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烦恼都源自人际关系,自由的代价是被别人讨厌

猴面包的树 2024-11-07 09:56:59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看,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童年经历的产物,很多人逃不脱童年的阴影,这些“过去”决定我们的人生。这是错误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自卑和自负。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青年与哲学家的6个夜晚

有一位隐居在野外的哲学家,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有一位青年人被烦恼缠身,他认为:世界是矛盾丛生的一片混沌,幸福很难。

于是青年带着疑惑去拜访哲学家。他们每天晚上谈论一个话题。

第1夜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

青年: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工作、家庭或者社会责任,一切都是。

哲人: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

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常年在18度左右。但是,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而冬天饮用时就感觉温润。温度恒定在18度,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青年:我自幼就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我有很多性格原因,但这些都来自我的童年塑造,很难改变。你说,人可以改变吗?

哲人:当然,人可以改变。不仅如此,人还可以获得幸福。

青年:所有的人都不例外吗?

哲人:无一例外,而且是随时可以。

青年:你说人现在的行为不是童年导致,而是为了满足现在的目的?

哲人:是的。这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青年:什么是“目的论”?

哲人:比如日本有些青年在房间十几年闭门不出。他们是按照“目的”而采取这样的行动。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是我的主张。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2夜 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

青年:我回去想了想,但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比如,我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压,同学取笑,因此现在我也不喜欢自己。我的确有很多缺点。

哲人:是因为你有“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选择看不见自己的优点。

青年: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可能不想去喜欢自己?

哲人:因为不去喜欢自己对你而言是一种“善”。你现在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根本无法喜欢自己。而且你还说过“谁都不愿意跟我这种乖僻的人交往”吧?

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善”,也就是说“有好处”。这样你就可以以“别人也不会喜欢我”为借口,不涉入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以前的我,很自卑。

青年:你这么智慧,也自卑过吗?

哲人:因为我身高只有155。有一天我跟朋友说我因为身高而自卑,他却说,“长那么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轻松的本事啊。”

我恍然大悟,个头高矮不是一种客观事实,如果宇宙中只有我一个人,155是高还是矮呢?高和矮是主观臆断。但155的身高让别人对我放松警惕,也是一种优点。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但可以改变主观解释。其实,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里。

价值必须建立在共识上。比如1美元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共识。同样的道理,身高也不过是一种主观共识。

共识,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因为如果宇宙中只有我一人,1美元对我来说如同废纸。

青年:所以“一切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

哲人:是的。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也就是“追求优越性”。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还有一种心态叫“自卑情结”,我们要区分两者。

青年:“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区别是什么?

哲人:自卑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自卑情结指用自卑当做借口而逃避改变,变得消极。比如有人会说,“我因为没有A才得不到B,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借口,而不去做某事。”

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另外,自大也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比如,借助权力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中。或者沉迷于过去的荣光。这些称之为“优越情结”。

青年:你说人类有“追求优越性”的天性。指的是不断进步,高出别人一等吗?

哲人:不是。人生不是竞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有些自卑感不是来自和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较。

所有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青年:那你能摆脱一切竞争吗?

哲人:当然,我不追求地位、名誉,过着与世无争的人生。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就不可能摆脱烦恼。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胜者和败者。

青年:竞争中,会不知不觉把别人甚至整个世界看作“敌人”。站在竞争的角度,会把“别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

哲人:是的,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正确的观念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承认错误,也不代表你失败了。

青年:那别人攻击我,难道我要一味忍耐吗?

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步入了权力之争。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第3夜 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人际关系中有三个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也被称为人生课题。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门槛最低。爱的课题最难。

青年:我没有太多朋友。

哲人:朋友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青年:那爱的课题是什么?

哲人:爱包含恋爱关系,亲子关系等。

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你的目的是“离开对方”。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青年:可是我觉得父母的爱对我是一种束缚。我的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父母觉得这样的工作没有前途。

哲人:你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对吗?

青年:虽然我也有反抗,但实际上还是期待他们认可。

哲人: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包括父母的认可。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青年:答案很简单。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哲人:这是一种赏罚教育的结果。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青年:那我应该怎样活呢?

哲人: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青年:你是说连家人也要划清界限?

哲人:正是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有必要去“课题分离”。

青年:如果我不做某件事,父母激烈的反对,断绝亲子关系,这样也可以吗?无论让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吗?

哲人:没有关系。因为你不满足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伤心,这是他们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这样感觉毫无人性。有亲情的羁绊,这是很难做到的。

哲人:羁绊的本质是“回报“思想。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青年:所以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地活着吗?

哲人: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青年:那么,孩子可以不顾父母的意愿任性地生活吗?

哲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自由,就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第4夜 活着就是价值

青年:上次你说的话题,我想了想,还是不能接受。这不就陷入了“我是我、你是你”的孤立境地。也就是我不干涉你,你也别干涉我,彼此都任性地活着。

哲人: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青年:怎么又反过来说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哲人:上次说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但它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青年:共同体?指的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公司的同事,集体之类的?

哲人:不止如此,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更大的共同体。要了解世界之大。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人们只有体会“我对共同体有用”时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但如果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比如公司,那离开公司后,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其实,整个世界、宇宙是更大的共同体。

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评价价值,要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人只要活着就对别人有用,仅仅从活着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第5夜 接纳自我,信任他人

哲人:过多的自我意识,会束缚自己。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青年:自我接纳,是指积极地肯定自己吗?

哲人:不是。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青年:“他者信赖”是什么意思?

哲人: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青年: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会遭遇背叛。

哲人: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不是视他人为敌,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青年:那“他者贡献”是什么?

哲人: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青年:如果贡献是为了他人,那势必有自我牺牲。

哲人:“他者贡献“并不是要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那也是一种伪善。

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青年:可是我感觉自己没有用,是个很普通的人。

哲人:人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不等于无能,我们没必要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第6夜 人生没有必要深刻

青年: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只要达到什么远大的目标吗?

哲人: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

就像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青年:可是我现在没有任何清晰的目标,不知道要往哪里走。

哲人: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是认真但不深刻。

青年:你的意思是,人生是简单的?

哲人:是的。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你还有我,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青年: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哲人: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而且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青年:但我现在还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个时候该做些什么呢?做什么才不是“走错路”和“迷失”呢?

哲人:你看天上那颗星。

青年:看到了。

哲人:迷路的人只要看着那颗星,无论你走的哪一条路,都没有大问题。

青年:那颗星是什么?

哲人:“他者贡献”。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青年:可是,接受你的理论的人很少。即使我这样做,别人也不会这样做。世界不会照我们想要的去运行。

哲人:当然。但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