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蒙古国不治沙?美国专家认为:植树治沙弊大于利,是真是假?

娱你有呱哦 2024-09-04 11:22:34

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黄沙漫漫,仿佛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提起沙漠,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狂风肆虐,飞沙走石,一片荒凉寂寥。

然而,你是否想过,这看似毫无生机的沙海,却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孕育着独特的生命奇迹?

近年来,中国在治理沙漠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片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令人振奋。

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到宁夏中卫的沙坡头,从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广袤的沙海中书写了“绿色奇迹”。

可与中国接壤的蒙古国,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却鲜少见到大规模的治沙行动。

一边是“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一边是“沙进人退”的无奈现实,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美国专家竟然声称植树治沙弊大于利,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蒙古国的治沙困境:天灾人祸,步履维艰

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需要先了解蒙古国的苦衷,这个以草原和高原著称的国家,近年来正遭受着日益严峻的沙漠化和沙尘暴的侵袭。

看着原本肥沃的土地逐渐被无情的黄沙吞噬,牧民们被迫迁徙,牲畜流离失所,蒙古国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受制于多重因素,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蒙古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谓是“先天不足”,与中国很多地区人为因素导致的沙漠化不同,蒙古国的沙漠化更多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结果。

地处亚洲内陆腹地,远离海洋,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被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层层阻挡,难以抵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仅为2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这是蒙古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干燥的气候使得植被稀疏,土壤裸露,极易受到风蚀沙埋的威胁。

其次,蒙古国经济结构单一,畜牧业是其经济支柱,贡献了该国20%的GDP和40%的出口,广袤的草原上,世代生活的牧民依靠放牧为生。

为了维持生计,牧民们往往会尽可能地增加牲畜数量,这便导致了过度放牧的现象,蒙古国拥有超过7000万头牲畜,远远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

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裸露,风沙侵蚀加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进程。

屋漏偏逢连夜雨,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蒙古国也未能幸免。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加大,加剧了原本就十分严峻的旱情,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双重打击之下,蒙古国的土地沙漠化速度不断加快,形势不容乐观。

据统计,蒙古国近80%的土地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影响,并且每年以惊人的速度继续蔓延。

面对质疑,中国治沙经验有话说

面对沙漠化的步步紧逼,蒙古国并非坐以待毙,近年来,蒙古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措施,例如制定法律法规限制过度放牧,推广可持续的放牧方式,鼓励牧民减少牲畜数量,恢复草场植被等。

此外,蒙古国还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引进耐旱植物品种,推广适合沙区的农业技术,努力改善沙漠化地区的土地质量。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沙漠治理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努力,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与蒙古国的“有心无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美国专家却对“植树治沙”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这会破坏沙漠生态系统的平衡,弊大于利。

他们指出,沙漠并非毫无生机的死寂之地,而是一个拥有独特生态功能的系统,在漫长的岁月中,沙漠中的生物已经进化出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存策略,形成了一个微妙而复杂的生态网络。

例如,一些沙漠植物进化出深根系和特殊的生理结构,能够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一些沙漠动物则选择在夜间活动,以躲避白天的高温。

乍听之下,这些专家的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治沙的目标并非消灭沙漠,而是遏制沙漠化扩张的趋势,恢复退化土地的生态功能。

事实上,中国在治沙过程中,一直秉持着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结合灌溉、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确保治沙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中国西北的沙漠化地区,科学家们探索出利用沙柳、梭梭树等耐旱植物进行防风固沙的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沃度,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中国方案:科学治沙,绿色奇迹

回顾中国七十多年的治沙历程,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沙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沙道路。

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干秸秆棋盘防沙技术”、“草方格沙障技术”等一系列治沙技术,还探索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育草”等治理模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治沙理论和技术体系。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治沙经验,将“绿色奇迹”带到世界各地,中国认为,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从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分享沙坡头防沙技术,到向中亚、非洲国家输出成熟的荒漠化治理技术,中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携手共进,共建绿色家园

蒙古国不治沙的困境和美国专家对植树治沙的质疑,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全球治理沙漠化面临的挑战和争议。

沙漠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才能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浩瀚的沙漠,我们唯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战胜荒漠化,让绿色希望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周刊丨中蒙两国合作治沙,14年前就开始了.[OL].2021.03.21.

人民网.中国治沙70年 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OL].2020.06.18.

Nature.中国植树治沙可能导致水资源紧张.[OL].2019.09.23.

0 阅读:2
娱你有呱哦

娱你有呱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