并全程佩戴口罩。
02
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有两个以上火车站,旅客出行前 务必对照行程单确认列车到发站名及发车时间 ,勿因跑错车站、未预留市内交通时间而耽误行程 。
国庆假期合肥新桥机场 客流量和航班运力 双超去年同期
合肥新桥机场发布信息,10月4日,机场出港旅客1.6万人次,平均客座率80%,今日持续高峰。
据初步统计,10月1日至4日,合肥新桥机场保障进出港旅客约 12.6万人 次 ,保障出港航班约 1100架次 ,航班的平均客座率为 76% 。

自3日开始,待运人数与去年同日相比增长2.5%,4日超过7.9%,旅客出港客座率上升到80%, 旅客错峰出行意愿十分明显,客流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南、西南和东南沿海城市 。 据安徽机场集团市场部负责人秦俊介绍,随着合肥新桥机场航班密度逐步加大,国庆假期客流量将超出去年同期,总量预计将达到28万左右。
文旅部再次提醒!
国庆中秋假期过半,文化和旅游部4日晚间发布出行提示, 再次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
国庆期间,车流密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
举家出行,安全第一
接下来的六张图
再给您提个醒!
一、警惕后方来车。在遭遇高速堵车需要停车或者缓慢行驶时,车辆应打开双闪灯提示后方来车。
二、忌走应急车道。应急车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是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民警执行紧急任务使用的专用通道。如果被占用了,事故发生后就会导致救援车辆进不去,从而错失抢救时机。
三、警惕车门被锁。高速上如果堵车很久,不少人就会熄火下车活动,此时车主一定要注意查看钥匙是否拿着。因为,有些汽车熄火后会自动锁车。
四、不要长时间熄火听音乐。长时间熄火听音乐则电瓶电量会耗光,最后导致启动困难。
五、警惕燃油耗尽。为了避免出现燃油耗尽的情况,车主在上高速前最好提前将汽车加满油。毕竟高速上如果遇到堵车,汽车长时间地走走停停,耗油量会很大。
一、在变更车道时遇到交叉口的话,要根据需要行驶的方向来选择车道,按交通标志的导向箭头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二、变更车道时,不允许长时间骑轧车道分界线、骑轧车道中心实线或者车道边缘实线。
三、强调在向左或向右变更时不宜太过缓慢,如果长距离压线行驶的话会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在五六十米的距离之间变车道最佳。
四、只能变更到相邻的车道,若有需要变到更远的车道,则先变更到相邻的车道并行驶一段后,再变更到另一条车道。
五、变更车道在遇到障碍时,要提前变道以防止强行变更车道时发生碰撞事故。
六、在变更车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运用后视镜,观察周围的情况,记得提前打灯,不要一打灯就打方向盘,这样子是很容易造成事故的。
一、山区行车,要对车辆的转向、制动、照明等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技术状况完好,并携带防雨、防滑、顶车等用具,了解气候变化,选择最佳行驶路线。
二、道路转弯对面不能通视时,要降低车速,多鸣喇叭,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反射镜。跟车行驶时,要加大纵向间距,时刻注意观察前车动态。
三、山区行驶,应根据坡道的陡缓和长度,选择合适档位,通常选用中低速档,加档时机稍推迟,减挡时机要提前,以保持车辆行驶惯性和发动机的足够动力。切记不要空挡滑行,不要在转弯过程中同时进行换挡操作。
四、会车时,靠山一侧的车辆应主动靠右,让对方车辆先行,双方互选路幅较宽、安全的地点交会。坡陡时禁止超车。
五、遇有山体易出现落石的路段,要提高警惕,观察悬石动态和地面有无散落石块,此路段险情随时可能发生,尤其风雨天气更要特别小心,不能停车,趁交通情况允许时,快速通过。
六、下坡行驶遇制动失灵时,首先要控制住方向,尽快逐级抢挂低挡,用发动机牵阻力降低车速后,均匀拉起手制动。如车辆再无法控制,为防止坠入山谷,可利用车身侧面刮擦山体等障碍物强制车辆降速和停止。
一、避免高危驾驶时间段,人往往有几个时间段是非常容易犯困的,比如下午2、3点左右的时候和晚上时间点,因为晚上光线黑暗加上灯光效果会导致人特别容易犯困,都是会引起疲劳驾驶的。
二、避免长时间驾驶,不管一个人的精力如何充沛,都不建议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一旦人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就应该立即停下来休息再驾驶或者和他人交换驾驶车辆。
三、避免不当驾驶,细节方面很多,比如驾驶坐姿、目视位置,尤其是坐姿,懒散的驾驶坐姿会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但是随着驾驶时间一长,人就会慢慢变得劳累,加上眼睛过于劳累,整个人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容易造成疲劳驾驶。
四、避免过度集中驾驶,专注做一件事往往会导致身体过于紧张,引发劳累,因此在驾驶的时候,可以做些其它的小动作,让身体保证运动的节奏,也可以按摩头部穴位,让身体保持放松。
一、触觉能力降低。由于酒精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饮酒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易失控,这时,驾驶人踩刹车已慢了1至2秒。而车辆时速60公里时,1秒可驶出16.67米;若时速100公里时,1秒则驶出27.78米,这种相差后果相当危险。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三、视觉能力变差。饮酒使驾驶人感觉能力降低,尤其色彩感觉和视觉能力降低。人获取外界信息有80%靠视觉,驾驶人对车内外感知也不例外。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酒后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五、身心易疲劳,注意力降低。酒精对脑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饮酒后会麻醉抑制人的中枢神经,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
为了您和家人,切勿饮酒驾驶!
分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您的安全,驾驶途中请不要接打电话、发微信。驾驶人如果一边开车一边使用手机、与车上人员交谈、思考问题、吃东西等,控制车辆的能力就会下降,响应突发事件的时间也会变长,视野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驾驶人要自觉减少干扰,克服分心驾驶,提升安全意识。
开车时不经意间的一个视线转移或短暂的思绪纷飞,很可能就引发一次事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请拒绝分心驾驶,做合格好司机,安全文明行车,恶劣天气驾车行驶更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慢”“稳”,注意文明“礼让”,遇有情况提前减速,切忌急转方向盘、急踩制动踏板。
开车玩手机失去的不仅是亲情,还有可能是生命。安全驾驶,开车请勿玩手机。
综合:合肥日报、 新华社、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审核:陈兆龙编辑:胡霈霖 校对: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