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倒计时:专家揭示四大趋势,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鹏程万理 2024-09-13 15:56:53

9月1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正式提交了关于逐步推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草案,引发广泛关注。专家们指出,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应对当前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加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口结构变化与退休年龄调整之间的关联,相关专家接受了“新华视点”记者的采访。

趋势一:寿命延长,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随着我国进入长寿时代,居民的平均寿命显著增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8.6岁,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80岁。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随着寿命的延长,退休后的时间也随之增加。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指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设定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随着寿命的显著延长,调整退休年龄成为必要的社会改革措施之一。

趋势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我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也在持续提升。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8年增长至2023年的11.05年,新生代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则已超过14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随着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延长,他们进入职场的时间也相应推迟,但退休年龄未随之调整,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郑秉文认为,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能够释放更多的人才红利,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经济贡献。

趋势三: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30%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数据显示,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1.1%。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30%。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尽管延迟退休不能完全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能够提高劳动参与率,让更多有意愿的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原新补充道,随着时间推移,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劳动者将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延迟退休有助于发挥这部分群体的潜在价值。

趋势四:劳动力总量减少,劳动年龄人口为8.6亿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起逐年减少,2023年底的劳动年龄人口约为8.6亿,占总人口的61.3%。尽管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仍然庞大,但其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青年劳动者比例下降,而大龄劳动者的比例逐渐上升。赵忠认为,延迟退休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压力,促进愿意继续工作的老年劳动者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 阅读:34

鹏程万理

简介:跟新各类时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