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这个地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卢沟桥为什么叫卢沟桥而不是芦沟桥呢?
▎卢沟桥为什么叫卢沟桥?
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可以说全国闻名,但经常看到有些人把'卢沟桥'的'卢'字写成“芦苇”的芦,甚至有的书中,报纸上也这样写,这主要是不了解卢沟桥这个地名的来历,更不知道为什么必须是一竖一横,下面是个尸体的尸的“'卢”字,而不能是“芦苇”的“芦”字。并且,卢沟桥还有第三种写法,问题还是出现在卢字上,有人写的是带三点水的泸水的泸!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您看很多自媒体或是网络上搜索引擎,都分不清这个卢字,并且有的还说:“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前面的卢是对的,后面的芦,就写成了芦苇的芦。
卢沟桥,是现在的正确写法,见于元代所纂修的《辽史》、《金史》、《宋史》等正史,那芦苇的芦的那个“芦沟桥”呢,仅见于清代纂修的《明史》,而且,还是两种“卢”、“芦”字混用的,那在明代以后的各种文献中,也才有了不同的写法。可见,这是古人用词习惯不同,形成的不同词汇,并且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古人在写书撰文时,相同的字都会有多种不同的写法,被我们称为“别体”字或是“异体”字,同一个词而是用不同的字加以组合,更是常见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定论。不过,对于卢沟桥来说,如果对历史文献稍有研究,就会知道,这个卢字,只能是“'卢”字,而不能用芦苇的芦字。这样才是规范的写法。
在历代政府纂修的“正史”之中,对卢沟河有正式介绍的,始于明代纂修的《元史●河渠志》,其中专有“卢沟河”一条,记载为:“卢沟河,其源出于代地,名曰小黄河,以流浊故也。”正确的解释是,在元代的卢沟河,河水十分混浊,所以被称为“卢沟河”,而不是有些人所解释的河边有芦苇,或是住有“卢姓”人家。
在明人蒋一葵所著 《长安客话》一书中,对“卢沟”的解释是比较准确的。他指出:“盖桑干下流为浑河,浑河下流为卢沟,以其浊,故呼浑河。以其黑,故呼卢沟(燕人谓黑为卢),本一水也。”(见《长安客话》卷四《浑河》)据他的解释,“浊”就是“浑”,“卢”就是“黑”,浑河就是卢沟河。而且把“卢”当作“黑”乃是北京地区的方言。
其实,永定河是清代康熙年间才命名的,在古代叫㶟(léi)水,元、明以后,由于水质浑浊,也叫浑河或“小黄河”。它发源于山西省马邑县北的雷山,经太行山流入河北省。浑河的上游称桑干河,下游称卢沟河。显而易见,卢沟桥是因为这座桥在卢沟河上而得名的。《辞海》里对“卢”的解释为:黑色。故燕人谓黑为卢。正因为如此,卢沟河在历史上金朝时呼为黑水河。北京史地书籍《宸垣识略》中也说“卢沟河旧自宛平县东,经大兴县南,至东安、武清入白河,即桑干河故道也,亦谓黑水。水色最浊,其急如箭”。所以卢沟河是因河水呈黑色而得名的。
凡去过卢沟桥游玩的人,一定会看到矗立在桥头东侧的“卢沟晓月”碑亭中的石碑,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手笔,浑厚的四个遒劲大字,很远就能映入人们的眼帘。
“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自从乾隆皇帝题了碑就更加有了名,大壮卢沟桥的声色。那碑上用的是“卢”而不是芦苇的“芦”,想来他不仅欣赏卢沟桥幽美的月色,更理解“卢”字的含义。所以说,为乾隆皇帝为什么说自己的是十全老人,他的文化修养极高,这个卢字,他不会写错,就是因为他了解卢的意思,以及卢沟桥的地名来历。
▎卢沟桥上到底有多少头狮子?
提起卢沟桥,北京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的,原因大概有二:
一是卢沟桥是中国当今最著名的石拱桥之一,是北京及华北地区古桥规模最大的联拱石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这里建成了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其次应该归结为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北京有句歇后语是"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为什么数不清呢?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因为狮子的形状千姿百态,极富变化,母狮身上的子狮神出鬼没,没有一定的位置,令人眼花缭乱,所以,数狮子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漏掉。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根据卢沟桥为原型建造的
在明代的古籍《长安客话》和《帝都景物略》中提到卢沟桥石狮时,也曾有“数之辄不尽”或“数之辄隐其一”之说,可见数不清之说由来已久。
解放后,文物工作者对卢沟桥进行系统调查,查明全桥共有大小石狮498个,后来又修复了三个,所以,现在总数是501个,这样,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之说,从此成为历史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金明昌三年(1192)建成卢沟桥之初,桥上的石狮是否就是498个呢?
清查慎行《人海记》载卢沟桥石狮368只。与现存石狮相比为何如此悬殊?如果说望柱头上每柱一狮是其基本形制的话,那么全桥共有281根望柱,应该是281只石狮,加上华表与抱鼓的石狮合计为287只以上。从现存的金明清及清以后护栏及其雕饰中,我们发现造成石狮数目不准的根源出自大狮之上的小狮上。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护栏是桥梁最易毁坏的构件之一,因此更换的也多,石护栏不会一次全毁,而是逐步抽换的,在更换新的护栏时,石狮是否也有变化呢?从现场看,金代石狮上未发现有子狮的痕迹,而明护栏上的石狮,已然有子狮的出现。至于明以后的护栏石狮则更为热闹,子狮的数量较之明代只多不少。
关于这一点,历史记载中也能反映出来,元代《析津志》记载“上架石梁,有狮子栏楯”没有提到抱负小狮的细节。《马可.波罗游记》中也只是说“桥两旁皆有大理石栏,又有柱,狮腰承之,柱顶别有一狮此种石狮甚巨丽,雕刻甚精,每隔一步有一石柱,其状皆同”《金史》只是说‘令建石桥’更不详细,这是距金100多年时元代的记载,只有到了明代《长安客话》“左有石栏刻为石狮,凡一百状”《帝京景物略》‘石栏刻柱头,狮母乳,顾抱负赘’才稍稍看出一些大狮子上负抱子狮的痕迹来。
这些小狮子是否金元以后的产物,我们认为完全有这个可能,历史的发展有这样一规矩:简单----复杂----繁琐。在艺术上,由简单到复杂是个进步,由复杂到繁琐则是表面的进步,实际上的退步。石作雕刻艺术也是如此,本来金元时期用在建筑上的雕刻简单质朴,较少文饰,所谓质胜于文。明代及清早期则既保留了它质朴淳厚的古风,又在表现手法及雕凿水平上有所发挥发展,所谓文质相当,而到了清中晚期及民国时期则开始走下坡路,水平泛泛,斤斤计较于外形与装饰,作品显得失神繁缛,缺乏生气,徒有其表,所谓文胜于质。应该说卢沟桥石狮子的雕刻艺术正反映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金元时期的石狮应该是一柱一狮,到了明代才开始出现母抱子狮的现象,以后随之增多。由此我们认为康熙时成书的《人海记》所记石狮数368只,很可能是个接近准确的数字。虽然有时“辄隐其一”但在当时可能出入不会很大。而今天卢沟桥石狮的数目,只是“文胜于质”的繁琐结果。正是因为历朝历代不断地修葺,狮的数目不断的增加,才出现时数也数不清之说,所以,数清与数不清都应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