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窗帘之约”何以温暖人心

长城网 2025-04-01 17:40:43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任冠青

每天早上,老人拉开窗帘,代表安全起床;每天晚上,老人拉上窗帘,表示全天平安。最近,全国多地“窗帘之约”引发关注。

所谓“窗帘之约”,其实是社区志愿者、网格员们同高龄独居老人的一场约定:他们在这些老人家中安装特别的窗帘,志愿者会通过每日巡检确保老人安全,一旦窗帘出现异常就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询问。小小一片窗帘,构建起了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搭建起了守护独居老人的安全网。

老人展示家中的“窗帘之约”。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人。而且,人口老龄化还同时叠加人口负增长、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趋势特征,高龄失能老年人、空巢老年人规模和占比增大。当老人身边缺少家人照顾和看护,一旦出现不慎跌倒、突发疾病等紧急状况,就很容易错过救护的黄金时间,造成事态恶化。如何在无事不扰的前提下,精准掌握老人的安全状况,及时响应他们的紧急需求,考验着基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能力。

“窗帘之约”作为一项创新服务举措,既传递了社区对独居老人的持久关心,也保持了适度介入的“边界感”。在此基础上,一些社区还基于不同老人的具体状况,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窗帘之约”。

比如,在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志愿者针对家住高层老人的特殊需求,推出了监控和呼叫器等“云陪伴”。还有一些地方利用智能电表捕捉数据,识别老人的生活异常,或是探索构建独居老人居家状态识别模型,及时预警老人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窗帘之约”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为技术赋予了人性化温度,营造了敬老助老的社区氛围。

未来,这些探索和创新还可以持续推进,从而“打开”社区助老的更多可能。例如,针对老人子女在外地的情况,可以加强社区同其子女的日常沟通。一旦老人出现紧急状况,或是子女发现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就能够同社区及时联动,减少风险隐患。而对于独居的孤寡老人,则可以通过志愿者结对帮扶等方式,对老人状况有更精准的掌握。此外,通过观察老人用水、用电的非常态情况,引入数据模型研判机制等,也有助于及时识别预警。

当然,解决养老问题不仅是社区的事,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和努力。在人口流动性加强的大背景下,子女和父母分居两地的情况并不少见。鼓励用人单位进一步贯彻落实父母护理假制度,让父母需要时,子女有时间和精力陪在身边、发挥家庭代际支持的作用,是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重要保证。

同时,独居老人不仅有安全保障的需求,也会有餐饮需求、就医需求、社交需求等。对此,社区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探索设立长者食堂、社区养老院,组织有关智能手机应用、养生科普等不同主题的社区课堂等,满足老年人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丰富其日常生活样态。

每个人都会老去,养老也是家家户户都要直面的问题。对社区而言,通过“窗帘之约”等创新举措,不断构筑维护老人尊严、呵护老人安全的有效机制,有利于解决令无数家庭“挂心”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基层治理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生动呈现。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忠会诗书印文

忠会诗书印文

2
2025-04-02 12:49

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减轻独居老人的生活负担,让子女无后顾之忧,实为人性化之举。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