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放话:必须夺回土地,一草一木都不留

篮球姐扛把子 2025-04-10 20:22:32

这几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发表了有争议的言论,声称要夺回那所谓“被中国人掌控的土地”,进而引发了舆论的一片哗然。

万斯于公开演讲里指责中国公司,“大规模地、渗透性地”进入美国土地市场,甚至还暗示会威胁“国家的安全”。可依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来看,中国投资者所持有的美国农地,还不足总面积的1%,并且大多属于正常的商业投资。这种“凭空捏造”的指控跟19世纪末《排华法案》时期政客煽动排华情绪的手段简直一模一样——皆是通过制造恐慌来转移国内矛盾。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表明,在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土地里,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的占比,远远超过了中国。万斯有意模糊了数据的真相,而且将矛头精准对准了中国,这显然是为了迎合部分选民那种情绪化的诉求。正如美国媒体人约翰·史密斯所言:“这其实只是政客们在玩‘数字游戏’罢了他们只会用放大镜去看中国,不过却对盟友那庞大的投资视而不见。”

美国民粹主义再次兴起,政客们时常以“国家安全”作为借口而大做文章。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优先”这一策略并未取得成效,制造业回流的目标并未达成,通货膨胀持续上扬,失业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面对经济处于艰难的状况,部分政客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华人,凭借着模糊不清的指控来引发仇恨。

这种策略,看似转移了矛盾,实则把国家信誉给透支了。历史学家玛丽·琼斯指出,万斯的那些言论呀,与二战前纳粹将犹太人当作“替罪羊”的那一套,没什么两样:通过塑造出“外部威胁”,从而把内部治理的无能给掩盖了。而且更危险的是,如果说民粹主义裹挟着种族主义,这样社会的撕裂将会很难愈合。

反问:若真如万斯所言,中国“把控”美国土地,并且美国农场主依然主动把土地卖出,这难道不是典型的“恶人先喊冤”吗?美国建国之初,正是凭借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以实现扩张之目的,如今却转而指责别人,这般“双重准则”的逻辑实在荒诞。

在“中国威胁论”盛行的背景之下,万斯把商业行为给泛政治化了,本质上呢,是在操控选民的情绪,从而去换取选票。不过这种做法呀,严重地损害了美国作为“自由市场标杆”的形象而且也让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的营商环境产生了疑虑。

看个独家案例:2023年,美国一家农业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中国资本介入收购后,不仅注入资金,盘活企业,而且还保留了全部员工岗位。其实这样的共赢案例,在媒体炒作中完全消失,只剩下“中国控制土地”的片面叙事。

作为观察者,我们不禁要问,当政客为了选票而肆意地操弄民意之时,普通民众是否还能够保持理性?历史的教训犹在眼前,如果说放任民粹主义肆意地肆虐,这样终将反噬整个社会。美国需要的并非是“夺回土地”这般虚妄的口号,而是要有正视自身问题的那份勇气与智慧。

万斯的这番言论,暴露出美国政客内心深处的焦虑。当自身内部的问题难以解决之际,便向外去寻觅“敌人”这俨然成了一条便捷之路。这种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屡有出现:19世纪,美国遭遇经济萧条,进而催生了《排华法案》;德国在一战之后,经济陷入崩溃,从而致使纳粹得以掌权。

小众研究:社会学教授李明的最新研究显示,当国家经济增速低于2%时政客煽动种族对立的频率会显著上升。当前美国经济困境与民粹主义抬头,正是这一规律的现实印证。

“万斯副总统是不是忘了,美国立国之本就是移民没有早期欧洲移民‘夺回印第安人的土地,哪有今天的美国?”——美国网友讽刺留言

这种历史对比,把“土地主权”论调的虚伪性给戳破了。要是真依照万斯的逻辑来追溯历史的话,美国政府首先;应该归还被掠夺的印第安人土地。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似的霸道逻辑,恰恰暴露出一些政客的虚伪以及他们的短视。

从万斯那较为含混的指控,到媒体持续地热烈炒作,这场“土地争夺”的闹剧背后,实际上是政客与媒体相互勾连的“政治秀”。他们以夸大的修辞轻易就遮掩了经济治理的失利,还借着虚假的“爱国牌”暗暗获取选票。

某权威机构,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十年,美国土地交易当中,超过80%的海外买家,来自欧洲国家,但是舆论焦点,却始终对准中国。这种选择性叙事,恰恰是民粹主义滋生的温床。

反问:如果美国真担心“土地安全”,为何不先管管本国富豪垄断土地的现象?万斯的言论,不过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种族化的又一次拙劣表演。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孤立地存活。与其沉醉于营造“敌人”不如切实去处理国内的事宜。美国所需要的并非是那种“夺回土地”般虚张声势的举动,而是重新构建国际信任的实际行动。其实历史不会忘却那些以谎言编织陷阱的人,他们居然会自食其果。

0 阅读:0
篮球姐扛把子

篮球姐扛把子

笔锋犀利,言辞凿凿,观点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