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娜——《聊斋志异》精选故事

云青墨 2025-03-13 22:02:07

有个书生名叫孔雪笠,是孔子的后代。他为人温厚,有涵养,擅长写诗。他有一位好朋友在天台县做县令,写信邀请他过去。孔生到了那里,县令恰好去世了。孔生流落在当地,无法回家,就住在菩陀寺里,寺里的和尚雇他抄写经文。

寺庙西边一百多步远的地方有一座单先生的宅院。单先生原本是世家子弟,因为一场重大的官司而家道衰落,家里人丁减少,便搬到了乡下居住,这座宅院就空了下来。

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路上静悄悄的没有行人。孔生偶然经过单家的门口,一个少年走了出来,容貌非常俊美。少年看见孔生,急忙上前施礼,简单地问候了几句,就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孔生很喜欢他,便豪爽地跟着他进了门。只见里面的房屋虽不是特别宽敞,但处处都挂着华丽的锦帐,墙上挂着许多古人的字画。书案上有一本书,封面上写着《琅嬛琐记》。孔生翻阅了一遍,书中的内容都是他从未见过的。

孔生见少年住在单家的宅院里,就以为少年是这家的主人,也就不再询问他的家世门第。少年详细询问了孔生的经历后,很同情他,劝他设馆教书。孔生叹息着说:“我是个漂泊在外的人,谁会帮我推荐呢?”少年说:“倘若你不嫌弃我愚笨的话,我愿意拜你为师。”孔生很高兴,不敢以老师自居,情愿彼此以朋友相待。孔生便问:“这宅子为什么空了这么久?”少年回答说:“这是单家的府第,以前因为单公子搬到乡下居住,所以空了很久。我姓皇甫,世世代代住在陕西。因为家中住宅被野火烧毁了,所以暂时借住在这里。”孔生这才知道他不是单家的人。当天晚上,他们谈得非常高兴,少年就留孔生住了下来。

天刚亮,就有僮子在屋里生起了炭火。少年先起床进了内室,孔生还拥着被子坐在床上。僮子进来禀告说:“太公来了。”孔生急忙起身。一位老人走了进来,头发雪白,他向孔生殷切地致谢说:“承蒙先生不嫌弃我家孩子顽皮,竟然肯教导他。这孩子才刚刚开始学写诗文,不要因为是朋友的缘故,就把他当作平辈看待啊。”说完,就送上一套华丽的锦衣,还有貂皮帽子一顶,袜子、鞋子各一双。等看到孔生洗漱完毕,就叫人摆上酒菜。这里的桌子、床榻、衣裙等,孔生都叫不上名字,只觉得光彩夺目。喝了几杯酒后,老人告辞,拄着拐杖走了。

吃完饭,公子呈上自己的课业,都是些古文诗词,没有当时的科举应试文章。孔生问他,公子笑着说:“我不想追求科举仕途。”傍晚的时候,公子又摆上酒菜说:“今晚再尽情欢乐一次,明天就不允许了。”他招呼僮子说:“看看太公睡了没有?如果已经睡了,悄悄地把香奴叫来。”过了一会儿,僮子拿着一把锦套装着的琵琶回来了。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婢女走了进来,打扮得十分艳丽。公子让她弹奏《湘妃怨》,婢女用象牙拨动琴弦,乐声激昂哀怨,节奏和孔生以前听到的不一样。公子又让人拿来大酒杯斟酒劝饮,一直喝到三更天才结束。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来一起读书。公子非常聪慧,看过的文章就能背诵,两三个月后,写出的文章就非常出众。他们约定每五天喝一次酒,每次喝酒都会把香奴叫来。一天晚上,孔生酒喝得很畅快,浑身发热,眼睛一直盯着香奴。公子已经明白了他的心思,说:“这个婢女是我父亲养着的。兄长漂泊在外没有家室,我日晚都在为你考虑这件事,很快就会给你找一个称心的妻子。”孔生说:“如果真的想帮我找,一定要找像香奴这样的。”公子笑着说:“你真是少见多怪呀。把这样的当作好的,你的愿望也太容易满足了。”

