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领命赴溧水,新四军勇担重任

壹史点料 2025-01-20 19:06:23

1938年夏,苏南大地战火纷飞。新四军刚在韦岗伏击战中一战成名,却迎来更艰难的任务。项英一声令下,粟裕即将率队奔赴溧水,而陈毅却出人意料地穿上了一套缴获的日军军服,在队伍前踱步。他的沉默中藏着深意:胜利不过是开始,更艰险的征程已在前方等待。

新四军的诞生与挑战

1937年10月,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中央迅速派遣了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指挥员进入部队,叶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陈毅担任副书记。

随后于1938年1月迁驻江西南昌,开始全面筹备敌后抗战的部署。毛主席特别强调,新四军应以江苏茅山为核心,在苏南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部队影响力。

1938年,新四军接到党中央的命令,全面向苏南、皖南等敌后地区挺进。

当时,苏南地区正处于日军的严密控制之下,大量村庄被烧毁,民众流离失所。江南民众长期笼罩在日军暴行的阴影中,对抗战前景极为悲观。

敌后斗争的复杂性不仅来自日军,还来自内部的矛盾和分裂。在许多国民党军队眼中,新四军并不是“盟友”,而是“竞争者”。

国民党地方军阀如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等人,不仅对新四军冷嘲热讽,还时常暗中使绊。

顾祝同要求新四军拆除南京至镇江间铁路的某段铁轨,意图借此策略使新四军陷入险境,而他则打算置身事外,坐观双方争斗。

1938年初,毛主席命令新四军组建“先遣支队”,先行挺进敌后,陈毅和粟裕带领这支队伍,以茅山山脉为据点,建立根据地。

1938年,陈毅下令每名士兵必须严格遵守“八项注意”,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尤为突出。正是这份自律,让新四军逐步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也逐渐树立起铁军的声誉。

溧水任务:雨夜行军与村庄小事

1938年的苏南,梅雨绵延不绝,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新四军先遣支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破坏南京至镇江间的铁路,以切断日军在苏南的交通补给线。

粟裕带领着部队,顶着滂沱大雨向目标区域挺进。

队伍中多数士兵没有雨具,许多人只能用树叶或随身的布片勉强遮雨,衣服很快就被雨水打湿,鞋子也陷入了泥泞中。

行至国民党七十六师防区时,粟裕派出联络员交涉通行事宜,却遭到了国民党地方军队的百般刁难:“没有上级的指令,新四军不能过境。”

见状,粟裕带领部队绕开七十六师的防区,从山间小道艰难穿过。雨水顺着士兵们的脸颊流下,鞋袜被泥水浸透,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绕过七十六师的防区后,粟裕的队伍行至溧水东部的小村王村时,雨势愈加猛烈,四周黑暗笼罩,队伍无法再继续前进。此时,粟裕决定让部队临时驻扎于村中避雨。

“老乡,我们是新四军,抗日的队伍,请开开门。”门外的声音低沉且礼貌,但陈德仍不敢轻信。他吹灭了油灯,警觉地站在门后侧耳倾听。

门外,粟裕与十余名士兵正冒雨等候。他没有选择硬闯,而是耐心地再一次敲门,并轻声说道:“老乡,我们是来打鬼子的,请放心,不会伤害你们。”

他透过门缝小心观察,发现门外站着的是一群湿透了的士兵,他们衣着简朴,没有半点凶神恶煞的模样,陈德鼓起勇气打开了门。

“老乡,今晚打扰了,我们要在你家借宿一晚,实在抱歉。”粟裕一进门便客气地说道。

他的话让陈德一家放下心来,随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将新四军迎进村里,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庇护。

第二天清晨,村民陈德的妻子突然发现家里的一只洗脸盆不见了。这只盆是她家唯一的洗漱工具,虽然不值钱,但对于生活拮据的他们来说却非常重要。

陈德的妻子心怀畏惧,私下里向丈夫透露了此事。陈德听后心中顿时一揪,但念及新四军乃是抗击日寇的队伍,他不敢贸然盘问。

消息传到了粟裕耳中。他立即召集住在陈德家的士兵集合训话:“新四军是有纪律的队伍,我们的铁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谁动了村里的东西,现在就站出来承认。”士兵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认领。

粟裕脸色凝重,但他没有选择冤枉任何人,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亲自交到陈德手里,严肃地说道:“既然东西是在我们住的时候丢的,那我们有责任赔偿。请你一定收下。”

陈德一家被粟裕的举动深深感动了,陈德的妻子甚至哽咽着说:“粟司令,我们相信你们,盆丢了没关系,我们不收钱!”

然而,粟裕坚持将银元塞给陈德,并对全体村民郑重承诺:“我们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绝不会给老百姓添麻烦。如果有人破坏纪律,我第一个不饶!”

