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你不必看得太透,否则会引发内心的痛楚;同样地,有些人你也无需看得太明白,否则会触发情感的伤痛。人生,宛如一片混沌,一份模糊,我们很难说得清楚,道得明白。正如同俗话所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与同事和上级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保护好自己,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积极工作并抓住升职加薪的机会,这三者都是职场人必须修炼的课题。
职场中的我们应该学会聪明,掌握生存之道。但这种聪明并不是小聪明,因为小聪明的人可能聪明一时,却不能聪明一世。反之,大智若愚,表面上看似糊涂的人,虽然可能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但却能聪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现象在人性的很多领域都存在。
“难得糊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就如同木心所言:“好人的世界,总有一种糊涂。”
白岩松也曾提出:“人生的两个基本点是糊涂点,潇洒点。”这其中的奥妙,正如清代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不仅是他人生的体验和总结,也成为了许多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郑板桥在“难得糊涂”的字幅下,曾题有一行款跋,道出了一番深意:“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款跋,正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独到解读,也是他处世哲学的一种体现。这种看似模糊的处世智慧,其实恰恰是职场生存的“傻”人心计。
孔子曾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里的“聪明”,指的便是满心欲望、执着于自我意识的人,他们无法修得正道。
而《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更是道出了为人处世的至理:“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聪明的人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以显的笨拙;内心明亮的人也会收敛自己,与糊涂的外表相伴。即便你胸怀壮志,也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不过分冒进。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法宝。
在理解了这些道理后,我们再来看萧何的例子。他与刘邦共打天下,和其他有功之臣不同,他并非平庸之辈,却能安度晚年。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他的“糊涂”。对于一些大事,他总是不闻不问,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刘邦和吕氏放松了对他的注意,从而聪明的保全了自己。由此可见,“难得糊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上级的权力犹如一柄利剑,轻易不敢示人,而你若是展露了超过他的才智,那便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他的宁静。
在职场中,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反而是那些大智大慧的人,表面上都显得有些“愚笨”。这并非是他们真的愚笨,而是他们深谙人性之道,用一种表面的失败来化解别人的攻击。
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的那样,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自我优越感,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可笑、幼稚或愚蠢时,便会产生一种专横的情绪,将这种情绪转嫁到对方身上。而那些真正大智大慧的人,则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来应对这种情绪的爆发。
正如小时候的威尔逊总统一样,他木讷的性格常被镇上的人戏弄。每当有人拿着一美元和五美分让他选择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五美分。人们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有人不相信他会这么傻。然而威尔逊心中明白,如果他选择了一美元,那么就没有人愿意再给他提供五美分的机会了。他的智慧就像一个忠诚的仆人,时刻准备着为主人服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智慧和聪明就像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一样。主人没有仆人的协助是行不通的,会显得非常笨拙狼狈,缺乏效率但。再聪明的仆人都还是仆人,他不可能是主人。
《道德经》中讲“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大智若愚“生活中,大智若愚的人都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约翰●华纳梅克曾说:“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放大镜,当他们希望时,就用它来看别人的不完美。”其实,“有些人”是多么保守的字眼,华纳梅克对人类社会也太过温和了,因而才显得那么留情面。“别人的不完美”往往给观察者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而同时忘记了自己身上也有着同样的不完美。
曾国藩在给胡林翼的信中曾抛出一句深邃的哲理:“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祛不祥。”
此话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与人相处时,适当的装傻不仅可以调节气氛,更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处理事情时,学着糊涂不仅可以让事情更加圆满解决,更可以让你在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
人生如一场醉生梦死的戏,每个人都在半醉半醒中寻找真正的自我。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他在街头被人谩骂,他却毫不在意,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在他看来,人生短暂而宝贵,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刻,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为这种无谓的争执浪费时间。
然而,要真正做到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却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修养,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份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友谊。
人生不必过于追求做一个表面上的“聪明人”,太过聪明可能会让你失去真正的朋友。真正的聪明是把自己藏起来,是大智若愚。这是人生的智慧,更是人生路上修行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