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1914—1916》:黑暗时代一份灼热的思想记录|新书

新黄河 2024-09-01 09:20:47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依据玛乔丽·佩洛夫所编的2022年德英双语版本译出,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战时私人笔记的首个中文单行本。

维特根斯坦令人着迷,你很难确定这是因为他的哲学,还是因为他这个人。他古怪,癫狂,偏执,神秘,矛盾,深刻,热烈,强势。这一切为他营造出一种天才的光环,如魔法师般吸引着他周围的人,也难怪后来的追随者们像虔诚的教徒一样,把他奉为神一样的人物,尽管她/他们怀疑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哲学。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活到底有何关系?它们在何种程度上相互关联?在这一本《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对于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结束句,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哲学名言,最早出现于他1916年7月7日的私人加密笔记中。

1914年8月7日,一战爆发没几天,维特根斯坦以志愿兵的身份入伍。两天后,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用他那潦草的大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从1914年9月份起,他开始在日常笔记的旁边记录下自己的逻辑和哲学思考,亦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逻辑哲学论》的雏形。通过三本幸存下来的笔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生活蒙太奇般生动地交织在了一起。

从第一本笔记的第19页开始,维特根斯坦便刻意将自己的笔记分成了两部分:左手页是他用密语记录下来的个人感受与日常,右手页则是他用正常文字写下的哲学思考。笔记右手页未加密内容早已被出版发行,并成为阐释《逻辑哲学论》的关键。但左手页上的加密笔记却迟迟未正式出版,尽管它们早已被解密、转录,并被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作者们大量引用过。私人加密笔记的出版历史充满波折,所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佩洛夫是英美学界以人文视角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她的翻译和研究都立足于对维特根斯坦整体哲学的深入理解。佩洛夫依据挪威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公开的版本,试图还原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与哲学笔记的互补关系,是对维特根斯坦这一重要阶段内心感受和思想活动的重新审视。

中译者刘楠楠通晓德语、英语,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忠实译介,为中文读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维特根斯坦文本。

“最隐晦的灵魂”和“最明晰的逻辑”,均隐藏在这部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里。通过私人笔记这种原始资料,这本书直观呈现维特根斯坦个人生活与哲学思考之间的关联,既能被维特根斯坦业余爱好者接受,同时又适合专业学生和学者阅读。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隐藏在《逻辑哲学论》字里行间的那个人,甚至能够听到背景中的隆隆炮声,读者可在此书中寻找《逻辑哲学论》的灵感来源,寻找青年维特根斯坦最真实的身影。本书真实呈现了一个人在黑暗年代的灵魂之旅,在生死的边缘探寻语言和德性的界限,将美学、文化价值关怀和哲学深度融为一体,值得反复阅读。

记者:钱欢青 编辑:钱欢青 校对:汤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