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沈醉检举张静甫杀害杨虎城,张被枪决34年后,其妻却来信喊冤

百邑怪谈 2024-12-12 17:39:17

1949沈醉检举张静甫杀害杨虎城,张被枪决34年后,其妻却来信喊冤

世人皆知张静甫因杀害杨虎城将军而被枪决,却不知这竟是一桩惊天冤案!

1949年深秋,一声枪响打破了重庆的宁静。军统特务张静甫倒在了刑场上,罪名是"谋杀民族英雄杨虎城将军"。

谁能想到,34年后,一封泛黄的申诉信寄到了昔日的军统头子沈醉手中。信是张静甫的遗孀曾庆云所写,字里行间透露着无尽的悲痛:"我丈夫是冤枉的啊!"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曾经亲自检举张静甫的军统大佬,在看完这封信后竟然良心发现,主动为张静甫翻案!

张静甫真的是凶手吗?为何沈醉会在三十多年后改变态度?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蒋介石的阴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的那一刻,蒋介石正在临潼华清池的房间里换衣服。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几声枪响,蒋介石慌忙跳窗逃跑。

这一跳,不仅摔伤了蒋介石的身体,更是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

当杨虎城的部下将蒋介石从骡子坡上抓获时,这位高高在上的委员长,狼狈地蹲在荒草丛中,冻得瑟瑟发抖。

那一刻的屈辱,蒋介石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他被带到张学良和杨虎城面前时,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实则已经在心中盘算着复仇的计划。

"好一个杨虎城!"蒋介石暗自咬牙,"这个刚愎自用的陕西人,早晚要他好看!"

两周后,在周恩来的调解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表面上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实则开始布下连环毒计。

他深知杨虎城在西北的影响力,更清楚这位将军向来主张抗日。如果让杨虎城继续留在西安,就会成为自己独裁统治的绊脚石。

于是,蒋介石开始了他的第一步棋:调虎离山。

1937年春,蒋介石以"共商国是"为名,将杨虎城调离西安,前往南京。杨虎城此时尚不知险情,欣然赴约。

到了南京后,蒋介石又以"训练新军"为由,将杨虎城派往武汉。从此,杨虎城的嫡系部队逐渐被蒋介石蚕食瓦解。

第二步棋,则是安插眼线。蒋介石派出了大批军统特务,渗透进杨虎城的身边。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张静甫接近杨虎城。

张静甫本是军统局的一名普通特务,因为为人圆滑,深得上司信任。蒋介石许诺他高官厚禄,要他设法与杨虎城"结交"。

1938年,杨虎城被软禁在贵阳,张静甫也"恰巧"被关进同一座监狱。两人朝夕相处,渐渐成为了"患难之交"。

蒋介石的第三步棋,是制造"证据"。他命令军统特务伪造了大量文件,声称杨虎城"通敌叛国"。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为日后下手做准备。

1946年,蒋介石认为时机成熟了。他让张静甫劝说杨虎城去重庆"商讨要事"。杨虎城信任张静甫,欣然前往。不料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但蒋介石没想到的是,他不仅害死了杨虎城,还制造了一个惊天冤案。他为了掩盖真相,不惜将自己的心腹张静甫也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张静甫的悲剧命运

谁能想到,这位在1949年惨遭枪决的军统特务,曾经也是一个怀抱理想的年轻人。

1908年,张静甫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年少时期的他就读于成都最好的中学,成绩优异,特别擅长写作和外语。那时的他,憧憬着能够为国效力。

1930年,22岁的张静甫考入了国民党中央军校特别班。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物——戴笠。这位军统局的掌门人一眼就看中了张静甫的才华,将他收入麾下。

从此,张静甫走上了特务生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八面玲珑的交际手腕,他很快在军统系统里崭露头角。

然而,命运弄人。1938年,张静甫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前往贵阳监狱,接近被软禁的杨虎城将军。

"你只需要和他建立信任关系就行。"上级如此交代。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张静甫欣然接受。

就这样,张静甫被安排进了关押杨虎城的贵阳慈云寺监狱。为了让这一切看起来自然,军统还给他安排了一个"通敌"的罪名。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与杨虎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张静甫真的对这位性情耿直的西北将领产生了敬佩之情。

