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用逝者生前的东西?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越亲越忌讳

深海看世界 2022-11-16 11:32:31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其中礼仪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礼仪文化包含着许多东西,并不是说到了某些场合只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就可以了。在古代,君父之间讲究忠孝,朋友之间讲究仁义,夫妻之间则讲究尊敬。

而且从这几个方面又延伸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礼节,比如丧葬文化就是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礼仪。古时候统治者大多以道德治天下,首先推崇的就是孝道,如果一个人不孝顺,那么这个人这辈子不但做不了官,而且还要受到所有人的指责和唾骂。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一个官员,家中父母去世,那就是天大的事情。无论你的官多么大,手头的工作多么重要,都要回去奔丧,而且还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这叫做丁忧。

不过准确地说并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五个月,再加上偶尔的闰月现象,最后就是二十七个月。丧葬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到了商周时期渐渐形成了一种完整的丧葬制度,当时的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去往另一个世界。

正是因为有这种观念,人们才会给逝者建造坟墓,将遗物或者随葬品与逝者一起葬入坟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那个时候施行丧葬制度的只流行于贵族之间,平民是没有资格的,即便进入后来的封建帝制社会,普通百姓的葬礼也是非常的简单。

尽管百姓不可能随葬珍贵的死葬品,但是逝者生前的衣物,或者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会随葬在棺木里。尽可能让逝者享受生前所拥有的一切生活状态,因为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尊敬和关怀,也是丧葬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

但是人这一辈子所用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带入坟墓,比如一些比较大点的东西。再者,由于古人的生活比较贫穷,一件家庭用具甚至可以用上数十年,如果埋进坟墓无异于浪费。

实际上逝者生前用过的东西能不用尽量别用,这种做法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越是亲近的人越应该忌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大多数人在去世之前都患有非常严重的疾病。

再加上抵抗力比较低,无论是坐着的椅子,还是睡觉的床,或者是衣服和碗筷,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病菌。其次,逝者的遗物总是出现在亲人的面前,免不得就会睹物思人,如果经常沉浸在伤心和悲痛中,那么久而久之身体一定会变得虚弱,甚至是患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说父母生前没有好好行孝的后悔之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弹指一挥,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去说那些毫无意义的话,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行孝,珍惜眼前的亲人。

0 阅读:9
深海看世界

深海看世界

分享身边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