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在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申春玲的女孩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这篇文章,将带你走进她不平凡的人生,感受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
在一个不太宽裕的时期,有个瘦弱的小女孩申春玲,13岁,她默默承担了家里的重活。她短暂的一生,写下了让人心酸的故事。她虽然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家人的爱和未来的梦想。她用还很单薄的双肩,支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但最终还是被命运无情地击垮了。她的经历,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也应当深思。
1982年,申春玲在山东菏泽一个寻常人家降生。可不幸的是,她很早就遭遇了不幸。
父亲离世让家里更加贫困。母亲带着小女孩搬到济宁,再婚嫁给木匠申树平。申树平也是不幸的人,妻子去世后自己拉扯四个儿子。
刚搬到这个新家里,申春玲心里挺紧张。但继父他们家人的好和热情,让她不再害怕。
爷爷和奶奶都很温柔,四个哥哥也很照顾她,不因为她是个女孩就不喜欢她。在这个新的家里,她重新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大家都喜欢叫她“小铃铛”。
申树平的手艺在乡里出了名,他工作勤奋,靠双手养家,还一直供孩子们念书。他相信学习能改变命运,想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摆脱农村生活,过上更好的日子。当他听说春玲没读过书,立刻决定让她去上学。
春玲很珍惜能上学的机会。她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校里她非常努力。虽然开始得晚,但她很勤奋,成绩进步很快,第一次期末考试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让她继父很欣慰和自豪,总是对人夸奖女儿聪明。
然而,好运没持续多久,不幸又找上门。1995年,申树平为了多赚点钱,接了一个建筑队的工作。
在三层楼施工时,他不幸从高处摔下,成了瘫痪,不能再工作。这个家庭本就生活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家里有十几个口子,没了主要的经济支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遇到意外情况,四个儿子想辍学去工作帮忙家庭。但申树平不同意这样做。
他明白,唯有读书能改写命运,他不愿看孩子们的前程就此中断。正当全家人陷入困境时,13岁的春玲挺身而出。她说:“我明天不去了,会留在家里照顾爸爸,哥哥们你们安心去上学吧。”
春玲的成熟和责任让继父和哥哥们十分感动,继父更是泪流满面,带着哽咽说:“是爹对不起你……”从那天开始,春玲那未成年的肩膀承担起了家的重担。每天清晨,她就早早起床,为家人做早餐,照顾瘫痪的继父,同时还要料理繁重的家务。她那瘦弱的身影在屋内来回忙碌,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疼。
然而,挑战还没结束。一天清晨,春玲照旧准备早餐,却惊奇地发现母亲和弟弟都不见了。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几件衣服和少许钱。母亲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悄悄离开了,把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留给了我们。
母亲走了,春玲心里没有怨恨,也不流泪。她只是静静承受了这残酷的真相。
她明白这个家现在最需要她。她不能沉溺于悲伤,得坚强地继续生活,为了继父,为了哥哥们。
不久,继父病情加重。春玲得知县城有一所医院医术精湛,便决定带继父前往就医。
家境贫寒,春玲无力承担车费,便借来一辆板车,自己推着瘫痪的继父走上80公里远的求医之旅。她身体娇小,板车却沉重,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两天两夜,她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最终抵达了治疗地。
在医院,春玲细心照顾继父,给他倒茶、擦身。继父在春玲的照顾下,病情慢慢变好,能拄拐杖走路了。但继父还是不能工作,家里经济还是很紧张。
春玲想要提高家境,开始想办法挣钱。她听别人说种棉花能赚很多,于是开始试种棉花。
不过,由于没经验,棉苗招来了虫害。为了救棉苗,她背起沉甸甸的农药桶,冒烈日到地里喷农药。
春玲个子不高,农药喷洒时被风吹散,她不幸中毒晕倒在地。多亏路过的村民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祸。
那年,二哥面临高考。春玲告诉他:“二哥,你只管努力学习,家里我来照顾,你一定要考得很好!”二哥明白妹妹的辛劳,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不辜负妹妹的期待。最后,二哥凭借出色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
春玲收到录取通知,比哥哥还高兴。她拿着通知书,开心地跳来跳去,就像自己考上了大学。可大学学费要3000元,对家里来说,那可是一大笔钱。
春玲为了帮二哥凑学费,听别人说卖血能快速挣钱,就偷偷去了血站。可是她年纪小,身体弱,血站的人不让她卖。但她没放弃,又去了一次,这次她骗了年龄,最后还是把血卖了。
然而,春玲卖血得到的400元,不够付学费。于是,三天后她又一次去了血站。
工作人员认出她后,没答应她。春玲急得快哭了,她对工作人员说了家里的难处和急需钱的原因。工作人员听了她的话后,深受感动,最后同意给她抽血,还额外给了她几百元帮助。
回家后,春玲给了继父一千多块钱,没提卖血的事。可两张血站的单据从她包里掉出来,继父和哥哥们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他们很震惊、感动,同时也非常心疼这个没有血缘的妹妹。继父对几个儿子说:“若没有你们的妹妹,你们现在就不会这样。你们要努力学习,将来要好好报答小玲!”
一年后,四哥跟春玲说他想考军事学院。春玲还是像以前一样,全力支持哥哥们读书。为了给四哥买学习材料,她又去卖血了。但这次,她就没再回来。
春玲身体不好,走着去邮局给四哥寄钱。走着走着,她神思不集中,被一辆快车撞了,立刻就不行了。听说她最后一刻还抓着那笔寄给四哥的钱。
这个消息让人难过,继父非常伤心,晕过去了。三个哥哥从远方急忙回来,给妹妹穿上丧服,哭得很伤心。村里的很多人也自发地来给这位善良、有责任心、命运不济的姑娘送行。
申春玲,十五岁的小姑娘,用她短促的一生,展示了责任和爱的意义。她理应拥有快乐的童年,却早早地担负起了生活的压力。
她牺牲自己,为家人铺路,却不幸被命运击倒。她的经历让人难过,也让人深思。在这么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更留心那些在困境中的孩子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援手,防止他们再经历申春玲那样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