每天清晨,杨虎城都会做一套传统的武术操,张静甫就在一旁跟着学。两人常常切磋到汗流浃背,相谈甚欢。

午后,他们会在牢房里对弈。杨虎城棋艺高超,常常杀得张静甫丢盔弃甲。但杨虎城总会耐心地为他讲解棋理,教他在险境中寻找生机。

渐渐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杨虎城向他倾诉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说起了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而张静甫,则给杨虎城读英文报纸,讲述外面世界的变迁。

1946年初春的一天,张静甫接到了新的命令:说服杨虎城前往重庆。上级告诉他,这是让杨虎城重获自由的机会。

张静甫信以为真,真诚地向杨虎城转达了这个消息。"老杨,重庆方面说要和你谈判,这或许是个转机。"

杨虎城思考再三,决定一试。临行前,他还特意送给张静甫一方宝墨,上面题字:"患难见真情"。

谁知这竟是一场致命的圈套。杨虎城抵达重庆后不久就遇害了,而张静甫也被构陷为杀害杨虎城的凶手之一。

最讽刺的是,当张静甫得知杨虎城遇害的消息时,他主动向新政府投案,希望能还自己一个清白。但等待他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1949年9月,在重庆刑场上,张静甫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对不起杨将军,但我没有害他。"一声枪响,结束了这个特务的一生。

他的妻子曾庆云,从此踏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这条路,整整走了34年。

三、隐藏的历史真相

1946年9月17日,重庆郊外的白公馆内,一个叫杨进兴的军统特务正在写下一份重要口供。这份口供,成为了日后翻案的关键证据。

在这份长达十二页的口供中,杨进兴详细交代了杀害杨虎城的全过程。令人震惊的是,整份口供中,没有一个字提到张静甫的名字。

"当晚八点,我奉长官命令,带队进入白公馆..."杨进兴在口供中写道,"行动只有五个人参与,分别是我和其他四名特务。"

这份口供被军统局秘密保存,直到三十多年后才重见天日。而更多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1946年9月的那个夜晚,杨虎城正在狱中写一篇未完成的文章。突然,几名特务闯入牢房,二话不说就对他实施了暗杀。当时的张静甫,正在重庆市区的一家茶馆里与朋友饮茶,根本不在现场。

这一点,得到了当时在场的另一名关键证人李德山的证实。李德山是白公馆的一名狱警,那天晚上正好当值。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行动的人里面,绝对没有张静甫。"1985年,已经80多岁的李德山在口述证词中说道,"我和张静甫很熟悉,如果是他,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更离奇的是,在杨虎城遇害后的第二天,蒋介石就下令销毁了一批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中,包括了杨进兴的完整口供和白公馆当晚的值班记录。

但蒋介石没想到,军统内部早有人暗中复制了这些文件。一位姓郭的档案员,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藏在了自己家中的地板下。

1947年,为了彻底掩盖真相,蒋介石又下令处决了杨进兴。但临死前,杨进兴设法将一封信交给了他的狱友。信中写道:"杨虎城将军之死,另有主谋,张静甫并非凶手。"

这封信后来流落到了重庆一位叫王明远的退休教师手中。王明远是杨进兴的同乡,他将这封信保存了下来,直到三十多年后才交给了调查组。

1948年,蒋介石为了制造"铁证",命令军统特务炮制了一份假口供。这份口供声称,张静甫不仅参与了杀害杨虎城的行动,还是主要策划者之一。

然而,这份口供漏洞百出。最明显的破绽是,口供中提到张静甫用的是一把勃朗宁手枪,但法医鉴定显示,杨虎城身上的弹痕是由驳壳枪造成的。

这些隐藏的真相,就像是散落的拼图,静静地等待着有人将它们重新拼接起来。而这个人,就是即将登场的云南公安厅调查员孙川。

就这样,一个持续了三十多年的谜题,终于在1980年代初露出了真实的面目。而这,还要从一封来自曾庆云的申诉信说起。

四、沈醉的良知觉醒

1985年的一个秋夜,年过七旬的沈醉正在北京的家中整理往事。突然,一封来自云南的信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打开信封,沈醉认出了这个熟悉的名字——曾庆云。三十多年前,正是他的一纸检举,将张静甫送上了死路。

"沈老,我知道您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德高望重。但我想请问,我丈夫的案子,真的调查清楚了吗?"信中的言语恳切。

