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小懒在微博里记录了她在旅途中的观察,乘客带几个月到一两岁的孩子乘火车,因为孩子哭闹,不断被乘务员请到车厢连接处,遭遇苛刻对待。
很快,她的评论区变成了诉苦大会。带孩子出门的家长,都表示战战兢兢。尤其哭闹不受控的小宝宝家长,心理压力就更大了。
有乘客带着大包小包,和一两岁的孩子乘车,因为环境的陌生,孩子哭闹不止。家长手忙脚乱地安抚、不管哄还是凶,孩子却不受控。
旁边乘客开始投来嫌弃的目光,指责家长管好孩子。家长一边道歉一边解释:“我管了,他不听。“
焦头烂额中,家长只好打开动画片“救命”。”却有人举起手机,边拍边指责吵到别人。
“你管不好,说明你的教育没有到位!”
家长忍不住回怼:“要不你来管!你把他弄死好了!”
就是等着你这句话呢。
“乘客劝家长引导吵闹孩子,被反怼:那把他弄死掉!”一波流量的狂欢,口水的盛宴开始。
仇童,流量的狂欢“熊孩子新闻”,已经成为了新的流量担当。要的就是撕裂、冲突,要的就是前面模糊的介绍下孩子影响到了他人,然后家长看起来最蛮不讲理的一句话,再用标题一引导,最后呼之欲出的台词就是:我剪好了,骂吧。你的观点是不骂?好的,评论区就骂你。
在“秩序”“公德”的外衣之下,包裹着对儿童的戾气、对生育的厌恶,“熊孩子新闻”,已经被当成了一类细分爽文,不断地占领者热搜热榜。
仇童,已经成为了zz正确“他还是个孩子”,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开关。只要被触发,就会招致滔天骂声。怎么会有这么一句话,能够不论情况,部分场合地错?
曾几何时,熊孩子只是调皮娃的代名词,现如今,熊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标签,贴到谁身上,谁就罪该万死。
可是这个边界又是这样的模糊,以至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被这个标签命中。
有人容忍不了被孩子撞一下,有人容忍不了衣服被孩子弄脏,有人容忍不了衣服被孩子踩一下脚,有人容忍不了被吵到,有的人,可能孩子在面前晃来晃去,都容忍不了。熊孩子的标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仇童,已经成为了zz正确。从这背后,我看到了滔天的戾气、无处派遣的焦虑、丑陋的利己主义,匪夷所思的双标、偏执和扭曲。
仇童,底层逻辑英国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这样写道,“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独立的,没有人应该伤害他人的性命、健康、自由及财产。括弧,除了那些戴脚镣的非洲人。”
西方社会是怎样做到一边高举人权,一边贩卖黑人、屠杀印第安人,如此双标和分裂,却又能心安理得的标榜自己的“高度文明”呢?
精髓就在那个括弧里。
想要享受公平、自由、平等,那得先由我来定义你是不是人。
先把你异化出去,最好开除“人”籍,然后无论怎样去侮辱、打击,甚至毁灭,都可以做得心安理得,毫无道德上的负担。
“熊孩子”就是那个异化标签。但凡贴上了“熊孩子”标签的娃,都不配活,于是家长也不配为人。可笑的是,儿童,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种族、性别、职业。孩子,是任何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
仇童,背后到底是谁的手在助推?无论是种族对立,男女对立,还是老少对立,还是大人孩子对立,底层逻辑,都是联合一部分,打击另一部分人。这是一种斗争。
这些年,真的越来越不对味了。互联网圈子有这么一句话,“互联网上,所有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为什么各种对立的话题屡屡上榜?我不想甩锅给“敌对势力”,我没有证据。我能做的,只是在所有煽动对立的话题面前闭嘴。
仇童,媒体难辞其咎看看每天占据热榜的新闻都是些什么吧。不见血,不屎尿屁,不zz正确,就传播不起来。
是的,有话题度,大众爱看这个。
从平台来讲,推荐算法里,“评论”占得权重太高了!有评论,推荐量马上上去了。这就给内容制造者了一个信号和导向,还有什么比对立话题更能够激活评论区的呢?
