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实现海参自由,得穿越到清朝?

艾食亿 2024-03-31 22:59:13

来源:博物

作为“出菜中国人”,今天我们甭管吃没吃过海参,基本都知道这是个名贵海产。但你或许不知道,早在清朝,中国人就吃起了“进口海参”,而且货源遍及半个太平洋。

我不信,让我穿过去看看

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3》

海参好不好,谁买谁说了算?

这模样古怪的棘皮动物,并不一直这么受中国人欢迎。元代之前的古籍里,很少有关于海参“美味”或“滋补”的记载。元代养生家贾铭还认为海参“性寒”,吃了容易加重腹泻。到了明朝笔记小说《五杂俎》中,才提到黄渤海和福建沿海的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此时已把海参夸成了海中人参,“性寒”也变成了“性温补”。

吃海参真正流行起来,已经是清代的事了。从清初开始,在宴会菜肴、养生书籍和贸易记录里,海参的出场率直线上升。

清末民初的百年老字号饭馆的招牌菜葱烧海参

图源:剧集《传奇大掌柜》

然而当时没有海参养殖,想吃只能从海底捞。于是中国沿海的海参很快便供不应求,进而朝鲜、日本的海参也不够捞了。为填补巨大的海参市场,海货商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千年以来,与中国海上贸易最多的地区其实不是朝鲜、日本,而是“南洋”——南海周边的东南亚诸国。古代中国从南洋进口的货物,主要是香料、药材、珍珠等。

中国人最早的下南洋文字记载来自《汉书·地理志》

图源:纪录片《下南洋》

从清代初年(17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参和燕窝的贸易量陡增,成为南洋商路上的新兴大宗商品。清代南洋海参贸易的中心,主要是苏禄和望加锡。

苏禄苏丹国大致位于今天菲律宾西南部,盛产海参、燕窝和珍珠,在明清两代与中国往来频繁。当地统治者用这几样土特产,从中国换来了大量手工艺品和武器,雄踞一方。他们还从东南亚其他地方雇佣渔人、购买奴隶,以捕获更多海参卖给中国人。

望加锡则位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是当时南洋最大的贸易城市之一。

望加锡的传统渔船,当年捕参人曾驾驶这类船跑遍了印尼、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域。

然而主导海参市场的,并非这些地方的统治者,而是华商:当地人基本不吃海参,因此对于海参的评价标准,都华商说了算。比如在望加锡,华商垄断了海参的分类、评级和定价权,一斤优质海参的价格是劣质海参的14倍。

在海参带动下,清代华商在南洋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直到19世纪末仍主导着南洋海上贸易。今天的东南亚华人当中,不乏当年海参商人的后代。

改变生活的“海底捞”

华商给予的高额报酬,刺激着望加锡的渔民们不断冒险,去更远的海域搜寻海参。在人迹罕至的澳大利亚北部海岸,渔民们发现了丰富的海参资源,并称此处为“马雷加”——意思是“海参地”

从17世纪末开始,每年12月或1月初西北季风正盛时,都有上千名捕捞者乘船从望加锡出发,航行1600公里来到“海参地”捕参。等4月东南季风刮起,便是满载而归时。据估算,在每个捕捞季,望加锡渔民们都能捞到300多吨海参。

一下子捕那么多海参,必须在几小时之内把它们初步加工、干制,否则它们就会融化成一滩水。当时的渔民们,一般是用盐水熬煮,然后在太阳下晒干或用烟熏干。一尺多长的海参,干制后缩到两三寸长。

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3》

来自望加锡的捕参船,改变了澳洲北部原住民——雍古人的生活。这个原本与世隔绝数万年、住在海边却不出海的人群,第一次接触到外部世界。渐渐地,他们也学会造独木舟出海捞参,用海参换取衣服、大米、刀具、烟酒等。有些胆大的雍古人还去望加锡人的船上当水手,游历东南亚,成了他们民族的“辛巴达”和“格列佛”。

可食用的几种海参,一般都趴在至少20米以下的海底,渔网捞不到。只能由人潜下去,一只只用手抓。在没有专业潜水设备的古代,捕参和采珠一样是极高风险的营生。

好在南洋沿海居民大多水性极佳,其中巴瑶人尤其擅长潜水。这些常年住在船上的“海上游牧民”,拿手绝活就是潜入水下60~70米、憋气时间可达5分钟。这身本领用来捕参再适合不过,苏禄等地的统治者也常雇佣他们。

从中国市场延伸出的海参贸易网,没有止步于澳大利亚。19世纪末,来到南太平洋的华商,发现这里的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汤加群岛……也盛产又大又肥的海参,便在当地展开了收购业务。

汤加一处渔村的晒干海参。南太平洋国家的海参产量不大,但因为“纯天然”而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此时这些南太平洋群岛,大多正被欧美国家殖民,而他们正好对茶叶、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需求很大。于是当地的西方殖民者,便向岛民收购海参,再跟华商交易中国商品。

如今,中国市场上的海参已是养殖货为主,东南亚、南太平洋各国也普遍立法禁止滥捕。但合法的海参贸易仍在继续,想吃上某宝找找靠谱的就行。

撰文 | 一枝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0年4月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