住了半年,孔生想到城郊去游玩,走到门口,却发现两扇大门从外面锁着,他问公子,公子说:“我父亲担心我交友太多会分散心思,所以谢绝了客人。”孔生也就安心住下了。当时正是盛夏,天气又热又闷,他们把书房搬到了园子里的亭子里。孔生胸口肿起了一个像桃子一样大的包,一夜之间就肿得像碗口那么大,他痛苦地呻吟着。公子早晚都来看望他,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又过了几天,脓疮更加严重,孔生连饭也不吃了。太公也来看望他,但只能和公子相对着叹息。公子对太公说道:“我前天夜里想到娇娜妹妹能治好孔先生的病,就派人到外祖母家去叫她回来。怎么这么久还没到呢?”不一会儿,僮子进来禀告说:“娜姑到了,姨母和松姑也一同来了。”父子俩立刻走进内室。

过了一会儿,公子带着妹妹来看孔生。娇娜大约十三四岁,娇媚的眼波中流露出聪慧,腰身像杨柳一样婀娜多姿。孔生看到她的美貌,顿时忘记了痛苦和呻吟,精神也为之一振。公子便说:“这是兄长的好友,就如同亲兄弟一样,妹妹好好给他医治吧。”娇娜于是收起羞涩的神情,扬起长袖,走到床边为孔生诊视。孔生在娇娜给他把脉时,觉得她身上散发的香气比兰花还香。诊脉之后,娇娜笑着说:“你生这种病是应该的,你的心脉动了啊。不过病情虽然危险,但可以治好。只是你胸口的肿块已经凝结,非得割皮去肉不可。”于是她脱下手臂上的金镯子,放在患处,慢慢地往下按。伤口突起一寸多,高出镯子,而根部周围的余肿,都被镯子束在了里面,不像原来那样有碗口那么大了。接着,她一只手解开罗衣的衣襟,拿出佩刀,刀刃薄得像纸一样,她一手握着镯子,一手拿着刀,轻轻地贴着根部割了下去,紫色的血流了出来,把床席都染脏了。

孔生贪恋着靠近娇娜的动人身姿,不仅不觉得疼痛,还担心割得太快,不能和她多亲近一会儿。没过多久,就割下了那块腐肉,圆圆的就像从树上削下来的树瘤。娇娜又叫人拿水来,为孔生清洗割伤的地方。她从口中吐出一颗像弹丸一样大的红丸,放在孔生的伤口上,按着它旋转。才转了一圈,孔生就觉得伤口像有烈火在蒸腾;再转一圈,伤口微微发痒;转了三圈之后,孔生只觉得全身清凉,这种清凉一直沁入骨髓。娇娜把红丸收回口中,说:“好了!”快步走了出去。孔生连忙跳起身子,前去道谢,多年的重病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然而孔生只要一想起娇娜美丽的容颜,就难以自己。

从此以后,孔生抛下放下书本整日呆坐。公子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说:“我为兄长找到了一个好妻子。”孔生问:“是谁?”公子说:“也是我的亲属。”孔生沉思了很久,只是说:“不必了!”他面对着墙壁吟诗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公子明白了他的意思,说:“我父亲敬佩你的才华,常常想和你结为婚姻。但是只有一个小女儿,年龄太小了。我姨母的女儿阿松,十八岁了,长得并不难看。如果你不相信,松姐每天都会到园中的亭子里,你在前面的厢房里可以看到她。”

孔生按照公子说的做了,果然看到娇娜和一位美丽的女子一起来了,那女子眉如弯月,穿着描凤绣鞋的脚小巧纤细,和娇娜不相上下。孔生非常高兴,请求公子去做媒。第二天,公子从内室出来,祝贺孔生说:“事情办成了。”于是公子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为孔生举行了婚礼。那天晚上,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孔生因为向往的仙女,忽然和她同床共枕,甚至怀疑广寒宫也未必真的在天上。婚后,孔生心里非常满意。

一天晚上,公子对孔生说:“你对我的教导帮助,我没有一天能忘记。最近单公子家的官司了结了,催着要回这座宅院,我们打算放弃这里向西搬迁。看样子很难再相聚了,因此离别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孔生愿意跟着他们一起走。公子劝他回到家乡去,孔生觉得回家有困难。公子说:“不用担心,我马上就送你回去。”不久,太翁带着松娘来了,还送给孔生一百两黄金。公子用双手分别握住孔生夫妇的手,嘱咐他们闭上眼睛不要看。他们飘飘然地腾空而起,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过了很久,公子说:“到了。”孔生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才知道公子不是凡人。孔生高兴地叩响家门,母亲没想到他会回来,又看到了漂亮的儿媳妇,大家都非常高兴。等到回头看时,公子已经不见了。松娘侍奉婆婆很孝顺,她容貌美丽又有贤德,远近都知道了。

