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触碰历史——走进幼儿园中的博物馆!

大正幼儿园设计 2023-12-01 09:23:56

华夏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繁华灿烂。博物馆则像一列神奇的火车,带领着我们拨开时间迷雾,捡拾遗落的记忆和精神。

今年,深圳市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就迎来了一座小小博物馆。在这个古今共存、新旧融合的空间里,孩子们将领略深圳不同时代的风貌、变迁和发展。

1、以仿古建筑,传递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青砖黛瓦、亭台楼阁,中国古建筑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凝结,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在幼儿园的博物馆中,我们就用仿古设计再现了古代建筑的特色。博物馆的入口仿照古代庭院、庙宇等设计了一个双坡门廊,门廊四面无遮挡,象征人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吉祥的寓意。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称分布的精巧屋檐,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四合院有3000多年历史,分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等。我们在博物馆中参照的就是“口”字形一进院落。

古代建筑设计中最忌后墙,不宜开中门,担心打破四合院“藏风聚气”的格局。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也遵照了这个规律,把后门设计在右侧角落,避开了前后贯通的局面。

除了布局上的仿古,建筑的瓦片、纹样等也参照了传统建筑装饰,以此打造古朴氛围,凸显中华建筑文化的悠远历史。通过博物馆这些浓缩的古建筑布局,幼儿园的孩子们将深刻感受到东方美学的魅力。

2、从衣食住行中,捕捉古代先民的生活艺术

“一自湖中上钓矶,一竿一笠一蓑衣。瓦壶倾酒山歌罢,荷叶包鱼晚饭归。”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更多的历史蕴藏在先民的一餐一饭、一举一动当中。博物馆中就真实地还原了古代岭南人民的生活习俗。

打糍粑,是南方地区流传上千年的习俗。它的过程具有浓郁的乡村风味:先把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然后用一根大木棒反复用力夯,直到把糯饭捣成糊状为止。

博物馆中除了打糍粑石臼和先民制作糍粑的完整流程图外,还安放着舂米机、油茶锤等多种多样的古老生活器具。恍惚中,先民的一幕幕生活场景好似在眼前闪现,给身临其境的孩子们以深刻的文化洗礼。

服饰是人类最外在的标识物,常被喻作“第二皮肤”。客家成人服饰遵循实用主义,以俭朴、宽松为美。儿童衣饰则正好相反,颜色艳丽,绣满纹样,充满着长辈对儿童的美好祝愿。

博物馆中既展览了成人生活的蓑衣、凉帽,还展示了大量漂亮、吸睛的儿童衣饰,这寄托着幼儿园对孩子们健康成长、前途无量的美好祝愿。

3、用凝固的语言,承载幼儿园发展中的记忆

一座优秀的博物馆既应该承载这片大地的过去,也应该记录它现在的发展。因此,我们并没有一味地采用中式设计,而是传承古典禅意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理念,让整个博物馆不失时尚美感。

这既体现在内部简约的屏风、灯具、原木配色等细节上,也体现在博物馆入口处、廊道中丰富的展览墙上。

一面古色古香,以百家姓、汉字、书法等为载体,发掘独属于炎黄子孙的历史记忆和传承脉络,唤起中国人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另一面简洁时尚,展示着幼儿园从2013年发展至今的一幕幕珍贵画面,同时也记录着幼儿园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殷殷嘱托。

总之,这座小小的博物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记忆载体,也是幼儿园和孩子们发展过程中的留影机。既能让孩子们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明其根,知来源;也能让参观者对幼儿园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产生更多了解,拉近双方距离。

0 阅读:0

大正幼儿园设计

简介:大正幼儿园设计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