最终,陈德夫妇拗不过粟裕,收下了银元。

两日后,陈德一家人在一堆杂物中发现了那只之前“失踪”的盆。原来,这只是个误会。但粟裕赔盆的故事却迅速在王村和附近村庄传开了。

村民们纷纷感慨:“这些抗日的队伍真是跟其他军队不一样!盆没丢,钱倒是多赔了一块银元!”此后,粟裕赔盆的故事被当地百姓口口相传,成为新四军铁军纪律的生动写照。

韦岗伏击:一次失败中的胜利

韦岗伏击战的起因,源于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的一纸命令。

顾祝同命令新四军拆除镇江至南京之间铁路的一段铁轨,目的是切断日军的交通补给线路。

粟裕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部署。他率领部队秘密潜入铁路附近,准备在下蜀一带对铁路进行破坏。

因为炸药供应不足,士兵们不得不采取手工方式拆除铁轨。然而,就在铁轨被破坏后不到一小时,日军迅速反应,抵达现场并将损毁的线路修复完毕。

陈毅深知,如果新四军无法完成任务,将不仅丧失威信,更可能失去在苏南立足的机会。他果断派出侦察员,向粟裕传递了新的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寻找战机,一击歼敌,打出新四军的威名!”

粟裕选定了韦岗这个山势起伏、地形复杂的区域作为伏击地点,并设计了一场以小股部队吸引敌军、主力部队埋伏歼敌的战术。

他观察到韦岗周围山林密布,铁路和公路交汇于此,日军经常以小车队的形式运输物资,且防备较为松散。

如果能抓住机会打掉敌军的运输线,不仅能遏制日军的物资供给,还能极大鼓舞士气。粟裕反复演练伏击计划,要求每一个战士都熟悉战术要点,力求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粟裕还故意散布假情报,迷惑敌人。他命令小分队假装沿铁路两侧活动,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制造新四军在广泛区域活动的假象,实际上却悄悄将主力埋伏在韦岗周围的山林里。

6月15日清晨,韦岗伏击战正式打响。粟裕早早布置好伏击阵地,耐心等待日军的出现。

上午九点左右,日军的运输车队果然驶入伏击圈。这是一支由17辆汽车组成的物资运输队,车上载满了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补给。押送车队的是一支约百人的日军护卫队,配备有轻重机枪,甚至还有一辆坦克殿后。

当车队进入伏击圈中央时,粟裕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林中的新四军战士齐齐开火。山间顿时枪声四起,日军措手不及,车队的前后车辆被炸毁在狭窄的山路上,堵住了整个运输线。

日军试图用坦克突围,但粟裕早有准备。他命令战士们用缴获的反坦克武器精准射击,几轮攻击后,坦克冒着浓烟瘫痪在路中央。

随着坦克的失效,日军的士气迅速崩溃。一些敌军试图逃入山林,却被早已埋伏在后路的战士们截杀。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新四军便彻底歼灭了这支车队。

然而,日军的增援部队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甚至出动了三架飞机进行轰炸。粟裕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撤离。

战斗结束后,粟裕派出侦察兵收集战果:新四军不仅缴获了步枪、手枪、军旗、军刀等战利品,还获得了日军车上携带的大量物资,包括粮食、弹药和近万元的日钞。最重要的是,这场战斗中,新四军无一人伤亡,堪称一次完美的伏击。

当战士们抬着两箱战利品凯旋而归时,陈毅闻讯赶来迎接。他激动地握住粟裕的手,连连称赞:“打得好!打得漂亮!”

陈毅随即挥笔写下了一首七绝,表达自己对这场战斗的赞赏:“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这首诗后来正式发表,但在当时,新四军的战士们听到这首诗时,无不欢欣鼓舞,士气高涨。

韦岗伏击战的胜利让新四军真正打出了威名,也向百姓和敌人证明了,这支“草鞋部队”绝不仅仅是“传说”,而是一支敢打、能打的铁军。

陈毅穿军服:胜利后的警醒

作为副军长的陈毅,与粟裕既是上下级,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韦岗伏击战的胜利,让陈毅更加坚信粟裕的指挥才能,但他也深知,粟裕将面对的任务远比伏击战更加复杂。

溧水的日军势力庞大,地方情况复杂,而新四军的资源却依然匮乏,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完成任务,如何继续守住纪律、树立威信,是粟裕和他的部队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粟裕整队准备出发时,陈毅没有多余的嘱咐,也没有明确的指令,他穿上缴获的日军军服,带着庄重的表情,在队伍前来回踱步。这套军服沾满了火药的气息,也沾染了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但在陈毅眼中,它同样是一种提醒:日军的威胁仍未远去,这场战争尚未结束,甚至连抗战的曙光都还未出现。

1938年的韦岗伏击战,让新四军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也在抗战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然而,陈毅穿上缴获的日军军服,用无言的方式提醒部队,抗战远未结束,敌人的威胁始终存在。

他的举动,不仅是对胜利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份沉默的警醒,成为新四军队伍精神的延续,也为他们在溧水乃至更广阔的敌后战场上的胜利埋下了伏笔。这一幕,注定成为新四军历史上令人难忘的瞬间。

0 阅读:10
壹史点料

壹史点料

壹史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