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轻吟
编辑 |林轻吟
前言
4月8日,排协发言人盖洋的发言,有三句话引起网友热议。
第一句“初期解决凝聚力问题,特别是老队员思想问题”
第二句“后期遭受严重畸形饭圈文化滋扰”
第三句“临近奥运会时主力阵容调整影响备战”
盖洋为何会说这三句话?真的如广大网友所说,他这是在甩锅朱婷吗?
排管发言人
4月8日晚上,排协召开工作会,出席的工作人员众多,台上却只有三位,一个是坐在正中间的排协中心主任赖亚文,另外两个是副主任盖洋和袁磊。
以往这种工作会议,大多不会引起外界关注,可这次却不一样,副主任盖洋的一番话,就像是点燃了舆论的引线,引起广大网友的剧烈讨论。
盖洋在对上一年度比赛周期进行总结时,给出了三段论,文章开头的那三句话就是他的主要内容,原文如下图。
这段话虽然全程没有指名道姓,可关注排球赛事,了解去年女排赛况的人,应该心中都有所体会。
盖洋这段稿子还没读完,弹幕马上就有人表示,就差报朱婷的身份证号了。
老队员思想有问题,队伍不团结,缺乏凝聚力,赛前改变阵容,这一字一句的深刻检讨,似乎并没有得到观众认同。
反而,部分网友直观感受到,这明摆着是在甩锅朱婷,很快,这一番受争议的言论上了热搜。
与此同时,4年前张然的那篇文章《中国女排为何兵败东瀛》,再次让众人想起。
现在的盖洋,当初的张然,历史仿佛重演了一般,或许盖洋和李然并无此意,但在部分球迷看来,确实如此。
更不敢想象,如果是朱婷本人看了这段发言,她会作何感想?当初她临近巴黎奥运下决心回归,是抱着怎样的想法?
朱婷回归
朱婷一直都是中国女排的实力代表之一,好像提到她,大家都会很安心,对比赛也会更放心。
但在巴黎奥运前夕,我们都知道,朱婷当时正效力于意大利的科内利亚诺队。
在这支队伍中,朱婷状态出色,她在赛场上带着队员们势如破竹,先后斩获意大利杯和世俱杯冠军。
她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却收获一大批意大利球迷,出席庆祝活动,她会被队友抛在空中,意大利网友更是毫不吝啬地称她为女王,足见朱婷在意大利的受欢迎程度。
自从东京奥运会后,朱婷暂别国家队,期间也未曾回国效力,但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朱婷却意外回归了。
据了解,朱婷本意是拒绝的,这也可以理解,一是她手腕上的伤,在欧洲打球,她也是为了方便给手腕治疗,二是多年不在队伍里,突然空降,也会给队伍带来不小的改变。
但朱婷以伤病为由拒绝后,国家队并未放弃,最终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朱婷还是官宣回归了。
有人说是恩师郎平在背后鼓励她回国,但这点难以得到证实,可在巴黎奥运赛场,我们的的确确是看到郎平。
在8强晋级赛观众席,郎平坐在看台上,赛后和朱婷对视那一刹那,很多人都历历在目。
朱婷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回归国家队的,这一点,她本人也在采访中有所表示,她说她回归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中国女排尽一份力。
可在中国女排止步奥运五强后,朱婷又迅速离开国家队,像是短暂的被借回来了一下,之后继续回到欧洲打球。
时隔大半年,盖洋突然在总结报告中,疑似甩锅,指向朱婷,颇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感觉,引发球迷强烈不满。
被甩锅的朱婷,还有可能在洛杉矶奥运回归吗?
洛杉矶奥运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会在美国举办,距今还有3年时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朱婷出生于1994年,去年参加巴黎奥运,她就已年满30岁,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时,朱婷将34岁。
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偏大的年龄,年龄带来的体能下滑,是她回归面临的一大挑战。
体力还只是一部分,朱婷手腕伤势一直是个棘手问题,手腕伤势对她的扣球、发球等技术动作都会产生影响。
再好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很难保证到2028年时,她的手腕能承受高强度的国家队比赛。
以上两点原因抛开不说,单说这一次盖洋的发言,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外界普遍认为矛头指向朱婷,朱婷心中不免会产生隔阂。
朱婷对排球的热爱,对国家队荣誉的渴望,是她回归的内在动力。
如果她在俱乐部赛事中依然能打出高光表现,证明自己还有实力为国家队做贡献。
排协诚恳沟通,为朱婷回归创造良好条件,那她回归国家队助力洛杉矶奥运会也并非不可能。
想让女排战斗力重回巅峰,可以通过提升联赛竞技水平,让国内球员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积累更多比赛经验。
注重青训体系建设,挖掘更多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为国家队培养后备力量。
推卸责任不可取,要的是一个改变的态度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