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前的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北京,一个冰冷刺骨的日子。
亿万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在医院的病床上,他那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终年78周岁。
总理一生无子嗣,邓颖超大姐当时也没在身边,陪在他身边最后时光的只有医务人员,和悲痛欲绝的工作人员。

周恩来总理,图源:资料图

天安门前送别总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图源:资料图
二十年后的一九九五年,记录片《百年恩来》摄制组在北京,采访了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天津的中学同学,已经一百岁高龄,而且完全失忆的管易文老人。

百岁老人管易文当年接受采访时影像,来源:资料图
管易文,原名关锡斌,广东人,先祖为清朝著名抗英将领关天培。
一九一九年九月二日,年轻的周恩来从北京返回天津,联合同学郭隆真,张若名,谌小岑等七位同学,成立了著名的“觉悟社”。

天津觉悟社遗址,来源:料图
其中,管易文为觉悟社最后一位健在的幸存者。
当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带领摄制组来到管易文老人的家中时,其实一百岁的管老已经卧床好几年了,而且已几乎完全失忆;甚至连天天围在他身边的家人也已经认不出来了。
于是,周秉德和摄制组就有些失望,以为这种情况下,想再采访当年他同总理的革命往事,肯定会得不到任何结果。
果不其然,当周秉德指着管老的家人问他认识吗的时候,管老一脸茫然,没有任何表示。
周秉德又指着墙上挂着的邓颖超油画,问他知道这是谁吗?管易文却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
当周秉德她们抱过一桢周总理的照片,并指着墙上管老二十年前手书的“音容宛在,永生难忘”的条幅,问他还记得吗?
此时,奇迹出现了!
只见管易文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然后非常清晰的眼含热泪,连喊三遍:
“音容宛在,永生难忘”!
1972年周恩来总理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来源:资料图
两个月后,百岁老人管易文安详去世。

来源:资料图
今天,是他老人家的祭日,让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记住这位一生为全国人民操劳的伟大总理一一周恩来。
(本文资料均出自相关文献,已开通全网维权,搬运必究)
顐萱●齐℡
无限怀念周总理。
用户14xxx40
永远的怀念!
坚持更可胜
永远怀念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