这封信勾起了沈醉对军统往事的回忆。1948年,作为军统局特务处副处长的他,正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

当时,军统局分为两大派系:以戴笠为首的"老人派",和以毛人凤为首的"新人派"。张静甫因为是戴笠的亲信,自然被划入了"老人派"。

1946年戴笠意外身亡后,毛人凤开始大肆清洗戴派人马。他找到沈醉,要他作证张静甫参与了杀害杨虎城的行动。

"你只要按照组织的意思做,以后军统局特务处处长的位置就是你的。"毛人凤如此承诺。

于是,沈醉写下了那份致命的检举材料。在材料中,他声称亲眼看到张静甫带队进入白公馆,并用手枪射杀了杨虎城。

这份检举材料,加上此前伪造的口供,成为了定罪张静甫的关键证据。1949年,张静甫被判处死刑,而沈醉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特务处处长的位置。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政权的溃败,沈醉也在1949年底向新中国投诚。在此后的岁月里,这段往事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1980年,沈醉获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为党和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以为这些功劳可以稍稍弥补过去的过错。

但曾庆云的这封信,就像一记重锤,击碎了他的自欺欺人。沈醉拿出一支钢笔,给云南省公安厅写下了回信。

"关于张静甫案,我要坦白一个事实:当年的检举材料是伪造的。张静甫确实没有参与杀害杨虎城的行动。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也恳请组织重新调查此案。"

这封回信,成为了张静甫案重新调查的导火索。沈醉随后又配合调查组,提供了大量当年军统内部的秘密档案和重要线索。

1986年,他还专程从北京飞到昆明,向调查组详细交代了当年军统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张静甫案被构陷的来龙去脉。

"活到这把年纪,能为一个无辜者讨回公道,也算是为自己积了德。"沈醉对调查组如是说。这番话,后来被记入了专案组的调查报告。

五、正义终将到来

1985年深秋的一天,云南省公安厅调查员孙川接到了一份特殊的案件材料。这份材料的来源,正是沈醉的那封忏悔信。

第二天一早,孙川就带着助手踏上了开往重庆的火车。重庆,这个保存着诸多历史秘密的山城,或许能够揭开张静甫案的真相。

在重庆,孙川首先找到了已经年过八旬的李德山。这位白公馆的老狱警,为调查组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杨虎城遇害当晚,确实有一份详细的值班记录。

循着这条线索,孙川在重庆市档案馆找到了这份记录的复印件。记录显示,9月17日晚上八点,确实有五个军统特务进入白公馆,但名单中并没有张静甫。

更重要的是,孙川还在档案馆发现了一份杨进兴的亲笔供词。这份供词详细记载了杀害杨虎城的全过程,其中明确写道:"行动只有我们五个人参与,并未告知其他人。"

1986年初春,调查组又找到了当年军统局的一名档案员郭明。郭明从自家地板下取出了一叠发黄的文件,这些都是他当年冒险复制的军统机密档案。

在这些档案中,有一份毛人凤给蒋介石的密报。密报中写道:"张静甫与杨虎城交好,恐泄露机密,建议借机除之。"这份密报,揭示了张静甫被构陷的真正原因。

1987年夏天,调查组又辗转找到了王明远老师保存的那封信。信中杨进兴临死前的证词,成为了为张静甫平反的最后一块拼图。

调查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年。期间,孙川和她的同事们走访了数十位知情人,收集了上百份档案材料,终于还原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1988年12月,云南省公安厅向最高检察院提交了《关于张静甫案件的调查报告》。报告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张静甫是被冤枉的。

1989年3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撤销对张静甫的原判,宣告他无罪。

消息传来的那一天,曾庆云守在丈夫的墓前整整一天。三十四年了,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张静甫的儿子曾从军接到法院判决书时,已经是《奥秘》杂志的副主编。他将判决书小心地收藏起来,这是父亲清白的见证。

2004年,年近七旬的孙川退休了。在她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幅字:公正自在人心。这是当年张静甫在狱中写下的遗言。

三十四年的沉冤得雪,不仅还原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也让人们看到了真相与正义的力量。这场迟来的正义,是多少人坚持和付出的结果。

0 阅读:0
百邑怪谈

百邑怪谈

欢迎关注!