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因为前头嫂嫂,才厌恶如今嫂嫂的。我故意待邹姨娘好,是因为在我们来京城前,张家已和郑家在议亲了,因先皇过世才耽搁,相公原本要娶那张氏的……”
小沈氏一边哭,一边诉说着自己的“委屈”,然而听完这番话的盛明兰,气得直接破口大骂:“没良心!”
这一幕,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最让人破防的情节之一。小沈氏,一个看似无害、甚至有些娇憨的小女儿,却在命运的安排下,成为张氏一生悲剧的直接推手。
她抢了张氏的姻缘,享受着郑家千挑万选的“梦幻婆家”,却又在内心深处充满愧疚,如同一个做了贼却还要立贞节牌坊的人。
然而,观众真的能完全讨厌小沈氏吗?她到底是命运的宠儿,还是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的无知少女?她的幸运,究竟是她的福分,还是她的劫数?
小沈氏的“福运”:命好、运好,却德不配位
在盛老太太的世界观里,女人这一生靠三样东西:命、运和自己的奋斗。 小沈氏的命和运,简直可以用“开挂”来形容。
她的父母早逝,看似可怜,但她有一个护短的姐姐——皇后,有一个手握兵权的哥哥——沈国舅。
她什么都不用争,什么都不用想,便能在京城横着走。她的婚事,更是直接空降到了郑家——这个连公主们都羡慕的显贵人家。
她的婆家是什么样的呢?
郑家是名门世族,家风严谨,公婆宽厚,丈夫温和,嫂子更是京城贵妇圈里的楷模。
她虽然不懂京城的规矩,甚至经常被贵妇们嘲笑成“乡下丫头”,但每次她闹了笑话,总有人护着她,甚至连皇后姐姐都劝她惜福:“这样好的人家,这样清白严正的门风,是你哪辈子修来的。”
然而,这样的好运气,却被她自己一点点消耗殆尽。
从“福星”到“灾星”:命再好,也禁不起折腾
小沈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她没有自知之明。她得到了世上最好的婆家,却不懂得珍惜,反而仗着娘家的势力,处处作妖。
刚嫁入郑家,她就因为大嫂管着她,不让她胡来,便跑去皇后姐姐那里告状,想要借助皇家的力量来压制大嫂。结果郑家大夫人直接跪到婆婆面前,请求下堂,郑家上下震怒,场面一度闹得不可开交。
郑家是什么人家?名门望族,家风严正,最讲究一个“持家有道”。她这样胡闹,只会让人看轻她。可她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
她最荒唐的地方在于,她抢了张氏的姻缘,却又不愿承担这份抢来的福分。
她知道郑家原本是要娶张氏的,所以她对张氏的态度,一直充满着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她心里清楚自己“占了便宜”,另一方面,她又怕别人看出这一点,所以只能逢人便贬低张氏,仿佛这样就能掩盖自己内心的愧疚。
而当张氏在沈家被妾室欺压、难产早产的时候,她却一边享受着郑家的宠爱,一边怯懦地说:“每每想到嫂子过得不好,我便觉得如同做了贼一般,心里膈应得厉害。”
她膈应什么?她不过是害怕自己的好日子被别人戳破罢了。
命运的反噬:当她的好运消耗殆尽,她的女儿又该何去何从?
命运是公平的,过度消耗,终究会迎来反噬。
小沈氏在郑家胡闹了大半辈子,最后落得个难产的下场,生下一个女儿,恐怕再也无法生育。而郑家虽然厚道,但她的女儿却无法再拥有她这辈子的好运。
她开始疯狂地“四处相看女婿”,希望能为女儿找一个好归宿。她看上了盛明兰的儿子团哥,又盯上了张氏的儿子,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去讨好当年被她瞧不起的张氏。
但命运已经变了。
她的女儿,没有她的好运。她的女儿,没有皇后姐姐的庇护,也没有沈国舅的威势。她的女儿,甚至连她自己都教不好,如何能嫁入显赫人家?
曾经,她不屑一顾的张氏,如今却成了她最想巴结的人。可是张氏会同意吗?张氏的儿媳妇,怎么可能会轮到她的小沈氏的女儿?
“命好”并不是万能的,能力与福气并存,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
小沈氏的一生,是一个典型的“命运宠儿”如何一步步透支自己好运的故事。她拥有极佳的起点,却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最终只能看着自己的好运被一点点耗尽。
这让人想起剧中另一个女人——盛明兰。
盛明兰的起点并不算高,她是庶女,母亲早亡,家中无人疼爱。但她凭借智慧、隐忍和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人生巅峰,最终嫁入宁远侯府,成为顾廷烨的妻子。她的好运,是她自己拼出来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
所以,当小沈氏四处为女儿找婆家的时候,盛明兰只是淡淡一笑——她明白,命运是自己的,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在思考:命运真的能决定一切吗?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福气真的能长久吗?
小沈氏用自己的一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命好,不如活得明白;运好,不如懂得珍惜;靠命运得来的东西,终究还是会被命运收回去。
那么,你觉得呢?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命运宠儿”,最终却因为没有能力而失去一切?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