从媒体来讲,吃人血馒头,断肠取义做内容带节奏,固然能让你成为流量的弄潮儿,但媒体,真的还是要讲一些底线的。
仇童,人类在自掘坟墓仇童,我看到了人类在短视和降智中自掘坟墓。
其一,岌岌可危的生育率
生育环境的恶劣,从经济环境方面延伸到了社会环境方面。带娃出门的家长,带着心理负担,战战兢兢,生怕孩子的一点行为打扰到了他人,又恰好被拍到网上,遭致口诛笔伐。
其二,被仇视儿童的将来,是现在的你
儿童和老年,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阶段,也是最弱势的两个阶段。当这批孩子们,在这样被仇视的环境长大,仇童的你们,已然老去。
是的你可以不婚你可以不育,但你不可能不老。而这批长大的儿童,会占领社会资源,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是规定的实施者。
当然,或许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份仇童,然后人类在最后的仇视中,一边分裂,一边HappyEnding。
人类,我为你哭泣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每个人又称为父母。千百年来,无论战火,无论饥饿,无论苦难,这个轮一路旋转至今。
“养儿方知父母恩”,身份的转换,让人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父母、看待孩子、看待自己。这是一个和解的过程,一个对人生的认知螺旋上升的过程。
十年之前你问我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养育,怎样看待和父母的关系,我可以信誓旦旦地给出一个答案。而十年之后再问我,我的答案已经截然不同。
我吐槽过很多关于养育成本、养育环境的问题,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成为母亲。成为母亲,是一扇门,能让人生更加有厚度的一扇门。
现如今,这个环被剪开了,被打破了。夏虫不可语冰,因为无法理解,所以不可调和。
可悲的是,一切似乎变成了魔咒。似乎经济越发展,时代越进步,这个环被撕裂的越彻底。
人类,我为你哭泣。
装什么大聪明,不能容忍的是没有教养的熊孩子和不作为放任自流的熊家长,而不是你说的孩子成了流量密码。网上对优秀孩子的赞扬更多,你眼瞎视而不见么
什么是熊孩子?不是吵闹爱动的孩子是熊孩子,而是明知是错但是仗着自己孩子的身份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的才是熊孩子。别说什么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懂是家长的错,是家长的错误教导造成孩子不懂的。偏偏有些孩子知道做的不对,家长不阻止,就反复作,这才是熊孩子……
仇童?仇的从来不是童,仇的是不懂事的大人。
(除去一些极端的特例)孩子声音大一点、吵一点、活泼一点的天性,都让家长心惊肉跳:会不会吵到别人?会不会被人嫌弃?会不会被人拍了发到网上成为反面教材?似乎必须对孩子做点什么、必须表现出应有的羞愧和自责,才能证明自己不是那个不负责任的“熊父母”。但如果做得不周全,难道就欠了这个社会吗?除了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管教,社会也应该给有娃家庭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这才是文明的价值!
带着小孩又管不住的,为什么要带孩子坐火车?[得瑟]自己惹人厌没点数?[得瑟]
要是一两岁还不懂事的孩子,也没事,毕竟哭闹解决不了,大家忍忍也就算了,但是那种6、7岁,吵个不停的孩子,真的是教育问题。
3岁前的孩子哭闹是没办法的,4 岁以上的家长就得费点心,引导规范孩子,大家对熊孩子的定义不是针对3岁前小孩子!!苏小懒想挑什么啊
这里评论都是三观正的,知道大家说的熊孩子是那种!
还仇童的人长大了,还能制定规则,但凡是熊的自己都不在乎,他能得到别人尊敬?没溜的人能成为人上人?但凡有些自知之明的熊孩子,不用他长太大了,周围有比他小的熊孩子砸他玩具,在他学习时吵闹,他马上就知道自己做的事儿不对,被人这样搞是什么感受的[得瑟]
又不是我的,我干嘛要忍
您好,道德高地小标兵
可以试试设立婴幼儿车厢!!
你才是挑起对立的那个
社会哪有那么多善良,只要孩子哭,不管家长有没有采取措施,都会有乘客闹的。
确实有些现在才不管是不是熊孩子,上次看到有个一岁多的生病发烧的小孩那么小也没怎么闹还有个女的骂,真是什么对立有流量能博眼球,就干什么事以前没报道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伸张正义啊。
运气差一点遇到去就医的精神病,被打了也就只能忍着
为什么要把“仇童”这件事情放大化?社会上真正仇童的人很少很少,管教不好孩子明明就是父母的错。还有,大部分人针对的都是大吵大闹,没素质,遇到这种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我都会吐槽,明白?少在这里挑起对立,动不动搞队里的统一打成50万[点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