后来,孔生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延安府司理的官职,他带着家眷去赴任。母亲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同行。松娘生了一个儿子,叫小宦。孔生因为得罪了上司而被罢官,因为听候处置,一时还不能返回家乡。有一次,他在郊外打猎,遇到一个骑着黑色小马的美少年,那少年频频地看他。孔生仔细一看,原来是皇甫公子。公子拉住缰绳,停下马,两人悲喜交加。公子邀请孔生回家,到了一个村庄,只见那里树木茂密,枝叶繁茂,遮蔽了天空和太阳。走进公子的家,只见门上镶着包金的铜钉闪闪发光,俨然是富贵人家的样子。孔生问起娇娜,才知道她已经嫁人了,又问起岳母,说已经去世了。孔生深觉悲哀,一时感触万分。住了一夜后,孔生回去把妻儿都带了过来。娇娜也来了,她抱起孔生的儿子,逗弄着说:“姐姐乱了我们的种啦。”孔生拜谢她从前的恩德。娇娜笑着说:“姐夫现在富贵了。当初的伤口已经愈合了,还记得当时的疼痛吗?”娇娜的丈夫吴郎也来拜见。孔生一家住了两夜才离开。

一天,公子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对孔生说:“上天降下了大祸,你能救救我们吗?”孔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毅然表示愿意承担。公子快步走了出去,把一家人都叫了进来,大家一起向孔生下拜。孔生非常吃惊,急忙询问。公子说:“我不是人类,而是狐狸。现在有一场雷霆劫难。你如果肯挺身而出,我们一家就有希望保全性命,不然的话,请你抱着儿子离开,不要连累了你。”孔生发誓要和他们同生共死。公子便让他拿着剑站在门口,嘱咐他说:“雷霆轰击的时候,不要动!”

孔生按照他的说的准备好。果然看到阴云密布,大白天也变得昏暗无光,像黑夜一样。孔生回头看自己原来住的地方,已经没有了高大的门楼,只看到一座高大的坟墓,还有一个巨大的洞穴,深不见底。正在他惊愕的时候,一声霹雳巨响,山摇地动,狂风暴雨,连老树都被连根拔起。孔生被震得头晕目眩,耳朵轰鸣,但他屹立不动。忽然在浓烟黑雾中,看到一个鬼怪,长着锋利的嘴和长长的爪子,从洞穴里抓出一个人来,随着烟雾直飞上天。孔生瞥了一眼那人的衣服鞋子,心里觉得好像是娇娜。于是他急忙一跃而起,用剑去击打鬼怪,鬼怪被击中,那个人掉了下来。忽然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孔生被震倒在地,死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娇娜苏醒了过来。她看到孔生死在旁边,大哭着说:“孔郎为了我而死,我还活着干什么呀!”松娘也出来了,她们一起把孔生抬回了家。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自己用金簪拨开他的牙齿,然后捏住他的下巴,把红丸用舌头送进他的口中,又对着他的嘴吹气。红丸随着气息进入孔生的喉咙,发出格格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孔生就苏醒了过来。孔生看到家人,恍如从梦中醒来。于是全家团圆,化惊为喜。

孔生认为这个地方幽深空旷,不宜长久居住,就提议一起回到他的家乡去。满堂的人都表示赞同,只有娇娜闷闷不乐。孔生请娇娜和她的丈夫一同前往,她顾虑公婆舍不得小儿子。一整天都没有商议出结果。忽然吴家的一个小仆人,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大家惊讶地询问他,原来是吴家也在同一天遭遇了劫难,一家人都死了。娇娜一听,悲痛的捶胸顿足,泪如雨下。大家一起安慰劝解她。于是一起回孔生家乡的计划就决定下来了。孔生进城几天处理了事情后,就连夜整理行装。回到家乡后,孔生把空闲的园子给公子一家住,常常把园子的门关上,等孔生和松娘来了,才打开门。孔生和公子兄妹,下棋、喝酒、聊天、宴饮,就像一家人一样。小宦长大以后,容貌清秀美丽,有狐狸的气质。他到街市上去游玩,大家都知道他是狐狸生的孩子。

异史氏说:“我对于孔生,不羡慕他娶到了美丽的妻子,而羡慕他得到了亲密的女友。看她的容貌,可以让人忘却饥饿;听她的声音,可以让人开怀大笑。得到这样的好朋友,时常一起谈天宴饮,那么‘情意相投’,要远远胜过‘男女欢爱’了。”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