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峰​,桂林的“文脉”“龙脉”所在,也是四方百姓祈福的圣地

RALIN520 2023-05-04 16:48:33

世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城里城外的各大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可桂林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从秦设郡以来,这座古城积淀了几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现代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国万年智慧圣地。

从古至今广西历代状元均出于靖江王城。而靖江王城背靠独秀峰,经古代风水大师刘伯温研究测定,独秀峰乃龙脉与文脉聚集之地,曾走出2位皇帝、14位王爷、5位状元和585名进士,故而独秀峰被世人称为“桂林文脉地标”。

桂林的历史源远流长,1982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自汉代设始安县治所始有城池。唐为桂州治所,北宋时为静江军节度,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为广西行中书省(由湖北行中书省析置)省治,明清时均为省、府治所。桂林城在独秀峰前这片平坦之地上历经两千多年,衍进至今,历史文化与风景名胜交相辉映,“岭南名邑”可谓实至名归。

南朝年间,颜延之居官桂林,一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意为“都不如这个独秀峰,它高耸于城郭之间。”这也成为最早歌咏桂林山水的诗句,使独秀峰“嘉名之得,盖肇于此”;至唐宋两代,文人志士在此建孔庙、修学宫,兴学促教;元朝顺帝谪居山下,明代是靖江王府,清代是广西贡院,民国是广西省政府。这藏风纳韵之地又得誉潜龙之邸,因而声名远扬,被视为桂林的“文脉”、“龙脉”之所在。独秀峰即是桂林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这段桂林历史的书写者。

唐大历年间(767-779年),御史中丞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陇西公李昌巙,在独秀峰下创办了古代广西第一所府学,学校教育在唐代才正式出现在桂林。在李昌巙的劝导和影响下,桂林地方上的一些缙绅富豪,也纷纷捐资兴学,举办起公馆私塾,促进了桂林文教的发展。唐乾宁二年(895年),独秀峰下的府学培养出了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赵观文。自此,独秀峰名声大振。除了赵观文外,还出了曹唐、曹邺等进士。

宋代,桂林学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桂林府学迁到城东南隅(在今桂林市桂林中学校园内),但独秀峰仍是文教故地。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桂州知州孙览在唐代学府旧址建立“五咏堂”把颜延之的名作《五君咏》刻在堂内,使得 “游者忘归”。这一举措吸引了很多桂林学子前来独秀峰求学,甚至是外地学者亦常常率学生前来讲学、肄业。南宋嘉泰无年(1201年),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王正功宴请即将赴京赶考的举子,宴上题《□判府经略大中丞公宴贺之诗》,并镌刻在独秀峰读书岩口之上,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

清政府将靖江王府旧址改建为广西贡院,贡院就是秀才们参加乡试以考取举人的地方。康、雍、乾数朝,贡院得到不断的维修和扩建,成为清代中国五大贡院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贡院,广西贡院最具规模的时候,有考舍5500间,可供5500广西学子同时参加乡试 。独秀峰摩崖石刻中多处提到贡院及科举考试等内容,如在登山道旁的一块摩崖石刻上就有督学广西的大中丞李绂题“雍正乙已十月朔日,有事于贡院,遂登独秀山”的记载。

现在景区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学校建于1932年,时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1941年重建。1942年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直属中央教育部。1946年迁址南宁,1947年改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并迁回桂林。

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54年7月,广西师范学院暨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由将军桥迁入市内旧皇城办学,8月2日迁校工作结束。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随着独秀峰王城景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广西师范大学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的在5A级景区内办学的高校。

从古至今,从广西第一所府学到广西贡院再到现在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无不证明着文脉的生生不息和强大动力。由此历史可见,独秀峰的文脉不断传承发展,庇佑桂林历史文化的发展,当之无愧为桂林文脉地标,是桂林文化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1 阅读:16
RALIN520

RALIN520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为你分享好玩的地方,谢谢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